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朋友的安全感是什么?
1、我曾经看过一个视频,一个3个月大的宝宝(吃饱的状态)哭闹不止,奶奶抱起来10多分钟的安抚,爸爸接过孩子,来回踱步跟孩子说话孩子照哭依旧,后来妈妈抱起孩子来回走了不到6步,孩子立马停止了哭闹!
这也就解释了很多孩子总是屁颠屁颠的追着黏着妈妈跑,他们怕极了再也见不到妈妈,他们怕极了被妈妈抛弃!
这就是小孩子最初的安全感,我们无可逃避也无可否认,那就是妈妈!这就解释了有奶爸带娃,穿上妈妈的衣服后哄孩子,孩子还真的会安静下来!
因而,对于小孩子而言, 妈妈在身边就是安全感;孩子能每天看到妈妈就是安全感!妈妈作为安全感的根据地,就是孩子精神生命中所必须的精神乳汁!
很多家庭总觉得孩子只要爸爸和奶奶就行,妈妈只管生了孩子谁都能养大!却不知有句古话是千真万确的:“有妈的孩子像个宝,没妈的孩子像个草”!所以,善待孩子,请先善待妈妈!
2、我曾经看到有一个来访,孩子5岁不去幼儿园了,因为一直照料孩子的姥姥突然回老家了,但是父母并不认为这是重要原因,因为平时自己其实是和姥姥一起带孩子的,直到妈妈让姥姥先回来回归到原来的秩序,再和孩子解释,孩子正常回归了幼儿园啦!
这就是小孩子的安全感:秩序!
因而,对于小孩子而言,
掌握秩序就能让自己感觉安全;自己大脑中所设定的秩序感遭到破坏就很容易哭闹、崩溃!让孩子的大脑掌握更多的规律和秩序,就有助于构建起孩子稳定的、牢靠的精神世界!
如果一些家庭,总是有意无意的破坏着孩子好不容易积累起的安全感,孩子就会经历特别多的混乱而无所适从!比如:频繁的给孩子换照顾的阿姨、换居住的房子、孩子并不清楚什么时候可以见到妈妈、对孩子撒谎说到做不到等,都不利于孩子内在世界的稳定!记住:凡是让孩子感觉不可控的事情,都会让孩子感觉到不安全!
3、 最后, 小孩子的安全感是什么呢?
爸爸妈妈相亲相爱 !钱钟书和杨绛的女儿钱瑗,曾深情地对杨绛说过这样一番话:
“我一直觉得父母恩爱的小孩很幸运,所以我特别感激爸爸妈妈,因为你们相亲相爱、琴瑟和鸣,我觉得自己是个特别幸运的孩子。”
以上这3点,我认为是孩子长大成人、心智成熟过程中都极为重要的!从婴儿期、幼儿期、童年期、青少年期乃至成年期,骨子里都深度渴求并不断追求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