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网上疯传,说40岁的外企精英要么升了,要么财富自由,闲来无事开咖啡馆去了,要么穷困潦倒,像穷爸爸一样做一门生意倒一门,以至于有个比较悲惨的晚年。
那么,十几年的时间,我现实中认识的他们去哪了呢。
外企,在90年代初,是个特别有竞争力的地方。K姐,90年代离开300元的工资,加入外企,就拿到了4000元的薪水。所以那时候,K姐做销售时,用1000多元名牌包,来装推广资料,包包很快就磨破了,也不会心疼,因为薪水有压倒性优势。
2000年,30多岁的外企人已经成为行业的中流砥柱,此时竞争小,管理层的职位,会因为你进入早的这个先发优势,自动向上一层,不想升职,都很难。
如果赶上这时,又投资了,那么会进入高净值人群。
2010年,卓越的人才依然卓越。
但也有很多,因常年的出差和辛苦,如若对职业本身没有热爱,且没有很好的规划自己的生活,开始出现很多身不由己,不得已的继续用精力和生命换金钱。
有精力换,且热爱自己的职业的,会一直工作到50-60岁。由于长期坚持与热爱,会愿意琢磨,坐穿板凳。那么,综合能力分值继续不断提高,行业链接与势能不断累积,形成了绝对的竞争优势,开始出现头部效应。
没精力换,开始选择相对轻松的职位。职位的工作量和离家近,成为主要考虑因素。
到这个年纪,孩子的状况和老人的健康,对于财富和幸福感的因素开始显现。
如果在外企人在前期的十几年发展中,孩子培养的很好,孩子成为独立性强的类型并走上高薪的职业或会创业,父母开始有一种越来越轻松的倾向。
如果孩子这时还不独立,还是啃老,老人再生病,会难以周全。
这时,没积累起财富或现金流或管道收入的外企人,就会很纠结。因为精力换金钱的这个核心变量-精力,开始越来越不够,就会有种骑虎难下,被生活推着往前走的无力感。
但如果在更早的时间,跳出大船,进入创业状态的外企人,状态可能更好或反之。但是开始的半年到一年,还是需要打破内心的舒适区,经历一个相对不易的过程。
无论哪种选择,会需要承担不同的责任与风险,但也因此有不同的空间与自由度。幸福的关键,看来在于尽早的规划,有重点,并平衡好八大关注。
那些外企精英,最后都去哪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