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年都会制定读书计划,但每一年完成得都不是很好。
但今日你,皆为昨日果。
我始终都未能成为理想的自己,肯定是源于我未曾兢兢业业地完成自己制定的很多计划和目标。
2018年的读书计划有一个很好的开端,月中就完成了一本杂文的阅读。
蔡澜。这号人物,我隐约地听过他的名号,但是从未阅读过他的作品、或者看过他监制的电影(也许有,但我不知道)。
知道这本书还是在余点的公总号上推荐的,其实是这名字吸引了我。都说好看的皮囊多,有趣的灵魂少。皮囊可以作弊,化妆或者整容,但灵魂无所遁形,只需说一句话就可以看出来。
所以,还是多读书吧。
既然要谈一谈活得有趣这个话题,那未免就是要谈论作者本身,童年的难忘趣事、事业的摸爬滚打、吃喝玩乐的快意、知己好友的情谊。
我想从对如何活得有趣做一些总结来谈谈这本书,当然全是书里所谈的,给我的一些可行性参考的启发。
如何活得有趣,你要有自己的一技之长,赚得足够多的金钱,这样活得有趣的可选范围才足够大。
蔡澜的身份多得一行写不完,制片人、导演、监制、作家、书法家、美食家、旅行家,这每一个身份背后,都是一个有趣的开端,也是巨大经济的来源。
他拍电影赚钱、他搞美食旅行团赚钱、他写作赚钱,这些都是一些有趣又能赚钱的事情,转到的钱又促使他可以去做其他更有趣的事情。
而我们大多数人的现状呢,除了朝九晚五的工作和下班后的柴米油盐,经济来源结构不够丰富,而这些花费我们一天中最多时间的事情并不有趣。
所以呢,我觉得活得有趣,首先要让赚钱的方式丰富起来,如果这些赚钱的方式都有趣起来,那你一天的大部分时间都在做有趣的事情,人生也就随之有趣起来。
可我们不是每个人都是蔡澜,想学琴棋书画就可以拜名师,想谈恋爱就随时有美人在等候,想把酒言欢,古龙、倪匡、三毛等作陪。
但其实我们所进行的方式是一样的,要学写字,同样要从第一字练起;要恋爱,同样要找到那个坐下来可以很舒服地聊天的人;要结交挚友,同样要以心交心。
得到的感受也是一样的,要不然哪里来的感同身受和共鸣呢。
如何活得有趣,你要时刻怀有着对世界的好奇心,多看、多问、多去经历。
蔡澜这一生无非就是在看(看电影、看书、看美人)、在问(问天、问地、问友)、在经历(去旅行、去交友、去学新的东西)
在看。他从小就喜欢看书,阅读了大量的书籍,现在变成他写给别人看;他也爱看电影,做的是电影制作的行当,观影无数方可掌握电影界的门道;他爱旅行,组织了中国第一个以美食为主题的旅行团,他看吃的多,吃的当然也多。
他大量的输出都源于他曾经大量的输入,如果我们感到灵魂的贫瘠,那就是我们输入的不够多。看了几本书?观过几场影?见过什么景?如果数量不够、质量不高,那么从现在开始就可以从看一本书开始,比如我介绍的这一本。
在问。蔡澜他是谦虚的,每一次接触新的事物,必然会把自己当做一个小学生来,问很多好奇的问题。其实通过问,不仅是一个提问的过程,其实也是一个论证的过程,思想只有碰撞才会出现徇烂的火花。
在工作中,我发现那些难以沟通的人,其实就是缺乏一种这样的心态。认为自己什么都懂,自认而然沟通的时候就听不见别人的意见,自我地一意孤行,得到的全然还是那些老式的旧经验,不会出错但一点也不有趣。
在经历。其实人生就是一个经历的过程,去旅行、去交新的朋友、去尝试新的美食、去学习新的技能,每一种经历都为蔡澜的有趣人生增加了谈资。
我们也需要学会去经历,不要怕犯错,没有犯错的人生一点也不有趣。因为对的都雷同,错的千差万别。
如何活得有趣,你得交几个有趣的朋友。
蔡澜的朋友很多,倪匡、古龙、陈宝珠等都是他的好朋友,而且没人一个人说过他的坏话。
听说一个人在大学毕业后,朋友圈基本上就定型了,因为工作后基本交不到新的朋友。这一种说法是在不那么有趣的情况的,如果我们变得有趣起来,有那么多事情要做,还怕碰不到新的志趣相投的朋友吗?
当然不是说朋友要多,蔡澜的几个朋友也都是几十年的,说明也是很久之前就认识的,总之,一切就是随缘了。
活得有趣,从今天开始多看、多问、多经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