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巫一定得死》帮我们解读童话
《女巫一定得死》,是一本帮助我们解读童话的书,给我们道出了童话故事的意义。这本是从心理学角度解读童话,实在是新、奇、妙,它教给我解读童话的一个新角度,对我今后教孩子阅读童话很有启发。
《女巫一定得死》指出:童话的“魅力持久不衰,则是因为它能帮孩子处理成长过程中必须面对的内心冲突”, “处理一项独特的个性缺陷或不良特质”,即“虚荣、贪吃、嫉妒、欺骗、色欲、贪婪和懒惰,这‘童年的七宗罪’。儿童在聆听童话故事时,会不自觉地把自己内心各部分投射到故事中的不同角色身上,在各个角色身上‘存放’内心对立的各种特质。”
我们首先来分析构成的典型童话故事的典型情节。童话故事基本上都可以分为四个部分:跨越——遭遇——征服——庆典。
几乎所有的童话故事的开头都是主角跨越一道隐形的界限,踏入未知的领域。诱发第一步的通常是某种困境。比如《白雪公主》因为迫于皇后的残害而逃入森林。《糖果屋》里的汉森和葛娜德因为饥饿被继母抛弃在森林里。事实上每一个跨越都隐含着给孩童们传递一个相似的讯息:一个人必须经由探索、考验与冒险才能成长。
接着我们走进”遭遇”部分。男主角和女主角跨越到另一个世界后,怪异的幻想就开始具体出现:神秘的动物、神奇的物品、善意的帮助者、以及一定会出现的女巫……不论女巫是邪恶的皇后、恶意的继母或吃人的婆婆,孩童一定要克服这个障碍, 才能完成旅程。比如《绿野仙踪》里多罗西要想回到堪萨斯州必须打败西方女巫。这种遭遇通常也包括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如《灰姑娘》中继母要求灰姑娘从灰烬中挑出扁豆。儿童和女巫对抗,让儿童把自己的内心不好的倾向投射到女巫身上,迫使儿童直接面对这种特质。因此遭遇女巫就变成自我认识的行为,让儿童了解可能会否认或忽视的部分自我。
征服部分,就消灭女巫。是童话故事中的第三部分,也是最重要的一部分。
这部分内容中为什么一定要让女巫死掉?
女巫:不论是黑心的皇后;邪恶的魔法师;还是心怀恨意的继母……凡是对故事的主角造成致命威胁的就是女巫。
女巫象征着孩童内心深处的弱点或缺陷。
女巫的死,是故事的情绪发展中心。
女巫的死,意识着正义战胜邪恶。
童话不仅仅是一段奇异冒险故事,同时也在处理亘古不变的主题:自我正邪之间的挣扎和较量。唯有消灭了女巫,孩童才能确定自我中的坏的一部分已经根除,好的那部分已经获胜。
童话故事最后一部分就是快乐的庆典。或亲人团聚,或主角成婚,或举行了隆重的庆典。快乐的庆典作为结束,是故事的重要元素,是自我获胜的具体体现。孩童们看到自己克服内心的缺陷,真正的获胜,就会获得真正的精神上的放松自己。
最后我想说:故事的意义最好是让孩童们经由自己的直觉得到,在因好奇而发问的情况下,说明故事着重的“罪恶”,有助于孩子找到这些问题的答案。亲子之间,以嬉戏的方式探索,更增强童话故事对孩童的心理影响,更好的解决孩子们内心正面和负面力量的冲突,完成自我的成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