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资本论 -- 商品补充

资本论 -- 商品补充

作者: 飞猪的浪漫 | 来源:发表于2023-12-06 23:52 被阅读0次

每一种商品都具有本质属性和自然属性,这使得商品在许多方面具备有用性。商品的这种有用性使商品具有了使用价值,这种使用价值以商品本身为载体,不能离开商品而抽象存在,因此,如铁、纸、小麦、金刚石等,它们本身就决定了自己的使用价值,这与人们为了获得商品的使用价值而付出的劳动没有关系。考察商品使用价值的前提,是商品具有一定的量。

商品交换的显著特点,就是从商品中剥离了使用价值。在交换关系中只要比例适当,一种使用价值和其他任何一种使用价值就可以完全相等。

劳动的二重性是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商品的二因素是使用价值和价值。无论是商品的使用价值还是价值,都是劳动的产物:具体劳动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创造商品的价值。

由此可见,商品具有价值,是因为商品中凝结着抽象的人类劳动,它的价值量由劳动量来计量。

由此可见,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社会必要劳动量[1],或生产使用价值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因此,含有等量劳动或在相同时间生产出的商品,具有相等的价值量。

上衣的使用价值能够满足人们的某种特殊需要。要生产上衣,就需要进行特定形式的生产劳动。这种以劳动产品的使用价值来表示劳动有用性的劳动,我们称之为有用劳动。

生产商品的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构成了劳动的二重性。具体劳动生产商品的使用价值,抽象劳动生产商品的价值。如图所示,裁缝生产出的上衣,不管是他自己穿还是当成商品出售,都具有使用价值,这是通过具体劳动生产出来的;而只有当上衣被作为商品出售,才具有价值,此时它是价值的实体,是抽象劳动的凝结。

在作为价值的上衣和麻布中,它们的使用价值已被剥离,因而缝和织这两种有用劳动的区别也被撇开。作为使用价值的上衣和麻布,是人类劳动同布或纱的结合,而作为具有价值的上衣和麻布,不过是无差别劳动的凝结。

同样,这些价值所包含的劳动之所以被看作劳动,并不是因为它们同布或纱发生了生产关系,而是因为它们是人类劳动力的耗费。正是由于缝和织是两种不同质的劳动,才形成了上衣和麻布不同的使用价值;而正是因为这两种劳动质的区别被抽去,让它们成为同质的劳动,才形成了上衣和麻布的价值。

就使用价值而言,影响它的只是商品中包含的不同的具体劳动;就价值量而言,影响它的则是商品中包含的抽象劳动的量。

一切劳动,既是人类劳动力在生理上的耗费,也是在特定形式上的耗费。作为抽象劳动,它创造商品的价值;作为具体劳动,它生产商品的使用价值。

相对价值形式和等价价值形式是同一价值表现出的两个相互依赖、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要素,同时又是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的两极,这两种形式总是分配在通过价值表现互相发生关系的不同的商品。同一商品在同一个价值表现中,不能同时具有两种形式,并且,这两种形式还是作为两极互相对立和排斥的。

一种商品是处于相对价值形式还是等价价值形式,由它当时在价值表现中所处的地位决定,也就是取决于它是价值被表现的商品,还是表现价值的商品。

说明只有在不同商品的等价交换中,抽象劳动凝结在商品体内的价值,才能得以具体体现。

一般价值形式是所有商品交换关系的反映。由此可见,在这个世界上,生产商品的一切劳动都具有人类一般劳动的性质,这种性质形成了生产商品劳动的、特殊的、社会的性质。

一般价值形式,顾名思义就是价值的一种形式。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可以是任何商品。随着商品交换的发展,当一种商品被其他一切商品当作等价物排挤出来充当一般等价物,而其他商品都通过这种商品统一地表现价值时,它就成为了货币商品。

从相对价值形式的性质来看,一般的价值形式将商品的价值表现从商品世界中分离出来,表现在同一种商品上,例如麻布,因而使一切商品的价值都能通过麻布表现出来。每个商品的价值由于与麻布等同,现在不仅与它自身的使用价值相区别,而且能够与一切使用价值相区别。因此,只有这种形式才真正使商品作为价值互相发生关系,或者使它们互相表现为交换价值。

与相对价值形式相适应,等价形式的性质也发生了变化。麻布从商品世界中被分离出来,专门充当一切商品等价物的商品,获得了一般等价物的性质,具有相对价值形式,因此能够与其他一切商品直接交换。织,这种生产麻布的私人劳动,也就从一般社会形式,变成了人类劳动的一般表现形式。这样,商品价值中的劳动被物化,是被抽去了具体形式的抽象劳动,把一切具体劳动都转化为人类劳动力的耗费。(zhi可以用麻布来衡量价值,抽象劳动化成人类劳动力的耗费)

相关文章

  •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商品部分(上)

    《资本论》对于资本主义社会的分析,首先从商品开始。我们的介绍,首先也从商品开始。《资本论》全书的概念都是浅显易懂的...

  • 从《资本论》看“E租宝”等互联网金融诈骗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分析货币时曾经指出,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买卖是在下列形式变换中完成的:商品—货币—商品。在商品—...

  • 资本论读书笔记

    资本论 资本的生产过程商品使用价值价值:抽去使用价值,商品本身单纯凝结人类劳动的度量商品的价值量与商品中的劳动量成...

  • 创造财富后面的经济学原理

    资本论在交换中,阐述要想一件商品的交换,必须要所有者对商品的拥有的关系。即商品生产者的意志,这种意志就是对商品的私...

  • 资本论卷一|商品

    1、商品的二因素:使用价值、价值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的社会财富表现为“庞大的商品堆积”,因此,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生产...

  • 政论之语

    1、《资本论》中,马克思曾指出:“商品形式的奥秘不过在于,商品形式在人们面前把人们本身劳动的社会性质反映成劳动产品...

  • 资本论卷一|商品流通

    一、价值尺度 货币商品(在《资本论》一书中通常指金)首先执行的是价值尺度(即计量其它一切商品的价值)的职能。此时,...

  • 交换

    产品交换才成商品,商品交换后才有利润,利润累加后投资才形成资本,这才有了著名的《资本论》,马克思是研究交换的大师。...

  • 价值与货币价格

    根据《资本论》的论述,商品价值是劳动时间决定的。但是商品的价格是由货币单位标准的。从劳动时间到货币单位这个转换是如...

  • 用爱来交换爱

    摘抄来自连岳:产品交换才成商品,商品交换后才有利润,利润累加后投资才形成资本,这才有了著名的《资本论》,马克思是研...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资本论 -- 商品补充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ccsg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