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逻辑”一词源于古希腊,原意是:思想,言辞,理性,规律。现代的词语解释则是“思维的规律和规则,是对思维过程的抽象”。
“知识”,是人类对物质世界以及精神世界探索的结果总和,它符合文明的发展方向,但又没有一个明确统一的界定。
把人的大脑想象作一个书架,知识是不断填充进去的书,逻辑则是书的分类编码,它指引你,把书放在大脑的什么位置,才能真正合理地为人实际所用。
人对于概念的认知,是由浅入深的。知识积累就是对同一事物不同概念的积累,达到对一个事物的深刻认知,从而了解其本质概念。只有对概念拥有一个明确的认知,即拥有一个明确的概念,才能做出恰当的判断。所谓恰当的判断就是合乎逻辑的推理与验证。所以知识与逻辑的关系,更像是一个圆圈,人对事物的认知过程是在这个圈里不断螺旋式上升的,并且随着认知的深入而无限接近于圆心。至于为什么是无限接近于圆心,我的观点是谁都无法确定当下对概念的所谓正确认知在以后它是否依旧正确,所以对上面所说的“恰当的判断就是合乎逻辑的推理与验证”,其“恰当”和“合乎逻辑”也是在“当下”的范畴里。圆心是真理,而真理是一个只能不断追求和无限接近的存在。这里的真理不与谬误相对,它是“对事物的正解”的指代。
为什么知识即逻辑?
知识分为已知的和未知的,未知的比已知的多,这是人们靠近圆心的动力。人们如何接近圆心?靠的是越来越多的已知知识积累。但前面说了,知识没有一个明确统一的界定,也就是说,当你新获得一个知识,它是否当下正确,需要推敲。如何推敲?逻辑就是你的工具,因为你要利用你已知的知识对其做出正确判断。比如用三段论去推理一个事物,“汞是极毒的。这条鱼含有汞。所以这条鱼是极毒的。”这一推理明显是错误的。如果你的已知知识里面,没有“汞的毒性是长期积累才显现出来的”和“汞的毒素积累在鱼的体内某个部分而不是整条鱼”这两个认知,当然推理出一个错误的判断。所以,推理的前提是对事物普遍性认知正确,即大小前提认知无误的情况下,才能通过推理得出正确的判断。另外还有一个条件,是认知足够。已知知识是逻辑的基础,当你拥有足够多且正确的已知知识时,你才能周密地去做推理。就像你有足够多的书去填满你的书架,你才能对它们编码归类,它才能称之为书架,否则它也可以是个杂物柜。古时候的人们对自然的认知所拥有的已知知识不足,所以只能用神明故事去解释风雨雷电的现象。发展到现代,人类积累了关于风雨雷电足够多的知识,能够抽取书架上不同类别领域的已知知识建立联系去编织一张逻辑之网,抽出来的书可比古人多得多,足以支撑去有逻辑地解释风雨雷电现象,神明与风雨雷电的故事就被推翻了,尽管它在古代是“当下正确的普遍认知”。所以人类的终极目标,是填满书架。填满书架就意味着抵达真理,即能够运用逻辑去完美解释世间万物。
在当今互联网时代,人类每天所接收的知识信息是数不胜数的,但又是碎片的。要知道,一个人接收的所有信息,构成了其思维方式。碎片化意味着,你不是把整本书放进书架,而是把一张纸放进去,这张纸里的信息可能揉合多个领域,并且不全面,你无法将其归类。更糟糕的情况,它可能只是一个用来刺激你的大脑引起你的注意的信息,毕竟“引起注意”大部分碎片信息产出者的目的,还达不到成为“已知知识”的门槛。成为一个“碎片化信息”的门槛十分低,任何言论都可以,它没有经过逻辑的推理和判断,无需真正的恰当和合乎逻辑。碎片化信息常常是一些事实的集合而非逻辑,没有完整的推演过程,没有人去检验,不够严谨和全面,所以它“快”,但也不靠谱,它降低了人的认知成本。知识由两个部分组成:事实和联系。你必须了解事物间的内在联系,才能点连成线,并且通过内在的逻辑运用已知去推导未知,从而慢慢丰富已知,这本是一个良性循环,从而慢慢靠近人类的终极目标。而碎片化信息,是多数没有联系的事实产出,你不知道如何将其归类,而看似面面俱到又不全面的信息,使其无法在你的已知知识系统里建立联系,导致在面对一个新事物时,你无法在你的知识网络里按类目去查找已知知识去编织一张网,也就是无法运用逻辑去解释新事物。简单的说,碎片化信息根据人的遗忘规律,和其本身的特性,大部分于人无用,无法构成已知知识,更别说用其去构建系统的逻辑推理能力了,因为它根本放不进书架里。逻辑是事物因果规律,这个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而碎片信息常常被人的意志转移。长期只接收碎片信息的结果,就是你的书架空空如也,而耗费的是时间。这也是现代人常常感到焦虑的原因,因为花了时间看了许多“十分钟了解莎士比亚四大悲剧“、“五分钟品三国”,最后心里还是充斥着什么都没有得到的虚无感。而真正拥有书架的人,踏踏实实看书,建立知识体系,已经达到元认知的高度,能多维度去思考问题了。
所以,知识即逻辑。已知知识是逻辑的基础,是赋予架子以书架意义的书。已知知识构成人对事物的客观认知,人的思想、言辞、理性、规律,即逻辑,无不与已知知识相关。也只有运用逻辑这一工具去看世界时,才知道人类与圆心的距离,进而觉知人之渺小,万物之无穷。
Hi,I'm Dilyzer .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