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一万小时定律:做到这一点,从平庸到卓越,你也可以

一万小时定律:做到这一点,从平庸到卓越,你也可以

作者: 花灼读书 | 来源:发表于2022-05-04 22:38 被阅读0次

在上一章的阅读中,我们了解了成功不仅仅是个人努力的结果,社会环境、筛选机制也起着巨大的作用,既然成功由天不由我,充满了不确定性,那么我们普通人努力的意义何在?是不是就可以躺平等待幸运女神的眷顾呢?答案将在接下来的共读中揭晓。

今天我们一起来阅读《异类》的第二章:10000小时定律,命运给我们的曙光。

一直以来,我们把一个人的成功都和天赋联系起来,似乎成功的人都是天选之子,这也给我们的不作为找到了借口。

那么人到底存在不存在天赋呢?可以肯定的是,确实有天赋的存在,并不是每一个刻苦练球的人都能成为乔丹。但天赋的力量绝没有你想象的那样巨大。

心理学家们越研究越发现:天赋的作用其实很小,而后天努力的作用却非常大。

01、一万小时定律

上世纪90年代,心理学家K`安德斯·埃里克森带领科研小组在柏林音乐学院研究“天才是如何脱颖而出的”。实验对象选定三组小提琴演奏水平不同的学生。第一组由最优秀的明星学生组成,他们个个都有发展成世界级独奏家的潜质;第2组则由那些仅被认为不错的学生组成;第3组则是那些将来不太可能做职业演奏家,只可能在公立学校当音乐教师的学生组成。所有这3组学生都被问及同一个问题:从首次接触小提琴至今,你练琴一共练了多少小时?结果是到了20岁,这些卓越演奏者在练琴上投入了10000小时。第2组学生时长累积8000小时,“未来的音乐教师们”的练琴时间累积只有4000小时多一点。

埃里克森的研究中最引人注目的结论是:第一、根本没有“与生俱来的天才”——花比别人少的时间就能达到比别人高的成就;第二,也不存在“劳苦命”——一个人的努力程度比别人高却无法比别人更优秀。

也就是说,一个人要完美掌握某项复杂技能,在某一领域达到专家水准就要一遍又一遍艰苦练习,而练习的时长必须达到一个最小临界量。而这个神奇的临界量是10000小时。任何一个领域的世界级水平都需要起码一万小时的训练。

这个结论打破了“成功天才论”,即便是莫扎特——史上最伟大的音乐家,也逃不脱这个定律。

莫扎特是音乐领域里人人公认的“神童”,四岁学习钢琴作曲,6岁随父亲到世界各地演出,在短短的35年人生里,创作了近600部作品,而且有相当一部分都成了后世不可逾越的经典。

这样的一个音乐巨匠,怎么看怎么都是天降大任的音乐奇才,可事实果真如此吗?

莫扎特的父亲是宫廷小提琴师,莫扎特自出生起就在小提琴的乐声中熏陶,四岁时父亲就全职在家教他小提琴,每天的训练强度非常大也非常严苛,到他六岁的时候,就已练习了3000多小时。

所以,每一个天才的背后,都是辛苦汗水的付出。

这个结论无疑点燃了普通人的希望,让我们看到了的生命的曙光。天才能做到的事情,普通人也可以,我们要做的就是找到自己人生的赛道,在这条赛道上,用正确的方法,持续练习。如果以一天8个小时的练习量计算,你需要刻苦坚持5年。如果每天只练习4个小时,那就得10年了。

这样一算是挺让人沮丧的,试问世上有几人能做到?正因为如此,能站在金字塔尖的人才凤毛麟角,成功才看起来才那么高不可攀。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所有的成功都是1%的天赋+99% 的汗水。但令人欣慰的是,只要你付出99%的汗水,即便没有1% 的天赋,你也可以超越80%的人,跻身为20%的精英行列。

02、创造机会

遗憾的是,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像莫扎特一样有个全力培养他的好父亲,这也就意味着绝大多数人没有从小就开始10000小时训练的环境,那是不是普通人就没有成功的可能了呢?

比尔·乔伊,是美国家喻户晓的计算机领域领军人物,在世界计算机领域也极负盛名。他曾被《财富》杂志誉为“网络时代的爱迪生”,在硅谷圈内,乔伊享有和微软的比尔·盖茨同等重要的地位,被业内科学家誉为:“对现代计算机历史影响最为深远的人之一。”

乔伊的事业如此成功是得益于家庭对他计算机能力的培养吗?

乔伊的童年是在密歇根州乡村长大的,直到16岁考入密歇根大学才开始接触计算机。那时候计算机还是个稀罕物,内存小,运算能力差,个头大,计算机编程是键盘打孔,不但枯燥而且相当耗费耗费时间,而且要获得使用权相当困难。在当时的环境下,乔伊要想成为程序专家可谓困难重重。

乔伊是怎么克服困难的呢?

乔伊对计算机发自内心的热爱帮了他大忙,他有足够的耐性寻找一切向好的机会。

很快,计算机系统迎来了变革,用分时系统替代了键盘打孔,大大提高了计算机的性能,乔伊是首批受益者。学习编程效率高了,可学校给每个人的一天的上机时间只有1小时,这远远不能满足乔伊对大量上机时间的渴求。不久,他们发现了机房管理上的漏洞,利用这个漏洞他们可以一天24小时待在机房,这给乔伊大量练习的机会。他夜以继日地练习编程,沉醉其中不能自拔。因为大量的练习,他的编程能力突飞猛进,他争取到了进入改造UNIX系统组学习的机会。

从乔伊的这些经历中,表面上看,乔伊的一路开挂是他绝顶聪明和好运气双向加持的结果,但实际上却是他个人主观努力争取到的。足够的热爱让他等来了计算机性能提高的机遇;对大量练习时间的渴望让他找到了可以长时间上机的窍门,编程技能的不断提高为他争取到更大平台学习的机会。

正是乔伊对计算机的绝对热爱、持续坚持、大量练习为他争取到了成为专家的机会。如果把个人努力看作1的话,后面那些代表机遇的0才有意义。

对普通人而言,我们主宰不了机遇,也不能决定自己能否有聪明的大脑,我们能做到的就是寻找一切机会对自己的能力进行锤炼,没时间,可以戒掉娱乐、戒掉社交,拿出钉子精神挤时间。没方法,可以买课程、可以找老师指导。只要你下决心去坚持一件事情,全世界都会为你让路。

03、时势造成功

影响一个人成功的因素除了个人努力以外,外部环境也很重要,可谓是“小成靠努力,大成靠机遇”。

作者研究了有史以来人类历史上最富有的75人,结果发现其中的14人居然有惊人的相同点:一样的巨富、同是美国人,出生在同一个时代,出生时间相差不超出9年,是偶然,还是必然?

原来,这14人年富力强的时候正赶上美国经济步入历史上的转型期,铁路事业、华尔街金融业,工业大生产都迎来蓬勃大发展。这阶段正是造富的窗口时期。此时,你的年龄就尤为重要。太年轻,无法把握住时代的大好机遇;年龄太大,就思想滞后,缺乏洞察未来的能力。而恰恰那短短9年间出生的人,年龄刚刚好,如果能独具慧眼,把握住时代馈赠的特殊机遇。理所当然他们就成了最富有的人。

时势造英雄,要站在风口上,首先得处在有大风的时代,处在能遇到大风的环境。

“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对大多数人而言,我们左右不了外部条件,但我们可以做好打拼的那“七分”。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等到风口来了,只有有准备的人才能抓住机会,这一点永远都不会变。

今天我们一起阅读了《异类》的第二章,了解到从来没有随随便便的成功。渴望成功的书友们,你们为成功做了哪些积累呢?

相关文章

  • 一万小时定律:做到这一点,从平庸到卓越,你也可以

    在上一章的阅读中,我们了解了成功不仅仅是个人努力的结果,社会环境、筛选机制也起着巨大的作用,既然成功由天不由我,充...

  • 从平庸到卓越

    前段时间,晃同学几乎每天都被揍,因为他几乎没有一次是在规定时间完成任务的。当然并不是工作量大,而是他自己拖拉所致。...

  • 从平庸到卓越

    平庸:平凡的人做着寻常的事,一生碌碌无为,寻常且不突出。总是依风附和,无法鹤立鸡群,做到万众瞩目。 以上是对于“平...

  • 从平庸到卓越

    如何做到从平庸到卓越? 学校里有一名老师,每年都被大家公认地评比为明星级教师。他最初入职时是少儿部的英语老师,紧接...

  • 从平庸到卓越

    据说绝大多数人的幸福感是建立在比较的基础上的,但是,比较是相对的,而相对是永远没有尽头的。 现实生活中太多的人喜欢...

  • 从平庸到卓越

    这几周一直跟随笑来老师更新自己的大脑体系,升级操作系统。每周都有新的收获,上周通过学习,深刻的了解到先生创业困...

  • 从平庸到卓越

    优秀的人通常都有多维度的竞争优势,而此时多出的任何一个额外的维度都可能使他们的成绩翻倍。 多去接触点新知识,说不定...

  • 《通往财富自由之路》的那些亮点(十)

    话题:从平庸走向卓越的最佳策略是什么? 上次的话题是“什么是落后”,所以,做到不落后不就实现了从平庸走向卓越了吧。...

  • 从平庸到优秀,你也可以

    (一)生命本应美好,你本应优秀。 再有一个月,2019年将成为历史尘封于每个人的记忆里,新的一年会在烟花绚烂、祝福...

  • 从平庸到卓越(上)

    自从认识了李笑来老师,我才知道原来这个世界上那么多简单的道理被人漏掉甚至是误读;原来我原有的那么多观念都是错误的;...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一万小时定律:做到这一点,从平庸到卓越,你也可以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bepy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