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投资中害人不浅的盲目自信

投资中害人不浅的盲目自信

作者: 曾行 | 来源:发表于2019-07-14 20:16 被阅读0次

    万维钢老师的精英日课经常有一些发人深醒的内容,前几天学了《越不懂,越自信》一课,受益良多。课程里提到一个重要的心理学效应,叫“邓宁-克鲁格效应(Dunning–Kruger effect)”。

    起因是1995年美国有个叫麦克阿瑟·惠勒的男子抢了两家银行。惠勒没有采取任何伪装措施,抢完银行就回家了。警察就抓住他后,出示了监控录像带的证据。惠勒感到很震惊,他说,不对啊,我已经在脸上抹了柠檬汁啊!也许他听人说过柠檬汁可以隐形这个知识,就是用柠檬汁写在白纸上的字,干了以后就看不见了。但他显然误解了“隐形”的意思,所以闹出这么个笑话。

    惠勒的愚蠢惊动了康奈尔大学一位叫戴维·邓宁的心理学家,他就跟研究生贾斯汀·克鲁格搞了一项研究,想看看为什么这种一知半解的人能有这么大的自信心。他们的发现是,越是一知半解的人,越自信。邓宁和克鲁格研究了人的两个能力之间的关系:一个是你在某个领域的技能水平,一个是你对这个技能的自我评估的能力。那些第一种能力差的人,第二种能力也差,这就是“邓宁-克鲁格效应”。

    盲目自信的人“不知道自己不知道”,那是一个多么可怕的状态,在日常工作、生活中害人不浅,在投资领域更是容易造成亏损。

    投资市场的复杂程度往往远超过我们的想象,里面绝大部分的东西我们都很难在短期内摸清看懂,但人们往往过高估计自己已知的东西,同时低估了自己不知道的东西,而最容易出事往往是不知道的东西。

    2007年我刚入股市时,大盘只是3000点左右,半年后翻倍到了6124点。随着大盘一暴涨,买入的股票一路上涨,其中有一个股票还连续5个涨停,心里的感觉就是小白都有过的:股市赚钱多么容易的事。随后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一年后上证指数腰斩再腰斩,跌到1664点。

    在形势好的时候,每个人都认为自己是股神,自信心暴棚,但最终导致亏损的就是这种把运气当作能力、自以为是的盲目自信。

    经常有人说,对自己的交易能力一定要自信,这是成功者共同的特征。但实际上连交易能力超强的股神巴菲特都有过不少失败的投资,我们也从来没有听说过巴菲特把自信作为自己的优势。

    有一位高校金融教师,业余时间喜欢炒炒股票。一次教学备课,了解到最新的P2P,观望了一阵之后开始操作,但自己投资的几个平台居然全雷了。老司机也会踩雷,原因是盲目自信:对自己赚钱能力的高估。这类投资人往往在过去有着较为丰富的经验,自以为能够把握社会的规则。

    还有一种盲目自信叫宏观迷信,也容易让人陷入亏损。你可能经常会在身边的投资者里看到这么一类人:他们热衷于关注宏观经济,每天花很多精力看新闻、读媒体、研究国家政策、解读世界局势,然后他们会根据这些宏观信息,作出各种各样的投资决策。

    这种策略行不行呢,我们先看一个故事:20世纪20年代,著名的经济学家凯恩斯的宏观经济学理论已相对成熟了,他决定在实战中依靠自己的理论进行投资操作。当时凯恩斯最喜欢的投资品类是外汇和期货,因为这两种资产和宏观经济的挂钩最为紧密。他觉得,只要能研究懂宏观数据,把握好经济周期,赚钱简直是必然的。但结果亏钱的时候要比赚钱多得多。比如在1920年,凯恩斯押注英镑升值,做空法郎、德国马克和意大利里拉。结果市场走势和他预测的正好相反,几种货币全部对英镑升值,他直接被平仓出局,大亏一笔。

    期货市场也是高风险的,坚定的多头或空头思想也会让你亏损。因为市场的变化总是出乎我们的意料之外,我们的交易思路或方向必须随着市场的变化而变化。坚定的信心在别的方面对成功具有重要意义,但在交易方向上则只会有害无益。对市场一定要自信,而对交易方向不能盲目自信。

    投资中要做到拒绝盲目自信,那么我们选择专业人士来操作行不行呢?事实上他们大多数人也跑不赢大盘,而且也很难找到优秀的基金经理,与其相信自己是伯乐,不如在熊市时定投,或者投资指数型基金,这样会更明智。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投资中害人不浅的盲目自信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bvik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