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参加了很多写作群,其中“见感思行”的写作框架最吸引我这类小白作者的眼球。
所谓“见感思行”,就是用眼睛观察、用心感受、用脑思考身边发生的小事,不用细致到每一件事情上,但这些事情,对于你来说,是值得被记住,并且能引发你写作记录的兴趣。
我的朋友洛羽,是时间效能管理达人,自己开社群,做1对1私教,在时间管理领域做得风山水起。我每天的写作,都有她的关注和点评,内容非常走心。突然今天她来问我:“你日更写作的目的是什么?有什么目标吗?”
我说:“我想出一本自己的书,目前在积累自己的写作技能和素材中。”
洛羽接着问:“这个是你的目标还是手段?”
.
这时,我陷入沉思,目标还是手段?
如果是目标,达到之后对我人生的影响是什么?
如果是手段,会不会还有更好的方法?
查理·芒格认为,每个学科都是从一个独特的角度去切入了解这个世界,想要真正了解这个世界,就要掌握多个科学的核心思维方式。
查理·芒格根据这样的认识,总结出100多个多元思维模式,这些思维模型将数学、工程学、生物学、物理学、化学、统计学、经济学、历史学、心理学、生理学等学科的思想理论结合起来。
用他自己的话来解释这些思维模型搭建时的逻辑,就是“为什么学习思维模型最好去学习那些重要学科的重要理论?因为这些理论具有最大的确定性以及普适性,这是获得智慧所付出的机会成本最小的路径。”
因此,如果你把自己训练得更加客观,拥有更多学科知识,那么你在决策和看问题时,就能超越大部分普通人。
我写作练笔的指向,是要出一本书。
这本书定位在职场十年内,把查理芒格的智慧模型放在销售人员的个人效率管理中,帮助更多销售人员解决人际关系、工作、生活、健康平衡的问题。
结合洛羽提出的问题,我精简查理芒格经典的8个思维模型,找到我写作的动机。
(1)黄金圈思维
黄金圈是认知世界的方式,有WHY、HOW、WHAT三个层面。
Why:思考为什么要这么做,我们的目标、理念。
How:采用什么方法、措施。
What:结果的表现形式。
从why出发,探究问题的本质,是最快速透析问题根源的一把利器。
我对于自身的剖析是:
Why:通过文字,传达经验和普世原则给有需要的人。
How:吃透查理芒格的100个思维模型,收集100人以上的职场困惑,结合写作。
What:通过日记体方式,轻松明朗地描述,并制作成书。
(2)反熵增思维模型
“从一个系统、一个组织,再到一个星球,甚至我们每个人,都符合熵增定律。我们会变得混乱、无序、僵化、没有活力,直至在这种混乱中走向消亡。值得庆幸的是,宇宙是平衡的,在熵增的大前提下,给了我们一条不同的路,反熵增,也即自组织、生命化。”
什么是熵?熵是来自物理学的一个概念,它的意思是说,一个系统的混乱无序程度,一个系统越混乱,越无序,那么熵值就越大,越有序,熵值就越小。
物质世界的状态总是自发的趋向于无序,从“低熵”转变到“高熵”,在转化过程中,总是有一部分能量会被浪费掉。"有效能量"指的是,可以被利用的能量;"无效能量"指的是,无法再利用的能量,又称为熵。所以,熵就是系统中的无效能量。
由牛顿第二定律可以推导出,一个封闭系统的内部,事物总是从有序趋向于无序,熵值在这个过程中是不断增加的,这也就是物理学上所谓的“熵增定律”。
在个人系统中,如果没有外部能量输入,封闭系统趋向越来越混乱(熵越来越大)。如果要让一个系统变得更有序,必须有外部能量的输入。一个系统(或部分)变得更加有序,必然有另一个系统(或部分)变得更加无序,而且"无序"的增加程度将超过"有序"的增加程度。
其实,反熵增就是重现生命。在我们的生活中,我们的信息会越来越多,我们会逐渐变得混乱和瘫痪。所以,我们要努力做到反熵增。可以用到的方法有:1、断舍离,2、秩序化,3、分出事件优升级,4、归零心态,5、学会和自己和解。
为了始终保持活力,始终开放,始终保持好奇,我参加各种各样的写作社群,认识一群志同道合的写作人,随时保持生命的活力和写作的热情,这样就是最好的反熵增。
(3)完型融合思维模型
完成一件事情,除了要有完整、清晰的逻辑思路,还需要多种元素进行融合。比如:人的资源、物钱的资源、时机大环境等。
一个项目要取得成功,除了要有可能实现的规划,还需要有充足的人力准备、事情分解分层、方法论支持、流程制度激励支持、 稳定明确的责权分解说明,还要有应急方案与思路。这样做起事来,才可行云流水,事半功倍。
完型融合思维模型可以应用在,事情的执行、思考事物产生原因、预测人的判断等。只有考虑足够多的因素,以及整体需要的相互支持,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才能更准确地判断与分析。
这段疫情是我职业生涯的空窗期,通过广泛的阅读,广交社群,充分了解自己手上人、货、场、能四方面,进而整合成自有品牌。
(4)反脆弱思维模型
通过以上的完全融合思维模型,我看到机会,并且不要被压力打垮,它是你进化最好的能量。外界的环境变化会筛选出真正的反脆弱者。利用不对称性,小投入,高产出;成为多元化,让自己不只一种技能或身份。
我:企业销售培训,未来作家!
(5)10+10+10旁观思维模型
面对一个决策或选择,当你犹豫不决时,可以想一下:
10分钟后,自己是怎么看待自己现在的决策,依然保持一致亦或会后悔;
10个月后,你又会如何思考自己10个月以前的这个决策;
10年后,自己如何看待自己这个10年前的判断与决策。
这个思维模型,可以应用在临时的判断,大的决策,预测自己的未来等。我们有时会自嗨,看不到目前的决定和状态。以旁观者的身份看待我现在日更写作这件事,在长远来说是百利无一害的。
(6)获得性偏差思维模型
人们对一个事物判断失误,往往不是因为他什么都不知道;而是因为把注意力太多都放在了已知部分。
从一个大的完型角度,你了解的信息,可能不足5%,所以自己已经获得信息也许不仅不重要,很有可能还是局限的,有偏见的。获得性偏差会出现在哪些生活中的场景呢?
比如人们在找新工作时,对自己曾经做过的部分,往往难以放下。对固有观念的坚持,甚至是固执,对没用旧物的留恋。
我要随时警惕自己:不要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这里也可以采用多元思维,客观看待事情。不要太靠直觉!
(7)奥卡姆剃刀定律
“奥卡姆剃刀定律”,又称“简约法则”。这个原理最早至少能追溯到亚里士多德的“自然界选择最短的道路”。核心内容为 “如无必要,勿增实体”,即简单有效原理。
依据最小能量原则,我们的生活应更尽可能简单,而简单的有效途径就是养成好的习惯。
自动挡汽车在逐步替代手动挡汽车,也是因为自动挡对大多数用户来说满足“简单有效原理”。
正如弗里德里克·迈特兰德经典名言所说,“简单是长期努力工作的结果,而不是起点。”
坚持每天50字日更的启动动作,用低门槛、易于开始的动作,支持我继续日更写作、出书。
(8)心流模型
“心流”是指我们在做某些事情时,那种全神贯注、投入忘我的状态。这种状态下,你甚至感觉不到时间的存在。在事情完成后,我们会有一种充满能量且非常满足的感受。这是关于人幸福快乐的理论,让人沉浸在心流中的条件需要有明确的目标,合适难度的任务,既不会焦虑,也不会无趣,以及要及时反馈对进步的满足感。
对于我自己,一定要沉浸在心流中,才能坚定地在写作路上走下去。
每个人都有其为之向往、为之奋斗的目标,我有我的写作梦,未来可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