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每个人有时会面临有焦虑、抑郁、担忧、恐惧或暴怒等负面情绪,当这些负面情绪来临时,我们身在其中,自己却无法自拔,这种不良情绪也会影响到我们最亲近的人。可能是我们的父母、我们的妻子或丈夫,最严重的情况是会影响到我们的孩子。经常产生负面情绪,会给未成年的孩子造成心理阴影,甚至在他长大成人后也会影响到他的一生。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作为家庭的一员,拥有良好的情绪是多么地重要,我们想摆脱不良情绪的困扰,首先要了解当一件事情来了,思维和情绪之间是如何作用的?
情绪往往跟我们的感受相关联,感受到不好的事情时我们的不良情绪就会产生。可是,真相却是我们的感觉和事实是对等的吗?也就是感觉一定是事实吗?答案是否定的,所以我们要知道一件事情来临时我们的思维和情绪之间的关联。
在真实世界和你的情绪感受之间,有一个思维处理的过程。
当你看到世界一系列积极的、不确定的或消极的事件后,你的大脑会思考,解释对某件事件的看法,这些看法都是通过一系列思考后产生的,这个过程称为“内在对话”。而你的情绪正是由你的所思所想产生的,而不是真实事件本身。
在你体验任何情感事件之前,你需要了解发生了什么事。比如:妈妈因为儿子在学校打架,回家把儿子打了一顿。妈妈回家打儿子,是因为妈妈听老师说儿子在学校打架,就想到儿子在学校不好好学习,不听老师的话,就很生气,情绪一上来就把儿子打了一顿。而事实是,学校的同学侮辱儿子,说:“你妈妈是个残疾人,走路一瘸一拐的,嘲笑儿子”。儿子一气之下,把同学给打了。妈妈打儿子时的情绪是由她自己思考的结果产生的,而不是事实本身。
一件事情来临的时候,我们思考这件事,对这件事情理解正确了我们的情绪就正常,对这件事情理解错误了就会发生错误的情绪。
美国心理学家阿尔伯特·埃利斯和阿伦·贝克对于这种情况,提出了认知行为理论,认为每种想法或认知都会产生某种特定的情绪,许多情绪问题都是来自消极的自我对话和非理性思维,产生对自己内在的攻击,消极情绪来源于错误的认知。
常见的扭曲思维或错误信念有以下几种:
[if !supportLists]第一, [endif]非此即彼(非黑即白):考试成绩原来特别好,如果有一次考不好,就觉得自己特别失败。
[if !supportLists]第二, [endif]以偏概全(贴标签):一件事情没有完成觉得所有事情都没有做好,给自己贴标签,认为自己是个没用的人。
[if !supportLists]第三, [endif]否定正面思考(心里过滤):总挑生活消极的片段不断强化,有人夸你也觉得他不是这么想的。
[if !supportLists]第四, [endif]妄下结论:不经过实际情况验证就武断得出结果。
[if !supportLists]第五, [endif]情绪化推理:把情绪当事实依据,让消极感受和情绪指导你的方式。
由此可见,不良情绪的产生来自思维结果的偏差。那么,如何改变思维模式扭转不良情绪呢?
通过改变行为方式来改变感受。事实上,任何一件有意义的活动都可以让你的情绪好转,如果你什么都不想做,满脑子就会沉浸在消极的、破坏性想法中无法自拔。
我们可以通过提升自我效能感来增加好的体验和感受,从而改变情绪。给自己生活设定一些小的目标,然后超额完成,通过这些小事积累成功经验和成就感,也可以观察模仿他人成功的行为和方式来增加自信心和成功的体验。
改变自己的行为方式会使消极负面情绪减少,识别出自己的错误信念,扭转思维方式,避免内心产生消极的自我对话,才能让自己的感受和情绪达到良好的状态。
当我们的大脑又开始想一些消极的乱七八糟的想法时,能够识别自己的不良感受,控制住不良情绪的人,才能不让消极的情绪影响到自己影响到别人,把控自己,才能更好地把控人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