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相信我们的方向是前进- 读《数字货币:从石板经济到数字经济的传

相信我们的方向是前进- 读《数字货币:从石板经济到数字经济的传

作者: 灯下鼠 | 来源:发表于2020-04-06 22:51 被阅读0次

2008 年,金融危机袭来,惶恐不安的情绪弥漫着媒体和网络。 一位朋友,他在美国金融界从业,他告诉我,从美国到印度的航班上,满是失业归国的印度程序员。他用语音和声调渲染着夸张和惊奇,潜台词用今天的流行网络语来说,就是 - “活久见”。 2008 年的危机,仿佛延庆的一场阵雨,身在海淀的我能听到雷声,但雨滴并未落在我身上。倒是几年过后,我才发现,外企工作不再是程序员的首选,国内的互联网企业迅速崛起,兄弟们以进入 BAT 为潮流。 在 2008 年的那个时刻,我茫然不知,不知那变化正在发生,也不知世界正在向一个新的方向前进。

同样是过了几年,我才知道,2008 年还有一件大事,有一位密码学者,设计了一种可在点对点的网络环境中实现可靠支付的系统,他为其命名为比特币。

2020 年的晚冬,疫情初显,正值春节假期,人们闭门不出。我读书读到一句话: “没有人可以真正预期在第三个十年会有怎样的事件影响和改变世界的经济、政治、社会和生态体系”,对景生情,感觉这像是一句谶语。这句话来自龙白滔的《数字货币:从石板经济到数字经济的传承与创新》一书,是嘉明老师所作序言中的第一句。

承蒙白滔兄赐书,春节前 1月17号拿到样书。我印象深刻,当时在家翻此书,家中小朋友见状好奇,问道:“你看的什么书?” 我犹豫了一下,告诉她:“这本书叫’数字货币’,是我的朋友龙老师写的。” 她两岁半,用职场风格的话来说是 “对计算机和经济学以及数字货币领域懂的不是特别多”。但之后她就知道了这本大厚书叫“数字货币”。

我对数字货币则可算略有所知。2014 年接触比特币,缘由倒不是技术,而是因为奥地利经济学派。我读过哈耶克的书,被网上的评论文章便引到了比特币上。2015 年开始跟以太坊技术,之后便尝试做区块链上的应用,一直到今天,算勉强称得上“区块链开发者”。

但我之了解数字货币,偏重“数字”,于“货币” 则只能说 “懂的不是特别多”。 我的书架上只有两本货币相关的书,一本是“货币的去国家化”,哈耶克的书我全数读过,一本不漏,他的书读起来容易;另一本则是米塞斯的 “货币和信用理论”,这本说起来就惭愧了,从入门到放弃,我只用了10页。我的 Kindle 里有一本 David Orrell 的《人类货币史》,这本算是科普,很简单,全本浏览过,是为了写一篇区块链的文章,急于凑资料而临时抱佛脚。倒是记住了其中一句话:货币即信息。这句话深得我心,毕竟我是干信息化的,这句话算是把货币划归我们程序员管了。

David Orrell 在有些观点上似与龙老师一派,例如 “货币并非来自物物交易”。其实,关于白滔兄的观点,2019 年夏天的几次会议上,我便已学习了一些。2019 年 8 月,在政法大学的读书会上,从白滔兄的演讲中,第一次听到 CBDC 这个词,第一次听到 “贷款创造货币”的理论,第一次听到 “二层账户结构”的设计……好多个第一次,我的一个感受是 “奇怪的知识增加了”,所以,我听的兴高采烈。

 之后,我在做区块链培训时,讲完非对称加密、SECP 256 K1 曲线、POW 机制、哈希 SHA 256、Merkle Tree 等等之后,总要加上一段 “大家知道吗? 你的存款是商业银行发行的货币”。想想看,一个技术人员,一个程序员,大谈特谈货币学,这是多么酷的事啊。大家听得兴高采烈,我讲的也是兴高采烈,热烈的气氛中,显得我像是一个跨学科的全才。

然而,龙老师才是真正的跨学科全才。他是三清团员,清华大学本硕博,上海交易所交易系统总架构师,带着深厚的理工学术素养和计算机技术底蕴,却又成为一名经济学者,游走在科技与经济两界,如何不让人仰视,如何不让人崇拜?

龙老师的全才,倒是符合数字货币发展史上的精英传统。中本聪本就既懂密码学,又懂计算机,还懂经济学,甚至被提名诺贝尔经济学奖。 尼克萨博也是密码学、计算机加上律法学者。 按大概年龄倒着数:戴维、哈尔芬尼、亚当贝克、乔姆、迪菲,这些人没有一个是 nerd,莫不既精通技术,又心怀经济与社会。密码朋克,朋克者,反抗也,反抗什么?那自然不是跟技术较劲了。及至新秀维塔利卡与 BM 出场,干脆创立新的门派:密码经济学家。

乔姆的 “不可跟踪的电子现金” 一文于 1988 年问世,目的便是保护隐私,这是非对称加密技术出现后,想象力的一次突破,非对称加密技术不再局限于简单的消息通信,脑洞大开进入支付领域,人们可以把 “钱” 用数字的方式复制到 PC 机。乔姆的ecash,当之无愧可算数字货币的先驱,虽然它并未摆脱中心化服务器。 戴维的 B-Money 虽然并未写出代码,但那理念极为激进,中本聪要引以为师,直到今日,我依然认为区块链应用的范畴不超过 B-moeny 之定义。比特币出世后,终于,点对点支付这把利剑出鞘,寒光似水。双花难题克服了,数字世界的“稀缺性”也就有了,数字黄金闪闪发光。 比特币不再是债(IOU),不再是对现实世界中价值的描述,它自有价值。这才是真正的数字货币。

作为一名技术人员,我的认知局限于技术,对比特币的赞叹,也不过是:“好家伙,这 POW 机制太精巧了,难为他怎么想出来的,这是多大一道闪电在脑中劈过?”。受启发于白滔兄书中所说 “货币来源于统治者在石板上记录的债务”,我也突发奇想,如果货币就是一种记账方法,那么可以说货币就是为了人类的理解,将价值(债务)写成数字,而比特币这样的数字货币,则是对 “数字(人类可读)” 的 “数字化(计算机可读)”。这么一想,颇有融会贯通、把现象看透之感,WOW,原来本质如此简单。

但并非这么简单。《数字货币:从石板经济到数字经济的传承与创新》一书 400 多页,从货币起源理论到金融体系现状,从石板到智能合约,从铸币税到普惠金融,从 Libra 到 CBDC,从银行到数字货币交易所,从 DCEP 思路到 Token 机制设计,这本书涵盖了数字货币的方方面面,内涵丰富,洞察深刻,而且对这个新领域的诸多问题给出了解答和方案。读此书第一遍,我用了2周,易懂之处我已记住,艰深之处还需琢磨,实在太难的地方,我劝告自己…….该放弃就放弃吧,作为成人,要主动给自己减负,不必等待教育部。再说,我一个搞技术的,对金融和货币做到“懂的不是特别多”,也就够了。但无论如何,培训区块链的课程,我多加一个钟应该问题不大,在此要感谢白滔兄。

要感谢的还不止这个。我热爱哈耶克,有感性的因素在,其实对这样的一票人我都喜欢:洛克、孟德斯鸠、休谟、托克维尔、阿克顿、米塞斯、哈耶克、罗斯巴德……然而,要说真的从学理细节上理解他们的理论,那还真的不敢厚颜胡说,书还都没读全呢。对哈耶克我选择了全信,包括他的私人货币理论、货币竞争理论。都说哈耶克思想在比特币中得以实现,中本聪真是哈耶克这个产品经理的程序员。当然,中本聪比之哈耶克更激进,哈耶克还说要稳定币值,中本聪则管都不管,哈耶克还支持商业银行,中本聪则说你们都给我滚,我不需要第三方。 然而,虽有我之崇拜哈耶克,读了白滔兄的书,我还是想,也许我得再多读一点书,再多思考一点。毕竟,不论对那种理论,“致命的自负” 都要不得。

白滔兄并不因为对方是大师而不去质疑。实际上,他对很多现状的批评非常尖锐,不管是 ICO和数字货币交易所的乱象,还是一些所谓权威的理论和思想。 他在群中,一向善于“怼”人,一种攻错若石的风范,一种魏晋名士的 Style。我曾当面赞颂他“怼”人之威名,他说:“我过去不这样。” 我问:“噢,您以前很温和?” 他回答:“不,我以前怼的更凶。” 

白滔兄在书中对密码朋克的评论温和但又入骨三分,他说密码朋克 “优点是理想主义驱动、技术精湛、创新不断”,缺点是 “极端理想主义,缺乏理论指引,易入歧途,不能成为未来货币格局的决定性力量”。这个论断,深得我心。密码朋克们喜欢的一本科幻小说《真名实姓》(中本聪的英国英语,当是模仿此书中的人物)中,一位极客“滑头先生”掌握了数字世界和现实世界的所有权力,但他放弃了,因为他怀疑 “到头来我可能还不如当前的统治者,这些事我下不了手。” 所以,未来也许属于 Libra,却不会是比特币。

我以为,比特币是唐吉坷德式的挑战,而以太坊号称自己是“去中心化的开发平台”,则是一次低眉顺眼,到了 Libra,顺天护国的旗帜迎风飘扬。正如《数字货币》一书说 “Libra 是把旧世界的统治力量带进新世界的’特洛伊木马’”。妥协与折中未必是前进方向上的指南针,但一定是那个路况导航的 App。

2008 年正当经济危机,中本聪设计了比特币,代码中寄托了他的理想,也诉说了他的不满,然而数字货币之成败与否已非他可控。时至今日,也许他会说一句,也只能说一句:我的方向是对的。 2020年,21世纪进入第三个十年,惊涛骇浪四个字也许不算是夸张之语,危机之际也许我们只能选择相信,相信我们的方向是正确的,是前进的。读白滔兄的《数字货币》一书,从石板经济到数字经济的历程,人类的方向是前进,而白滔兄此书也给了我们区块链和数字货币从业者一个信心,相信我们的方向是前进。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相信我们的方向是前进- 读《数字货币:从石板经济到数字经济的传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bqwp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