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上初中的时候,那时候学业还不是特别重,喜欢读一些闲书,其中看了很多历史方面的读物,有段时间特别迷恋《明朝那些事儿》,今天我分分享书中的一个故事。
徐宏祖出生那年,是万历十五年。
在这个特定的年份出生,真是缘分,但是外面的世界,跟徐宏祖并没有多大关系,他的老家在江阴,山清水秀,不用搞政治,也不怕被人砍,比较清静。
当然,清静归清静,在那年头,要想出人头地,青史留名,只有一条路——考试。
徐宏祖不想考试,不想出人头地,不想青史留名,他只想玩。
按照史籍说,是从小就玩,且玩得比较狠,比较特别,喜欢瞎转悠,遇到山爬山,遇到河下河,人很小,但是胆子很大。
此外,他极其讨厌考试,长大后,让他去考科举,死都不去。
这号人,当年跟今天的下场,估计是差不多,被拉回家打一个半死不活,绝无幸免。
然而徐宏祖的父母没有打他,非但没有打,还告诉他——你要想玩,就玩吧,做你自己喜欢的事情就行。
对了,应该介绍一下徐宏祖同志的家世,虽然他的父母并非什么大人物,也没名气,但是他有一位祖先,还算是很有名的,当然,不是好名。
在徐宏祖出生前九十年,徐家的一位先辈进京赶考,路上遇到了一位同伴,叫做唐寅,又叫做唐伯虎。
没错,他就是徐经。
据说是徐经作弊,结果拉上了唐伯虎,大家一起完蛋,进士没考上,连举人也没了,所以徐经同志痛定思痛,对坑害了无数人的科举制度深恶痛绝,教育子孙,要与这个万恶的制度决裂,爱考不考,去他娘的。
徐宏祖必然是继承了先辈的遗志,拿点钱出去旅游了,就是不考试。
刚开始,他旅游的范围主要是江浙一带,比如紫金山、太湖、普陀山等等。后来愈发勇猛,又去了雁荡山、九华山、黄山、武夷山、庐山等等。
但这里,存在一个问题——钱。
旅行家和大侠的区别在于,旅行家是要花钱的,大致包括:交通费、住宿费、导游费、餐饮费、门票费……
他除了年底回家照顾父母,一年到头都在外面,只花钱不挣钱,他的家里居然还过得去。
睡觉就是随便打个地铺,吃饭就是自带干粮、喝水山里到处都是,出行基本靠走。
就这样,家境并不是十分富裕的徐宏祖,穿着简朴的衣服,没有随从,没有护卫,带着干粮,肚子前往名山大川,分餐露宿,不怕吃苦,不怕挨饿,一年回一次家,只为攀登。
从世俗的角度,徐宏祖是个怪人,这个人不考功名,不求做官,不成家立业,按照很多人的说法是毁了。
但是,人只活一辈子,如何生活,都是自己的事情。自己这辈子都浑浑噩噩地没活好,厚着脸皮指责别人,真是……
徐宏祖出行唯一的阻力就是他的父母,他的父亲去世比较早,只剩下他的母亲无人照顾。胜圣人曾经教育我们:父母在,不远游。
所以在出发前,徐宏祖总是在犹豫,然而他的母亲找到他对他说了这样一番话:
“男儿志在四方,当往天地间一展胸怀!”
他二十岁离家,穿着布衣,没有政府支持,没有朋友帮助,独自一人游遍天下二十余年,他去过的地方,包括湖广、四川、辽东,西北,简单说全国十三个省,全部走遍。
在游历的过程中,他曾经三次遭遇抢到,被截取财物,身负刀伤,还走进过大山无法找到出路,数次断粮,几乎饿死。
在旅行的过程中,他还开始记笔记,每天的经历,他都详细的记录下来,鉴于本人除了姓名外还有个号,叫做霞客,他的这本笔记,就叫做《徐霞客游记》。
上部分 (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