美文网首页
鱼离水则身枯,心离书则神索。

鱼离水则身枯,心离书则神索。

作者: AUSKING黄东启 | 来源:发表于2023-06-13 04:30 被阅读0次

我有个朋友对中国汉字很有研究,历时十六年,出了一套一百七十多万字的《黄帝字典》,他经常跟我说的一句话就是,现代人多数是认字不识字,读书太少。

我承认,在该读书的年龄基本没读什么书,外部环境是十年WG,自己也没养成读书的好习惯,尽管父母都是教师,但我年轻时候真的遗憾,读书太少。中年以后开始学习,努力寻找一些好书来丰富自己。书海浩瀚,一生能读的书实在有限。

最近在听木心先生的《文学回忆录》,钦佩他把中西方文学艺术所有经典都一网打尽,而且可以把世界有代表性的经典讲的如此精彩,并带着自己的深刻的见解,不同凡响。

有人曾说过关于对读书的一段话,非常经典:“我读过很多书,但后来大部分我都忘记了,既然这样,那我们阅读的意义究竟是什么呢?”

“当我是个孩子时,我吃过很多食物,现在已经记不起来吃过什么了,但可以肯定的是,它们当中的一部分,已经长成我的骨头和肉。”

读书,就是为了让我们更好的见自己、见天地、见众生。

为什么要读书?古人用下面这10首诗词告诉你。

01

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

——苏轼《和董传留别》

虽然生活当中身上包裹着粗衣劣布,但胸中有学问气质自然光彩夺人。

读书多了,心境和素质都会跟着改变,哪怕你衣衫篓缕,也会光彩夺人。

02

人心如良苗,得养乃滋长;

苗以泉水灌,心以理义养。

——萧抡谓《读书有所见作》

人的心就像小小的秧苗一样,只有养份能让它成长。以水灌溉秧苗,就像用书中的理义养心一样。

不读书就没有真正的学问,没有也不可能有欣赏能力、文采和广博的学问。

03

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

——刘向

书就像药一样,阅读得法,可以医治愚蠢的毛病。

阅读能让人聪耳明目、少困顿、勤向道。读书会让你成为一个有温度、有情趣、会思考的人。

04

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

——于谦《观书》

书卷就好像是我的多年老友,无论清晨傍晚还是忧愁快乐总有它的陪伴。

读书可以让人摆脱孤独。读过一本好书,像交了一个益友,时间过得越长,情谊也就越深厚。

05

富贵必从勤苦得,男儿须读五车书。

——杜甫《柏学士茅屋》

自古以来荣华富贵必定从勤苦中得到,有识之男应当如柏学士一样去博览群书,以求功名。

对于有些人来说,读书是改变命运的唯一机会。

06

鱼离水则身枯,心离书则神索。

——《格言联璧·学问类》

鱼儿离开了水,就会枯死。人如果不读书,心就会萧索乏味。

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

07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先后读熟万卷书籍,写起文章,下笔敏捷好像有神。

你可能没有李白那样的天赋,但如果你认真学习,可以成为杜甫。

08

得意适其适,非愿为世儒。

——柳宗元《读书》

读书得意是因为与书中之意契合,并不是想成为世间的大儒。

读书给人带来追求和快乐,让人沉醉其中,拥有高尚的情操。

09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朱熹《观书有感·其一》

要问池塘里的水为何这样清澈呢?是因为有永不枯竭的源头源源不断地为它输送活水。

读书好似爬山,爬得越高,望得越远;读书好似耕耘,汗水流得多,收获更丰满。只有不断的学习,才能永远年轻。

10

英贤虽异世,自古心相许。

案头见蠹鱼,犹胜凡俦侣。

——皮日休《读书》

德才兼备的人们虽然没有在同一时代,但自古以来他们却是互相赞许欣赏的。在书桌上看见书的欣喜,胜过与阔别已久的好友相见。

一个爱书的人,他必定不致缺少一个忠实的朋友,一个良好的老师,一个可爱的伴侣,一个优婉的安慰者。

读书是摆脱平庸的最好方法。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因阅读积累而写作,因写作而提升生命层次。


毛姆说,阅读应该是一种享受。

既不能帮你获得学位,也不能助你谋生糊口,不能教会你驾船,也不能告诉你如何发动一辆故障的汽车。但它们将使你的生活更丰富,更充实,更圆满而感到快乐,如果你真能享受这些书的话。

许多在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著作,如今除了给专门研究的学者之外,并不需要每个人都去读。生活在繁忙的现代,除非是与他们的生活直接有关的书籍,很少人有时间博览群书。不论学者们对一本书的评价如何,纵然他们一致地加以称赞,如果它不能真正引起你的兴趣,对你而言,仍然毫无作用。别忘了批评家也会犯错误,批评史上许多大错往往出自著名批评家之手。

你正在阅读的书,对于你的意义,只有你自己才是最好的裁判。

每个人的看法都不会与别人完全相同,最多只有某种程度的相似而已。如果认为这些对我具有重大意义的书,也该丝毫不差地对你具有同样的意义,那真毫无道理。虽然,阅读这些书使我更觉富足,没有读过这些书,我一定不会成为今天的我,但我请求你:如果你读了之后,觉得它们不合胃口,那么,请就此搁下,除非你真正能享受它们,否则毫无用处。

没有人必须尽义务地去读诗、小说或其他可归入纯文学之类的各种文学作品。他只能为乐趣而读,试问谁能要求那使某人快乐的事物一定也要使别人觉得快乐呢?

请别以为快乐就是不道德的,所有的快乐本身都是很好的,只是它们所造成的后果,常使敏感多虑的人想要逃避。读书的快乐并不会产生下流或肉欲。往昔的智者们都认为只有知识的快乐最令人满足而且最能持久。养成阅读的习惯实在受用无穷,很少有什么运动能让你在过了盛年之后仍能从其中获得满足。同样,除了独人牌戏、打棋谱、填字谜外,很少有游戏能不需同伴而独自一人赏玩。阅读就没有诸如此类的不便,几乎没有一种工作能像阅读这样——只除了针线活儿。但缝纫编织只使用手指,无法约束不安定的精神——随时随地可以开始,一旦有要紧事不得不做时,又能立刻放下。

养成阅读的习惯等于为你自己筑起一个避难所,几乎可以避开生命中所有的灾难。

我说”几乎“,因为我不能强辩说阅读可以缓和饥饿的痛苦与失恋的悲哀。但是五、六本精彩的侦探故事,再加上一个热水袋,却能使任何人不在乎最严重的感冒,如果我们被迫去读那些令人觉得厌倦的书,又怎能养成为阅读而阅读的习惯呢?

关于读书的方法,最好你还是随自己的兴趣来读。

我也不劝你一定要读完一本再换另一本。就我自己而言,我发觉同时读五、六本书反而更合理。因为,我们无法每一天都保有不变的心情,而且,即使在一天之内也不见得会对一本书具有同样的热情... ...至于我,当然选取最适合我自己的计划。清晨,在开始工作之前,我总要读一会书,书的内容不是科学就是哲学,因为这类书需要清晰而且注意力集中的头脑,就这样的我的一天开始了。

当一天的工作完毕,心情轻松,又不想再从事激烈的心智活动时,我就读历史、散文、评论与传记。晚间我看小说。此外,我手边总有一本诗集,预备在有读诗的心情时读之。在床头我放了一本可以随时取看,也能在任何段落停止,心情一点不受影响的书,可惜的是,这种书实在不多。

欣赏趣味的转变,使得许多伟大杰作的某些部分也变得沉闷起来。今天,我们毋需要再为18世纪最为人喜好的道德论说伤脑筋,也不必再为19世纪流行的冗长的风景描写费神。懂得如何跳读,也就等于懂得如何阅读才能既有益又愉快。但我可没法告诉诸位学习跳读的方法,因为这种技术,我自己从来没学会。

我是一个很差劲的跳读者,我怕会漏掉一些可能对我有用的部分,因此不得不读进许多只能让我感觉疲倦的部分,而且每次当我一开始跳读,就无法停止,一直到全书终了为止,自己心中非常不满,因为我觉得自己这样做是不公平的。禁不住会想:我像根本没读过这本书一样。

文学上的自以为是,无论出以何种形式,都是最可憎的。

某一类愚人,他们看不起同伴,只是因为他们对某本书的评价意见不一致,这真是不可原谅。此外,在文学鉴赏方面的自炫也非常可厌,即使所有最好的批评家都对某本书给予极高的评价,而你独不以为然,你也不要觉得不好意思。不过对于你自己从未读过的书,最好不要加以恶评。

“天才”是常常被使用得漫不经心的字眼,但我自己绝对不会以这个字眼去称呼那些只有三、四本成功的剧本,或两、三本成功小说的作家。在我心目中,天才是一种非常稀贵的品质,假如让我以这个字眼去称呼我现在将要提及的作家中的任何一人,我想我的良知是不会平安的。说他们具有才华已经足够了。他们之中,有些拥有很大的才华,有的则较少。但,他们大多数都有难以克服的困难,必须努力去突破。不论他们自己是否意识及此,为了要创造一个国家的文学,他们必须从自身所受外国影响的重重障碍中筚路蓝缕地开出新路来。

诗歌是文学的春花与冠冕,它无法变得平凡无奇。

很多诗人一生中写过许多诗集,可是往往只留下两、三首真正的好诗,我认为这已足够评价他们。只是我不愿意读那么多,收获却如此之少。

哲学是人类观察和认识世界的格式塔。

哲学为人类提供观察和认识世界的思维方式与方法。

哲学向人类提供简洁而有效的世界图像和认识基础。

哲学就是帮助你调理、改善、提高自己的眼光的学问,就是改变你自身、而不是改变你的环境的学问。

在读书上花的任何时间,都会在某一时刻给予回报。

读书可以让我们和伟大的灵魂对话,从书本里我们能读懂自己,读懂世界,读懂人生,从而不断超越自己,达到更高的境界。

过去我们读过很多书,但未必一直记到现在,但他们已经成为我们生命的一部分,滋养着我们,引领着通往更美好的未来。

相关文章

  • 多读书

    《格言联壁》有言:“鱼离水则身枯,心离书则神索。” 意思是说,鱼儿离开了水会死,人不读书会变得枯燥无味。 读书...

  • 再读《随想录》

    古语云:鱼离水则身枯,心离书则神索。读一本好书就像和一位哲人对话,它能引领我们深刻的思考,慰藉我们的心灵,《随想录...

  • 金言警句解烦忧,治心修身利前程9

    1、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2、鱼离水则鳞枯,心离书则神索。 3、以多问于少,以能问于不能,有若无,实若...

  • 书摘

    《格言联壁》有言:“鱼水离则身枯,心离则书神索。” 意思是说,鱼儿离开水了会死,人不读书变会得枯无燥味。 读书是富...

  • 【原创文集】平凡岁月安可知, 淡泊名利守心诚

    教育科学学院 21小教文 陈雪 古人有训:立身以立学为本,立学以读书为根。鱼离水则鳞枯,人离书则神索…...

  • 多翻阅古人的书

    最近,带娃带娃,带的很忙碌,虽然忙碌,却不见得充实,满足。总少了一点什么,大概就是古人所说:鱼离水则麟枯,心离书则...

  • 品水

    品水 心柔软则水甘甜 神凝则气聚 气聚则成形 心无碍则力透 力透则身空 身空则气透 气透则温 温而不动 久而身正 ...

  • 《无字天书》之五千年文化的起源

    万物皆有源头,木出于土,离土则枯;鱼源于水,无水则亡。中国文化的源头是什么?很多人的回答是《易经》,因为《易经...

  • 心平氣和 知足常樂

    心平则气和,气和则血畅,血畅则体安,无病无灾。 不贪则意足,不嗔则神定,不痴则理得,离苦得乐。

  • 进则离,退则安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鱼离水则身枯,心离书则神索。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bdqy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