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教育科学学院 17小教文1班 娄益梅
龙应台的《目送》中有这样一句话: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告诉你:不必追。我想,这大概只有为人父母才能深刻体会到吧,这段话让我想起了朱自清《背影》里描述自己父亲背影的画面:“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黑马褂的背影,唉,我不知何时与他想见……”读朱自清老先生的《背影》时,总不禁让人潸然泪下,因为那些朴实又动容的话语以及画面总能让我想到自己的父亲!
凌晨两点半的小城已经没有了白日的嘈杂,耳边充斥着冷风的呼啸,夜晚的街道像一条波平如静的河流,蜿蜒在浓密的树影里,只有那些因风雨沙沙作响的树叶,似在回忆着白天的热闹和繁忙,此时的街道上还有零星的几辆的士车来回穿梭于小城的各个角落,我想,他们也都是在为生活而奔劳,此刻的我和母亲正在送父亲去车站的路上,每到过完春节,父亲便和其他的务工人员一样,为了生活奔赴他乡……父亲背着个装满了衣物的大包,手里提了几桶泡面,昏黄的灯光照在父亲不再挺拔的身躯上,一眼看上去像极了一位孤独的旅客独自游走在冷落的街上,瘦小的身躯一眼看上去让人觉得心疼,我和母亲走在父亲的后面,半梦半醒我看着这一幕时恍然大悟,内心充斥着不可言喻的悲凉,那一刻我想快点长大,想替父亲分担肩上的重担……“你们不用送了,我坐车过去就行了,天凉,赶紧回家去,我到了会给你们通电话的”,父亲说。那一刻我的眼泪已经不受控制,想要上前给父亲一个拥抱,说一句爸爸您辛苦了,可始终还是没有勇气这样做,父亲看着我,那深邃的眼眸里散发着和蔼的光芒,只说了句:“回去好好学习,平时有时间也多辅导一下弟弟妹妹的作业,将来有出息了有就更多的“选择”,不会像我一样只有打工的命。”说完,父亲便坐上了出租车。望着渐行渐远的车,我似乎开始明白了生活……
那天晚上回家到之后,睡意已经全无,家中除了闹钟的滴答声和窗外树枝的摇摆声,周围一片寂静,我躺在床上,思考着父亲说的“选择”,好像明白了什么。
龙应台在《亲爱的安德烈》中有这样一句话:孩子,我要求你读书用功,不是因为我要你跟别人比成绩,而是因为,我希望你将来会拥有选择的权利,选择有意义、有时间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谋生。当你的工作在你心中有意义,你就有成就感。当你的工作给你时间,不剥夺你的生活,你就有尊严。成就感和尊严,给你快乐。我想这大概是天下所有父母都会有的心情吧,我的父母也曾这样对我说过,那时我竟觉得这是啰嗦。后来长大了才发现,父母曾说的那些话语竟是如此的深刻。我们都曾有过一种心理:小时候觉得父母无所不能,那时我们把他们当做心中的英雄;长大后觉得自己的父母唠叨,什么都不懂;当自己经历了生活之后发现父母说的话就像是生活的哲理,自己还只是未经世事的“小妖”。我们总是这样,只有经历了一段故事后才会看清生活的样貌,它所带给我们的创伤也许并不美好,但却让我们在这个过程里懂得了成长,学会了坚强。
我想,昏黄灯影下的那个背影是我的终生难忘,他记录了我的成长,在我的脑海中留下来了一位伟大的父亲为家庭付出的高大形象,这背影并不健壮,还带有一丝悲凉,但在我这里,就像是我人生中的最生动难忘的一堂课,带给我思考。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我想这大概便是人最悲哀的事了吧,人的一生短暂,我们应该懂得感恩,懂得珍惜,父母也许没有把世界上最好的东西给我们,但他们却把自己认为最好的东西给了我们,也许他们的文化程度并不高,但他们用生活告诉我们的经验也许更有用。生活需要一颗感恩的心来创造,一颗感恩的心需要生活来滋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