灸法的补泻最核心要领是调息即呼吸,通过灸火的介质的刺激来配合我们人体本有的呼吸,透过灸火配合呼吸的一种关系来平衡我们人体的寒热状态来达到补泻的目的。1、灸位2、灸量3、灸感4、灸效,先定位,灸量决定灸感,灸感决定灸效。当我们调理一个病与配穴有关,对于穴位的配比是另外一门学问,对于配穴之后就是灸量,灸量就是灸的两个状态,也就是说量,也就是说这个量代表两个状态,一个是时间量,另外一个是刺激量,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只有量变才引起质变,这个质变也就是灸感,如何掌握灸量,如何去在灸量的掌握中引发灸感的产生,如果我们的灸感没有产生,对于我们调理疾病的效果就不会好,我们治疗疾病或艾灸养生也好,治末病也好,那么灸感的发生,它直接决定着我们灸效的好坏,但是什么是灸感?灸感到底包括了哪些类的反应,在灸感里面还要掌握灸感的一些变化,如果我们对灸感的产生及产生的现象不了解,当我们给别人施灸的时候或者给自己施灸的时候出现哪一种灸感要清楚这是怎么个事情,那么我们的患者或者我们的顾客或者自己也好,灸着灸着就不敢灸了,认为灸坏了,是不是灸坏呢?实际上它不是灸坏了,当然你的灸位,灸量、补泻一定要对,如果不对,也就是说灸反了。那就是灸坏了,什么叫把人灸坏呢?也就是说该补的你给泻了,泻的你给补了,这就是灸坏了,事则其反。
艾灸是非常不可思议的养生和治疗的一种方式,它也绝不是我们简简单单我们现在常规书上讲的知识,它的内涵往往超出了我们书本知识,书本上的知识是有限的或者是你看的书籍是有限的。艾蓬也就是艾草,艾灸中医重要外治手段,灸法在上古的时候不单是治病方式,更重要的是我们古人了解天地规律,和天地能量进行沟通的一种方法,按道家文化来讲艾灸,艾有助于外丹的训练。火,为什么要用火烧呢?它是一种能量,所以灸法,对于学习灸法来讲我们不光学习它外在的运用方式和方法,更重要的是品质,艾灸艾火是一种能力,这种能量是来自于大自然能量,天、地,那么在天地链接产生的一种能量对人体的这样一种影响,比方说端午节这一天,古人就在这一天要与天地沟通的,通过艾草沟通的产生的能量来进行沟通,我们就在这一天中午的时候我们来艾灸跟天地链接,与天地的太阳能量来链接,来得到天地的滋养,来跟天地神明沟通,就是这样一个概念。那么我们随着历史的演化,慢慢灸法对炼丹修行这一脉,就往上走,巫与医慢慢地分开,灸法慢慢地演变成我们一种特殊的技术。灸法在运用中如何产生最好的效果,一个小小的道理后面藏着一个大道理,小艾灸大文化,不要看小小的灸火后面是巨大文化,这个文化涉及生命的真相,涉及到天地运行规律的真相,它绝非我们一般人所说的灸一灸,那灸一灸有没有用呢,当然有用,怎样灸的更好更有效,这里面也有一些方式和方法对效果来讲会增上。
什么是灸感?有一个清晰的定义,如何产生灸感,以及灸感的几种分类,也就是说我灸到什么的现象才有灸效,灸感和灸效是手心手背的道理,如果没有灸感的发生灸效是一定不明显的,只要灸感一发生了那么灸的效果一定会有的,也就是说我们的疗效一定会产生,但是我们大部分人一说到灸感我们往往考虑到常说的酸、麻、胀、痛、冷、热是不是呢,是,但是只是其中的一个层面的灸感,我们从哪几个层面来看?人最基本的东西是什么?物质的存在叫精、气、神,我们首先要透过我们身体最基本物质,我们生命最精微的物质是什么?气和血,血就是液,所以这里面有最重要的方式来看我们的灸感。什么是灸感?灸感定义,感是感觉、感应(被灸者的感觉和感应、同时还有施灸者的感觉、感应)这就不可思议了,我们拿起艾条给自己灸,我们自己有感应,给别人灸,给患者灸,他们会产生灸感,当他们产生灸感的同时如果你的心如果你的灸法你的神能够相应,你也会产生同样的灸感,这是中医不可思议的境界。
我们现在很多人不相信。那么灸感指被灸者他自己的感觉以及感受,感觉我们身体内外刺激以及外在肢体的变化,以及我们体内最重要的东西,液、气、形、觉(意识),灸感就是在被施灸的时候我们患者自身他能够感觉或者医者他能够感觉到气的变化,还有肢体被灸部位这种形,把它叫作形的变化,比方说一个气弱的人,你灸这个穴位你按的时候有什么感觉,像气球吹半气的时候你按有什么感觉,软的,弱的,软软的按下去也不愿意起来的,这是代表了弱、萎、囊的、软的,没有气,但是我们透过不断的经过刺激量的刺激,火的一种能量的补充,气机的调动,气越打越多,你再按的时候有什么感觉啦?就有弹性了。这个观察过吗?你们给别人灸的时候注意过这个吗?那你怎样让你的顾客、患者信服你呢?当你给他取穴的时候,你告诉他你看你这个穴位,让她自己感觉感觉,穴位的周边周边的肌肉组织你按一按,没有气的人都是软软的,肌肉是松弛的,没有弹性的,但是呢,随着我们灸着灸着你再按的时候,你就会发现穴位这个地方会有气鼓起来,再按下去不会那么按下去不起来没有弹性了,这叫什么呢?这叫形。那么相反的呢,这个人的气机很拥滞、很拥满,很僵硬,板硬,那经过你给他灸的时候温温的补一补或重点的泻一泻,这个板硬的地方这个形体变得柔软有弹性,关节通过灸关节变得灵动,活动灵活,这都叫灸感,从形上讲也就是说要把这个形,软的没有气的鼓起来,把硬的按不下去的按下去,不管灸哪个地方都要体验这个问题,用手用心去触摸它,去感应它。当你把感应的情况心里有数了,还要跟他讲你看现在什么感觉按按软软的,灸完后这地方就会有弹性,这代表什么呢,气机重组了,达到补的效果,你看这地方硬得跟铁棒一样的,那我给你灸完后你再按一下松软了,你活动的时候动作很僵,那灸完后动作很灵活,那就是灸通了,灵动了,这就是形,所以形体的这种僵、硬、板,要拿手能感应得到灸完以后有个对比,同样这种软、萎、无力、松弛,灸完以后它就恢复了,这两点就是我们灸感从形层面的一种观察,也是一种灸感。
从我们体征上看,我们现在说的最多就是气,客人他能够察觉到体内感觉的变化,什么感觉的变化呢,当我们在艾灸的过程中身体会发生温热性的感觉局部的,或者缘沿着经络的,或者是整个身体内外的产生这个温热性的变化,那么这种变化温热的这种暖的变化,这种暖的流动性像流水一丝一丝的或一条线一条线的、成片成片的、有的缓慢的,有的爆发的,有的像射箭的,这种温热的感觉变化,这种也叫灸感。内在气机灸感根据身体内在气的两个不同状态,热的人灸完后产生凉的感觉,冷的人灸完后产生热的反应,这种凉和热都是根据体内内在的气机状况而产生的,凡是虚的人灸起来温的就对了,热的人灸完产生清凉的感觉,这种气叫气感也叫灸感。当产生热和凉同时这种凉和热它还会在游动。
为什么说中医神奇,现在也解决不了这到底是什么东西?那么这种温热的这种清凉性,它会动的,我们常说的点、面、线,气机的运行变化从点到面,从点到线,从上到下,从下到上,从前到后,从后到前,这都是气机被调动被调和所产生的现象叫灸感,这是气,气主要是热性的感觉和凉性的感觉,在这种热性的感觉和凉性的感觉中加麻、酸、帐、沉、重、满、粗、是真的粗了吗?是里面的气满了,麻、酸、帐、沉、重、满实际上这都是体内气机在寒热交变过程中产生气机的一种波动。在流动中产生的波动,像在开自来水管的时候,有感觉到自来水管会跳,当水流产生有刺激的时候水流会振动水管,也就是当我们的气被火调动的时候,气在体内流动的过程中,循经的过程中,它会产生气流的波动,为什么波动?它要通,通过去它会产生振动、颤动,在振动过程中就会引起什么现象呢?热与冷的内在感觉,麻,酸、涨、重、沉、满、痒,痛。发生这种情况往往我们有的人害怕,这个痛会超过它的本痛,这些情况都是体内气机被激活被推动,气冲病灶的这种状况,由气冲病灶而引起的气机波动而产生的麻,酸、涨、重、沉、满、痒,痛。
我们可以把它归到这个概念中去。所以呢我们将来在给患者朋友在灸的时候要把这些现象要提前跟他进行讲解要告诉他你体质是什么什么事情,在灸的过程中会产生哪一类的是温性的感觉,这温热的感觉会流动,在流动过程中可能会产生麻,酸、涨、重、沉、满、痒,刺痛、阵痛的现象,还会产生的不留自主的跳动,振动,有些局部肌肉跳动、穴位跳动,肢体跳动,严重一点会蹦一下,尤其是他在安静的时候。当我们在用灸的时候产生热性灸感也会引发麻、酸涨、重、沉、满、痒,痛这一类现象,当产生凉性灸感时也会同样引发麻、酸涨、重、沉、满、痒,痛这一类现象。这是正常的气机的交变,在交变过程中气机的运行产生的波动。我们用这样的思维来理解这个灸感,这种灸感非常非常重要,一旦我们不断的施灸,随着灸量的不断增加,我们这些灸感还会不管它是产生它本身也会发生变化,有些是一灸感觉会变重,有时重灸一灸现象会消失了,那么消失之后,实际上我们把灸感分成三时灸感。
灸感的种类:气:能量层面,患者自己感觉的。形:松对应的硬、板、僵,寒凝之症;软松是气虚之症;那么这种满、红、肿、胀、是实热之症;是施灸者能够触及的。形发生变化,效果明显了。液:在我们人体中气与液,气属于能量层面的,液是最精微的物质层面的,所以我们人体的液是非常的重要,是施灸者能够触及的,液是最核心。这些是内和外的形的变化,形发生变化,效果明显了,在形发生变化前,形一定是气和液的变化,甚至液更重要,因为它是物质,。
中国人把生命看成阴和阳,万物是阴阳的合和,一体含有这两个状态,再把它们看成火和水,凡是液体的东西都称为水,我们的眼泪、鼻涕、汗液,血液、痰都归纳为水的状态,在里面谁承载了我们的水火呢,“土”大地有形的承载我们的水火,那么这个液作为我们的灸感非常非常重要,我们现在在艾灸中很少关注到这个问题,我们在给别人灸的过程中不管是虚的或者是实的,我们最重要的观察一个灸感是什么?患者内在的灸感(麻、酸、沉、重、满、痒、痛);“液体反应”是外在灸感,这个非常非常关键,如果我们产生了外在灸感,哪怕内在灸感没有产生,都没有关系,只要外在灸感出现了一定有效果,而且这个效果非常非常好,这实际上也是扶阳灸法中的一个技术,是盖盖,不是熥,熥是另外一个技术,盖盖是一个技术,在灸的过程记住一个核心,(如下图示)
寒:虚寒和热由“火”和“水”呈现出来,热:实。
我们对于一个穴位施灸,透过不断的增加刺激量,时间量最终达到什么样的效果,这你觉得灸得成功了或者这次施灸成功了,。没有标准,是灸到内在灸感得发生吗?这是一个标准,还有一个最重要的标准时什么?是透过液来看,只要你灸出潮、湿、汗水出来,这是非常非常关键的,不管你身体气机的虚寒,实热导致的任何疾病,只要你在穴位的部位上灸出液来这标志着这个穴位病兆灸透了。之前一般书上讲一个穴位灸几壮,现在是艾灸灸多少分钟,15分钟,时间量不是绝对的,如果从站在一个治疗的角度来讲,是通过灸感来取决于时间量,如果没有灸到内在有气的感觉出现了,外在有液的身体形的变化,还要加强灸的时间量和刺激量,一直灸到或内或外的灸感的出现,这才是灸到位,如果一个内没有感觉,外没有变化,这个灸只是说白了烤烤而已,可能会舒服,但是解决不了内在的关系,是水火之间气的关系。
我们要调的就是气,我们在施救中最核心的是能不能灸液,也就是说我们在给患者施灸的时候一定要灸出内在和外在的两种灸感,不管用多长时间,温的刺激量,还是灼的刺激量一定要达到液出或汗出,不管是局部的还是身体整部都应该达到这个效果,关键是告诉大家如何掌握这里面这种液出和这种灸感的意义是什么,或者怎么达到?手法是什么?非常关键。水是物质,物质的变化,水是精微的变化,把它看成汗液。火和水,水是液体,水在什么的状态下属于液态,只有温的时候水是凉性的时候属于液体,如果水热变成气态,如果水变得更寒变成固态,所以我们把水看成三个状态。
水变化的三种状态:气-热极-代表失衡了(过了)。水一液-凉常态。三种状态取决于“火”火的大与小决定状态的变化。(阴)(血)冰-寒极-代表失衡了(过了)太过---火太过了就热-用泻法火的两种状态温---正常火是温(常态)不及---寒-用补法
把水称为阴,阴就是物质,物质的变化,生命最精微水的变化把它看成汗、血、液都行,当我们体内的能量气过剩的时候,告诉大家身体为什么要讲气,气就是这个火,调的是这个火(气),透过火(气)去调整液(水)的状态。所以血热的人气一定燥,血寒的人气一定虚。所以我们只要把内在的气。透过我们艾灸的火对这个火进行调节。当太过的时候(火太多了,把水气化)火—>水—>实/雍,把水气化的水不容易出来,闷在身体中里面的气产生实的、雍的状态,这种应该用“泻”的方法,泻里面的气,以火去灼、痛、损,把它的能量泻下去,大地太阳爆晒的时候大地的水变成了气不断的上升形成了云,遇到冷空气,下雨,泻就相当于在我们的人体中给了个冷空气,我们一泻就把冷空气无形的气变成水,所以身体有热的人一定要灸到身体局部出汗,身体一出汗内热泻了,里面的液气态的东西变成液体,怎么能让热的人出汗呢?内热的人拿火一灼,马上出汗,里面气越多的人汗出的越多,灸感反应越明显,凉的感觉越热的人一泻凉的感觉越明显,这种凉性的游走,通透。越舒服越呈现,关键是怎样将灸感灸出来,如果说拿艾条灸的时候,灸大椎。大椎是阳中之穴,给泻全身之阳,只要把这地方一灼,灼完之后把手一盖盖就不要动了,这个时候你静静的这把火闷在那里盖上盖,那么似理非理把手一搭,一会你就能感应到手底下那个水,液、汗出来了,有多有少,有的是潮、湿,有的就是水,有的完全的水非常多,只要你感觉手下一粘一湿,一潮一汗有液出来,这是预示着什么?这个泻的灸感成功了,然后多灸几次局部出汗,全身出汗把这种实的无形的气变成了液,从我们的肉、皮肤出,所土治水,水的表现从哪里表现出来呢?从肉里产生出来,所以脾主湿,热的人寒的人,冰化水的过程,气化水的过程,都要透过我们的皮肉反应出来,那么肉在里面,皮在外面,皮上有毛,毛上有孔,汗从毛孔中出来,这叫透了。
善治者治皮毛,毛孔液出这个灸感甚至比麻、酸、痛、痒还重要,这是重要灸感叫液。同样当我们身体火不足的时候,水就变成凝(寒凝、雪凝)气就凝在那不动了,身体冷的人出汗吗?太虚两码事,小火慢慢添柴,艾条在局部在穴位不断给火灸着灸着灼一下盖盖闷住,把手往上搭把火气闷住之后才把火液出来,不管是热的寒的一定把火闷住,就像做饭一样盖个盖,这个盖不盖上这个饭不熟。所以牵起盖的时候有水蒸气,我们用手中的火把体肉的火气进行调整,这个盖盖相当于身体的华盖,肺。华盖就是盖,它就是调整五脏六腑的热气,五脏六腑之气上升于华盖,华盖为金,金就是凉热一遇凉变成水,金生水,水到肾,这么个规律。当不及的时候用补法,把寒的冰性的状态经过不断的化化它也变成液。要问被施灸者内在的气的感觉,热不热,凉不凉,以热或凉决定泻或者补的成功,身体皮肤所呈现液这种状态的出现决定你的功夫到不到位。
灸感的定义是被施灸者自己感觉的内在气机运行的变化,凉与热、麻、酸、胀、沉重、满、痒、痛等内在气机的变化以及液的出现的变化这都是灸感。艾灸只是把穴位打开,把能量调出来,该化的化,该泻的泻,盖上盖液才能出来,这个是非常重要的技术。什么是灸量呢?在灸的过程要关注内在气的变化,要经常问客人什么感觉,有没有发凉,有没有发热,这个热是怎么的变化有没有发沉发重,这些东西要经常与客人沟通,沟通的目的是什么?引导客人用心觉察灸感的发生,灸感发生之后才起效果。这是在灸的过程中引导的,不断透过手法触摸他的形体的变化。去探知气机与施灸的时间达到的这种效果,该满起来的要硬;硬的要软;汗液要出,这是灸时感;还有一个灸后感,灸完以后还要问一问身体轻送不轻松,疼痛缓解没缓解,这个是非常关键的,当我们这种内在和外在灸感发生之后它能汇集我们想要的效果,这种效果叫灸后感。那为什么要灸呢?我这里疼痛,经过这样一灸后,你现在感觉怎么样呢?感觉松软了,还有一点疼,缓解很多了,这种是重要效果的体现,我们把它称为灸后感。
灸时感气的变化,形的变化,液的变化,这叫灸时感,灸后感是询问被施灸者的痛症,缓解没缓解,灸完后整个身体的气机通畅了,被调动了,被宣泻了,这叫灸后感。这种灸后感还会持续,下次他来的时候还问他灸完后回去这种轻松的感觉持续了多久啊?他说一直保持,那就是说明我们灸到位了,回去一会就没了说明我们灸的量还是不够,不断通过疗程化施灸。时间量和时间量是相辅相成关系。时间量是这个穴位我大概灸多长时间,刺激量不管是补还是泻,火候的拿捏度,如果没有刺激量与时间量不会产生灸感,扶阳用补法的时候,用泻法的时候,一个穴位用补法的时候用多长时间呢?越灸时间越长越好,不是的,不要认为艾灸热了就是补,艾灸热了不是补,短热有温补的效果,热久了就是散,补虚寒的人要把握好不要过热。
现在的艾条非常的粗,越做越粗,包括现用的灸床,整个人躺上去,这个不是特别好,会把人做虚,虚久了后化火,以温的刺激量,温温的,暖暖的,不是烫烫的,要求我们的火候高度的拿捏,这个的高和底取决于谁呢?又取决于患者自身的感觉,他的感觉就100%正确吗?他不是正确的,他是在变化的,一个太寒的人,他是没有感觉的,他总是说不热啊,越听她越来越底,一盖盖一拿起来一牵盖皮掉了,烤熟了,灸出泡来,把皮给灸烂了都是这种情况,所以凡是这种寒的人,建议大家先把施灸的穴位用手法揉一揉,捏一捏、敲一敲,让这个地方的气血循环起来,气血循环了神明就在了,它的感应力就强了,这时候再灸,冷冷的、冰冰的,硬硬的,拿火烤半天皮都烤掉了它也不会热,这个时候要不断的增加刺激量,但实际上它的皮已经受不了,所以温的刺激量,灼,对于热症用灼的方法,灼是代表用猛火瞬间的刺激,温就是用温热的火长时间的刺激,就是两个刺激量,实际上是不断的刺激,灼对应的是我们人体这种热的状态,透过灼盖盖不断的发汗,透过灼不断的呼吸,透过灼不断的观想体内由热的状态变成凉的状态,以凉而产生的症状慢慢地消失,问题就解决了。
比方说这个气球如果我吹半气拿针扎,气球会缩回去甚至扎不透,软软的囊囊的扎不透的针不管用,反而气满了拿针轻轻一碰瞬间爆炸,当软的时候像打气一下一下的打,慢慢的气满了,所以补需要时间而且是长时间。时间量是透过问题来决定,温的需要长点的时间,化冰,补气要长,刺激的时间要长,到底多长时间没有一个定数时间量,时间量根据灸感而定,根据时间量产出灸感;短的时间量,泻法的时间一般都是短的,因为泻法是猛烈的、爆破的,越是热症的人,反应病症越急的人,反应效果越好,治热症艾灸效果最快,现代人认为热症不能艾灸的,这是大颠倒,热症用艾灸比虚症用艾灸效果来的更快更直接,基本是几分钟解决问题,因为火咬你一口很疼的比扎针还痛,扎针扎下去酸麻胀痛,灸那火几口下去让你浑身剁手,一会发凉,随着呼吸全身发凉,热一下就消了。
灸量的刺激以及时间是产生灸感的条件,反过来灸感就多长时间和刺激量,是透过灸感的需求来决定的是一个活的不是死的,灸量与灸感结合了才有我们的灸效,灸效是什么效果呢?效果不等于结果,效果是个变化,结果是常态是砌底消失了,患者追求的是结果,而我们能给结果吗?结果是患者问几次能好没有把握的,只能说让你一次比一次舒服这个把握可以,灸效和效果是不一样的,在施灸中我们要强调灸效,当灸感产生后自然产生灸效,灸效是灸完后就会有轻松、舒适、病痛的缓解,身心的愉悦,这种感觉是非常的美妙的。这种灸效不断不断的积累,直到他所追求的结果,要不断的产生灸效。核心盖盖产生液出,借用艾灸的火,然后盖盖,火一下去产生变化,热的化液,冷的冰化液,液出来透过我们肉和皮呈现出来,要注意凡症出来,虚的人马上就有弹性,硬的人液出来马上就柔软,冷的马上就暖,热的人马上就凉,从人体物理状态看问是液与形,从气的能量看,里面的那麻、酸、气机的游走等都是灸感,在灸时引导患者到灸感的觉知中去,他的心越静觉知越强,灸感越明显,灸的效果越突出,这就是灸感的意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