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喜欢这本书,跟它也很有缘分,很感恩。我不擅长沟通,但借助书中的知识,它帮我解决了很困扰我的两大难题,一次是2018年10月16日,一次是2019年4月23日。之所以记得清楚日期,这对于我来说是值得纪念的日子。今晚读书会分享,我选择挑战这本对我来说有难度的书,我的语言无法诠释这本书的魅力。
我先来讲讲我与非暴力沟通的第一个故事。我平常是一个比较害怕领导的人,当时去到了一个新的单位。更是让我害怕领导,确切的说是害怕开会。我的印象中领导只有一次开会没有骂人,骂人的时候他会说你的文凭是买来的吗?做不好工作?如果你做不好工作,那你就从六楼跳下去。你爸妈是怎么教你的,你怎么那么没教养?等等。那时候我很害怕开会,我跟同事讲,他们说他们都习惯了,但是我会难受会胸口疼。18年10月16日向专业的老师咨询了这个事情。神奇的是经过老师半小时左右的倾听,我停止了哭泣,胸口也不疼了。心慢慢地平静。后来领导开会再骂人,从刚开始有些难受,到后来已经左右不了我,我可以做自己情绪的主人了。
那时候开始就觉得非暴力沟通很有魅力。我觉得这本书提供了与世界链接,人际链接最经典,也是最原始的基础沟通技巧。
非暴力沟通,有四要素(观察感受需要请求。)都是爱的语言。我这里讲一下感受跟需要,因为这两者很容易被忽略。我们从小的教育会让我们很容易忽略自己的感受,觉得谈自己的感受是不好的,自私的。我来举个例子。就比如说我平常跟先生和平相处的时候,他很开心呀!可是我有情绪的时候,比如说我难过的时候,他就会表示出对我的一种嫌弃,会直接说你不要这样子了,我不喜欢这样子。当时自己不去跟他理论,事后我跟他讲,就像一个人有优缺点一样。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情绪,正面情绪或者负面情绪。它没有好坏之分。如果你只接受其中一种情绪,那就相当于你把我这个人砍成了两半,只接受一半,那就不是活着的我了。自那以后面对我的负面情绪,先生就不会再说这样的话了。其实这里边也包含需求,我生气伤心的时候你也要接纳我啊。这是接纳的需求。因为我们说人生气伤心的时候,往往是因为需求得不到满足。回到刚才我害怕领导的那个例子,其实也是因为我的需求没得到满足,那就是尊重,认可接纳的需求。
回到开头我所提到的我与非暴力沟通的第二个故事。是关于借钱的故事。去年一个几年不见的很好的朋友向我借钱。数目不小,而我的能力又达不到。当时我心里面是有些害怕的。我害怕失去这个朋友,我想跟她和谐友好的相处。然后我给她发了一段话。我非常理解你向我借钱时内心的忐忑不安,也特别希望我能答应你,同时你也特别需要有人帮助你度过这个难关,你这种忐忑不安,窘迫的心情我很理解,遗憾的是我现在有自己的难处。我想是因为我能理解他的感受和需求。虽然没成,但我们现在依然保持很好的关系。
我想今晚在这里的我们应该都是已为人父母的,那我再讲一个关于孩子的故事。这本书里边有提到案例,你这次考试那么差,我真的很难过,很多人觉得这是感受。如果这样的话,也就是说孩子考得好的时候我们就很开心,给孩子的印象就是什么呢?你只关心我的成绩,不是关心我。再换个说法可能更直观。假如孩子说老妈你工资那么低,我很难过,我不喜欢你。我们是什么感受呢?在这里其实是父母把孩子学习的事当成自己的事了,所以她会难过,可是学习是孩子自己的事。所以我们关注的应该是孩子的感受。我们可以问孩子这次考试你感觉怎么样啊?考这个分数你满意吗?或者说你看起来有点沮丧等等。
讲了感受需要,再来讲一下倾听。有人说我知道要倾听,可是我也很痛苦,我无法倾听。这个时候我们可以先冷静下来,先做深呼吸。先关注自己的感受跟需要。因为我们只有弄清楚自己的感受需要,我们才懂得去同理去体会别人。我们也只有爱自己,才能爱满自溢,自己心中有爱才能把爱给出去,自己没有东西是给不出去的。我有时候也做不到,然后会自责,自责学了这么多知识还做不到。但很快我意识到了这是对自己的不接纳。樊登老师在音频中说他不留神的时候,有时也做不到,正面管教的简尼尔森还有本书作者卢森堡博士都在书中提到他们有时一松懈下来也做不到。所以正应了那句话:我们懂了那么多道理,仍过不好这一生。那是潜意识太根深蒂固,太强大了。所以允许自己做不到,给自己点时间,允许接纳。
1. 非暴力沟通的学习可以让我们得到自由——获得在刺激与反应之间停顿的能力,我们会越来越少地条件反射地回应别人,而是有觉察地、有选择地作出回应;
2.非暴力沟通教会我们如何爱自己——时刻与自己的内心连接,体会自己的感受和需要,既不伤害别人,也不委屈自己;
3.非暴力沟通可以帮助我们看清自己的需要,通过看清需要进而改善我们与他人的关系,以及帮助我们作出决策,比如职业选择等等;
分享到这里,我突然觉得我要做一个事。问孩子的情感需求是什么?我想我的情感需求是希望她能够自律,努力做更好的自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