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年年末,老公决定下海创业。
在这之前我已经有两年没有上班,专心在家带孩子。孩子两岁半,我又失业在家,各方面都要花钱。
下海之前他有个正经的工作,每个月的薪资虽不算多,但是养活一家人也算绰绰有余。
这时候,有个创业的机会摆在他面前,他很心动。虽然我们都想抓住这个机会,但是不得不考虑一些现实因素。
首先,创业地点在别的城市,这就需要我们离开居住了几年的城市到一个陌生的地方去发展。那时候,我们已经定居在那里,不想轻易离开。
其次,我们需要拿出不少的投资资金。以我们当时的条件,一下子拿出一大笔资金,着实很费力。
最后也是很重要的一点,孩子就快到上学的年龄了,如果离开这里,他未来几年的教育资源要大打折扣,因为我们要从一个二线城市搬到一个小县城。教育资源远远不及现在的地方。
仔细衡量利弊之后,老公决定放手一搏。他不想这一辈子都碌碌无为,他总觉得自己是做一番大事业的人(他这超级自信的态度被我吐槽过很多遍,哈哈)。同时他也不想孩子未来像他一样辛苦,希望他能有更多的自由选择权。
看着他磨拳擦掌,跃跃欲试的模样,我不忍心给他浇一盆凉水。虽然我不想离开现在的城市,但是为了更好的未来,暂时忍忍吧。
而且当时他画了个大饼给我,说是一年回本,两年小康,三年奔向幸福生活。一想到忍忍两三年,我就可以抱着钱仰天大笑了,那场面,想想都激动。
所以当时我也是举双手赞成的。
事实证明,我当时真是太天真了,才会信了他的鬼话。现在的我们快沦落到天天吃馒头就咸菜的境地了,想想真是一把辛酸泪。
17年年初,他搬了过来,5月份,我带着孩子也搬到他这里,艰辛的生活从此拉开帷幕。
第一年,我们还能隔三差五下顿馆子。每年也能买几件衣服,给孩子添点玩具。或者去到周边玩一玩。
第二年,我们会偶尔下下馆子,消费也从人均100的变成人均10块的了,孩子玩具添的也没那么勤了,衣服能不买也就不买了。至于出去玩玩,那是基本没有过的。
销售额逐渐增加,他也越来越忙,可是我们却越来越穷。贷款的压力压的我们喘不过来气,每个月到了还贷的时候我便开始唉声叹气,感叹我们每个月的贷款利息都够一个普通员工的工资了。
18年我们最穷的时候,身上只剩下不到50块钱,而贷款隔天就要还了,客户的货款却要半个月才能下来。我们急的不行,四处拜托朋友江湖救急。
因为资金周转出现问题,我的贷款老是逾期。贷款公司就会不断打电话过来催贷,那段时间,每次听见电话声,都会心惊肉跳,硬着头皮接电话,听着电话那端催贷人员毫不留情的责问。
这种日子过的很压抑,有很长一段时间,我觉得我应该是得了抑郁症和焦躁症。脾气暴怒无常,对家庭特别是孩子,影响特别大。经常是他围在我身边吵吵闹闹的时候,我便觉得烦躁无比,哄他自己去玩。
对此,我也多次反思自己,可是没有用,每个月到了还贷的时候,还是会非常焦虑。就像来大姨妈一样,焦躁不安,充满满满的负能量。我还是会看什么都不顺眼,把这种焦虑对我的一部分影响转嫁给孩子和老公。
其实老公比我辛苦,创业的这几年,他的白头发越来越多。他本来是个挺注重自身形象的人,自从入了创业的坑,一年比一年邋遢。以前没事还会倒腾倒腾自己,冲着镜子里的自己由衷感叹,这小哥真帅!现在每天早上胡乱洗把脸就上班去了,对自身的形象要求为零。
创业之后,不但我们的生活品质直线下降。我这两年体会到的人情冷暖,也比过去二十多年加在一起还多得多得多。
合伙人之间的你来我往,商场上的尔虞我诈,偷奸耍滑,中饱私囊让我大开眼界。伤敌一千自损八百的事也遇过。有时候想想,至于吗?屁大点公司,竟然能出这么多事。
仔细想一想,怪不得老公不让我过多参与他们公司的事,也是有原因的。我等屁民,被人卖了还替人数钱呢。商场上的阴谋诡谲,我纵使有100个脑子,也抵不上别人一个脑子。
我在这边两年,主要任务是带孩子上幼儿园,偶尔会去工厂帮帮他的忙。老公负责赚钱养家。他从来不逼迫我去做我不喜欢的事情,给予我事业上和家庭上极大的尊重。
我们互相尊重,互相扶持,互相理解。困难的日子总会过去,而光明(钞票)总有一天会来到(虽然这话我已经说了两年了,但是我依然坚信着)。
希望19年能够让我们轻松一点,让所有的创业者们所有的付出都能得到回报。加油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