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安意如:铭心刻骨,与人无尤。

安意如:铭心刻骨,与人无尤。

作者: 你要看看太阳 | 来源:发表于2017-04-14 22:41 被阅读0次

2010-10-28

作者/安意如

董鄂妃去了。承乾宫成为他心中禁地,无人可以擅自踏足。

夕阳惨淡地照在宫墙上。披散明光,将福临的影子拖得极长。摈弃了随从,他独自走到这地方。若不是身上穿着黄袍,身为帝王的威严还支撑着他,此刻他看去跟任何潦倒街头,失魂落魄的人无甚区别。

跨过那道宫门,抬头看到院内盛开的梨花。一阵风过,似雪非雪,纷扬落下。

又看到她,心知不是幻觉。她曾在这世上伴他四年。相濡以沫,深爱一场,怎是幻觉?可又怎么不是幻觉?她人已不在了,他无法逃避的悲哀事实,却又觉得无时无刻无处不能看见她。亡故,使她彻底占据的了他世界。

屋子里幽凉深静。待在里面觉得一切宛如昨天,厮守的日子很长很长……

微风掠过,雕花床上,锦帐隐隐起伏似水波摇撼。快乐的,悲哀的事,重重叠叠,潋滟不绝。一桩桩,一件件都明晰起来。

开门见到外面阳光盛烈,凡有感情的,哀乐事,都在这阳光下蒸散了——像不知一生已过几度秋凉。承乾宫梨花飘零如雪,似这一世竭尽心力护持,犹不得长续片刻的情份。聚散别离,都有钟数。任他身为天下主,亦无力改变,及挽回。

这旷阔的深宫,他生活了十几年的地方,而今,无处不布满了她的影子,气息,尤其是这承乾宫。在她之前,是谁住过这里,在她之后,还有谁能住进这里,这些已不为福临所想,终顺治一朝,此处不得再有第二人进驻。

承乾宫,取其体承上意的意思,意谓做妃子的不可违逆皇上。后世入住于此的宫妃也会怀想吧,这里曾住过一位董鄂妃,无论身前死后,顺治对她的荣宠都到了本朝无可匹及的地步。

董鄂氏十八岁入宫,依例已过了参选秀女的年纪,可福临不管不顾,执意召她入宫。顺治十三年八月,董鄂氏入宫即旋即立为贤妃。仅仅过了四个月,十二月,再进她为皇贵妃,名位仅在皇后之下,行册立礼,颁赦。且不论董鄂氏晋封速度之快令人膛目结舌,单是为册立皇贵妃颁诏大赦天下,已是明显与礼制不合的事情。福临却顾不了许多,虽然在孝庄太后的竭力反对下,他不能如愿立董鄂氏为皇后,但这阻挠,丝毫改变不了情深忘我的皇帝要向至爱的女人表露心意的意愿——给她皇后礼遇。

他天真以为,全心全意的爱宠能护心上人周全。送她到万人瞩目的高度。却是迫她孤寒。三四千字的《孝献皇后行状》,巨细无靡,情思绵绵。记忆犹新的是,她一再追问他:“一口气不来,往何处安身立命?”心下恻然,百年之后,我这个旁观者从中读懂她的无奈,不安。而福临,彼时的他 ,他懂吗?

紫禁城,从不是适宜爱情生长的地方。因它注定要被左右,无法纯粹。无论哪一座宫苑,住过怎样绝代风华的女子。无论怎样华美惊心的过程,故事的结局总逃不过离散。她是在问他呀,若有一日死亡逼近,你我离散之后,将身归何地,情归何处?

“一口气不来,往何处安身立命?”这是一个看似幸福的女人,对幸福,对结局最大的忧惧。天长地久的诺言,是会随死亡消逝,还是会因死亡而历久弥新呢?不到最后一刻,谁知道?可是,真到了最后的一刻,有谁知道,有什么紧要?

中国的言语之中,有许多伤人甚深的字句,董鄂妃令我想到的是“情深不寿,慧极必伤。” 迥异于许多沦落后宫的女子,董鄂妃内心清淡,不是利欲熏心的女人,没有野心。她在皇宫里尽的是为妻的本分。兢兢业业做好每一件事,处理好每一件事,把握好每一丝分寸,照顾好每一个人。

当福临执意要立他为后时,这聪明的女子固辞不就。反问他:“陛下是把臣妾置于火炉上炙烤吗?”

爱情本身是没分对错的,无奈她的爱人是皇帝,就不得不引人注目,告别平凡。他要她成为天下女主,她纵然不愿沾染虚名,势在必行的情况下,却不得不以实际行动告诉天下人,她足堪大任,无愧他的深恩。

深宫禁苑。对于董鄂妃来说。不是不知终身何在的凄惶,她可以清晰的知道,她的归宿是他的怀抱。可她别有一种凄凉意,一入深宫,她就必然要担当与他相爱的压力。三千宠爱在一身,这条路,这种压力不是普通女子可以承担。

她的蕙质兰心,素来为他所钟爱,她亦需用蕙质兰心回报他的钟爱,担当起管理后宫的重责,承担起天下人对她的误解和质疑。

相较红颜冷落的女子,董鄂妃的独宠一身诚然令人艳羡。上天待她宽厚,她亦是知足。所求的,只是跟所爱的人厮守。我深信,对她而言,相守于庙堂,相携于江湖,无甚差别——心之所安,即是归处。恐怕,携手江湖,并肩于陌上红尘,才是她心之所愿。

只是悲哀,她的爱人是君王。于是皎静如梨花的女子,要踏足这是非之地,如履薄冰。

故宫里,宫墙夹道,常有风过。呜呜作响的风声,仿佛悲鸣。风的悲鸣?还是人心的悲鸣?我不得而知,是以常存有恐惧。

董鄂氏的到来,让宫中其他的女子如临大敌,形容冷淡,黯然失色。纵然董鄂妃做得再周全,她再大度,福临的全副身心在只她身上,是有目共睹的事实。

真爱是具有排他性的。福临在为董鄂氏所写的祭文之中,不单诉说了董鄂妃的诸般好处,还历数了前废后——蒙古科尔沁卓礼克图亲王吴克善之女博尔济吉特氏——娜木钟的诸多劣迹,譬如,骄纵,善妒,性喜奢靡。而继任的皇后小博尔济吉特氏亦不被福临所喜。福临嫌弃她愚钝,木讷。不是讨他欢喜的那种灵巧女子。若不是孝庄太后的压力,董鄂妃以死相谏,福临亦准备废掉这个无甚过错的皇后。

若说,福临与娜木钟之间尚且有性格不合相处不来的矛盾,继任的孝惠章皇后实在无辜。她本身无过错可言,刻薄一点说,福临对她冷淡如路人,连相处犯错的机会都不屑给她。他举世瞩目,舍生忘死的爱情里,从来就没有她的戏份,她却顶着空虚的一个名分,为他尴尬的奉献出一生——见证他和她旷世不渝的爱情。这是她的悲哀,亦是六百年来,身在宫中的女子共同的悲哀。

我是能够理解的,少年天子的悲哀。太多事备受掣肘,不容做主。左边是孝庄太后,右边是摄政王多尔衮。身前是大清草创,基业未稳,御座下,满清贵胄虎视眈眈,身后烽烟四起,明朝旧属尚在江湖为祸。

在福临看来,自己不过是一个顶着皇冠的傀儡,身不由己,心力交瘁。遇见董鄂氏之前,他连自己的感情也任人左右,难以自主。所以在遇见董鄂氏之后,他有焕然重生的感觉。是她的到来,令他感觉到除了帝王权位之外,人生还有可以追寻的事。她是他的理想,他灵魂的皈依。

如知己一般的爱人,令他感受到生命的静洁无暇。又仿佛为了她,他可以重振。爱,让他有了与外界对抗的力量。那野史传说董鄂氏是襄昭亲王博穆博果尔福晋,因入宫觐见邂逅福临的说法不见于正史,不足以全然采信。可以确信无误的是,董鄂氏身为八旗名门闺秀,偶然的机会与福临相见。相见之后,正如那词人所云:“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她站在那里,一双清净的眼眸,像隔着迢迢的山水说,原来你也在这里啊!一定会有这样的人。这样的爱。你看到她时,就觉得世界都亮了,温柔而虔诚的心,只想着靠近她,只要靠近她,万事都完满了,美好了。那世间的烦嚣,尘埃,都烟尘散尽,一点也入不到心里来。

与她相识,勾起他灵魂的波荡。不能想起她来,一想起她来,整个人就像荷叶蓄满了雨露,摇摇荡荡,要泼出来,泼到这天涯海角,海角天涯。天之外。

一点相思几时绝,凭阑袖拂杨花雪。隔着深远的红墙,延续着思念。他们的恋爱过程,一定有所阻挠。后来,历经波折终如愿。生活在一起。他教她参禅学佛。她于是有了疑问:“一口气不来,往何处安身立命?”

她的眼睛像是极遥远天际的明亮星辰,欲坠未坠。她微薄的笑意,又像是星的微光从他眼前滑过。

当时的他,亦只是笑笑,打打机锋。却不料,这是她参禅礼佛所悟心结所在。纵然她拥有他全部的宠爱,身在这紫禁城中,鲜花着锦的生活,她亦是不安的,暗藏心事,这不安来自于对将来的困惑,这心事正源于眼前浓稠恩爱,对人生最终结局的困惑。那时可会是孑然一身的孤凉?

想来,在那样两相温存,花月相谐的时刻,她已然比他更敏感地觉察到好物难坚,情深不寿的道理。只是,她不忍道破,拂了他的兴。

四年的宫闱生活,董鄂妃操持宫事,规行矩步,事事周全,不肯叫人说了一句不好去,耗尽了心力,终于承受不住丧子之痛香消玉殒。轰烈的爱,终抵不过无常索命的严逼。我心再留恋你啊,还是要先行一步,舍你而去。

闲梦已远,岁月悠长。还来不及叮咛。来不及手势,眼神。什么都来不及了。生死离别迫在眉睫。

她先他而去了。而今孤身在世,他比她更茫然,惶惑,无措。如同身处天地之始,洪荒之荒。世界崩殂。新的秩序还未建立起来,亦无从思想起,建立起……一切都癫乱了。万物寂灭。唯一还能感受到的,是存于这寂灭的空中,兀自翻涌不息的痛……剧烈如火,焚心蚀骨的哀痛。家国天下,都舍下罢!不恋生了,追随她去,可以吗?

衮衮黄袍,遮掩不住他日渐瑟缩的精魂。御座威严,难承他心散神摇的哀痛。皇朝天下,又哪里再寻一个心神相契的她?

这一世悲辛交集。白首偕老,只是幻梦一场吗?

生死别离之后,他想起她的种种,那已经变成了一个湮开的,无所不在的感觉。她这个人,是他生之精魂, 是他二十余年帝王生涯,最波澜壮阔的牵挂。淹覆在浩瀚人海中,无人可代的痛。

眼望着众生芸芸,他和她,原来还是芸芸众生。

喜,怒,哀,乐生,老,病,死——虽则君临天下,又何尝有一时一刻,与这尘寰有一线之隔?

真正的空,是一种什么样的感受?如今,谁来告诉他,“一口气不来,向何处安身立命?”谁来告诉他,没有了她,他又将往何处安身立命?

人世茫茫,生如寄旅。何处方是彼岸?三生石畔,奈何桥边,先饮孟婆汤,跨过桥的人会不会已忘却了前生的恩爱。

繁华过处,似水无痕,再浓重的悲哀,再深长的故事,亦仿佛可以吹散在天地之间,不会留下痕迹。

从来。铭心刻骨的爱痛,与人无尤,只和自身相关。

相关文章

  • 安意如:铭心刻骨,与人无尤。

    2010-10-28 作者/安意如 董鄂妃去了。承乾宫成为他心中禁地,无人可以擅自踏足。 夕阳惨淡地照在宫墙上。披...

  • 安意如

    如果她所说:凡心所向,皆是虚妄。怎样理解?年轻的时候,我向往富贵,向往高尚,向往幸福,向往繁荣昌盛,向往和平,年纪...

  • 安意如

    1.一个人在感情对待应该自持自重,不应该过度纠缠。懂得放生,是对自己的尊重。一个人的磊落只和心性相关,和地位,权势...

  • 安意如摘抄

    阳春三月,风和日暖;信步城外,看阡陌之上杨柳依依,野花绚烂,身心不由得轻爽而浪漫。“三月风情陌上花”,古远的诗句似...

  • 日月为明

    安意如《日月》

  • 我们的选择与人无尤

    Hi你好,这里是随笔语录,我是陈帽子、一顶帽子的帽子,今天你过得好吗? 今天我们分享的是一个关于选择的故事。 以前...

  • 我命在己,与人无尤

    不信命,出生清贫,几世生活在金字塔底层,存在的环境不及他人,选择权却掌握在我们手中,划定未来的行进方向,无论走多远...

  • 读书笔记|重拾你的遗失

    第一次接触安意如,怀着一种本性的安静。 《美人何处》,是我第一次接触安意如,之前对她没有任何了解,但是“安意如”三...

  • 安意如“美人何处”

    “美人何处 如花的韶华” 安意如的文字 总是那么的动人心弦 她用优雅的文字倾诉 女人的一生 或知足,或快乐,或悲哀...

  • 《美人何处》——安意如

    红颜弹指老,天下若微尘。【跋】清静、空寂、愉悦、自知。【卷一 昔日欢】《拱手江山讨你欢》历史留给女人的空间总是局促...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安意如:铭心刻骨,与人无尤。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bvga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