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价值的人,还不停的制造麻烦,是很招人嫌弃的。
都说养儿能防老,但是实际上那么多家庭,真正做到养儿防老的又有多少呢?
三叔公夫妻俩生养有两儿一女。
三叔公年轻的时候在村委担任书记一职,每个月都有工资拿。年轻的时候,他为两个儿子建造了房子,为了减轻年轻人的压力,三叔公夫妻俩,还帮忙带孙子,让儿子,儿媳们能够出去多挣两个钱。
孙子们一天天长大,三叔公夫妻俩也一天天老去。
儿子、儿媳们也都回到了老家。
树大分叉,人大分家。
三叔公很公平的把家业分成两份交到两个儿子手中。本来说好一个儿子养一个老人的,只是他们两个老的不想分开,于是决定在一家吃三个月之后再轮到另一家。
本来这样分已经算是很公道了。但是人心总是不知足的。
大儿子为人和善,每次轮到三叔公在他们家吃的时候,总会好菜好饭准备好,家务活也不会让两老做,反正一句话,在大儿子家,三叔公夫妻俩只负责吃、睡就好了,其他的什么都不用管。
小儿子刚好截然相反,每次三叔公在他们家吃饭的时候,小儿媳总会以现在工作难做,工资没有多少为理由,十几天不加一次荤菜。本来老人吃清淡些也没有多大关系,只是见他这样的做法,心里面不舒服。见餐桌上天天都是清汤寡水的,三叔公只好拿自己的退休工资出来买菜。三叔公在小儿子家吃饭,儿子和儿媳下班就会很晚才回来,家务活自然是三叔公夫妻俩承揽下来。
日子一长,矛盾就越积越多。
在大儿子家,三叔公夫妻两被奉为上宾,在小儿子家,三叔公夫妻俩倒贴钱财,倒贴人。大儿子夫妻俩心里的自然不服气,但是他们心善,也做不来为难两个老人的行为,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当做什么都不知道。小儿子夫妻俩,认为三叔公暗地里不知道贴补多少给他大哥一家呢 不然他们早该闹开了。
两个家庭里都打着自己的小算盘。三叔公夫妻俩也有自己的想法,但是他们也不想两个老人自己吃一锅,有儿有女的,不和儿女一起生活,太孤单,太冷清了。
日子一天天过去,三叔公夫妻也越来越老了。三叔婆得了老年痴呆症,常常忘的事情,一出门就找不着回家的路,时刻找三叔婆就成了三叔公的日常任务。
一天雨夜,三叔婆说要外出找一只鸡,她看见一只鸡跑出大门口了。
过了一个多钟,三叔婆都还没有回来。
等到众人找到三叔婆,不知道她在小水沟里躺了多久了。众人合力把她抬起送医,性命是捡回来了,但是也偏瘫了,往后的日子得躺在床上过了。
两个老人如果还像之前一样一家人三个月的话,非常的麻烦。他们不得不回到老房子去,两个儿子轮流煮好饭拿给他们吃,一家人轮一个月。这样安排对年轻人和老人都很合理,大家也就没有意见了。
三叔公有退休工资,他自己也还行动自如,照顾三叔婆,喂她吃饭,给她翻身,推她出去晒太阳,这些活三叔公都能做。老两口不用管年轻人,也过了一段舒适的晚年生活。
天有不测风云,一天晚上,三叔公起夜上厕所,由于光线太暗,看不清一阶楼梯,踩空了,摔了一跤。他赶紧打电话给儿子们,儿子们马上把他送到医院去。
在医院里检查,医治,最后被诊断出三叔公摔断了左手,其他倒无大碍,这也是不幸中的万幸。
三叔公的手摔断了,自然就照顾不了躺在床上的三叔婆了。这份活自然落到儿子,儿媳头上。
大儿子这边还好说,每次轮到他们,都会细心的照料三叔公夫妻,晚上还会过来老房子这边看看他们,陪他们说说话。
轮到小儿子这边,三叔公夫妻俩就没有这么好的待遇了。他们做的饭菜可没有依照老年人的饮食来做,都是家里有什么就给什么吃,也不管老年人牙口好不好,嚼不嚼得动。吃慢了还会被催促,有时遇上他心情不好,还会骂骂咧咧,怪这两个老东西,整这么多麻烦事给他做。
三叔婆虽然不能说话,但是她还可以听得到,三叔公只是摔断了手,不是摔没了脑子。听到小儿子诛心的话,说不难过是假的。想到年轻时,他们夫妻俩还偏帮小儿子多一点,到头来得不到他的感激就算了,还整天老东西、老东西,怎么不去死的骂,心寒那!
现在是不能给他们提供价值,那点退休工资还不够两个老人吃药,反倒还给他们制造麻烦,要他们天天来照顾。
不要企图用你的付出来捆绑住别人,最后你会发现那样做是一种非常愚蠢的行为。付出只是付出,那是你自愿的,以图对方能回报给你,就是你的错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