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故事
亲戚家有个孩子叫东东,从小就是个财迷,见钱眼开。其实,东东对钱的这种特殊的感情,与他父母的教育方式有很大关系。
记得东东上幼儿园的时候,妈妈总对他说:“宝贝, 在学校好好听老师的话,如果这个月你在班上得的小红花最多,妈妈就奖励你十块钱。十块钱你知道能买什么吗?可以买二十个棒棒糖,可以买一个你喜欢的玩具水枪, 可以买根...听完妈妈对十块钱用途的解释,东东眉开眼笑,当即一口答应妈妈自己肯定能做到。
结果,东东那个月确实在班上得了最多的小红花,受到了老师的称赞。东东妈他高兴得合不拢嘴,当天回家后就把十块钱给了东东。
后来东东上了小学,爸爸妈妈还是经常采取这种奖励的方式来促进儿子学习,他们感觉效果还挺不错。可是慢慢地,东东的“胃口”变大了,从刚开始的十元钱到三十元,再到后来的五十元,次比次多。
一次, 学校又要发成绩单了。东东一本正经地对妈妈说:“明天我们的考试成绩就下来了,如果我语文和数学都超过95分,您就得给我一百元。 怎么样,少了我可不干!要知道这几个月我很努力的,所以这次奖励也要多点。”
妈妈刚开始有些犹豫,一百元也不是个小数目,她担心儿子拿了这么多钱会乱花。可是转念想,儿子这次若真能考95分以上,自己脸上也有光彩。算了,一百就一百!只要孩子学习成绩能上去,这点钱算什么!
第二天下午,东东拿着试卷兴冲冲地跑回家,大声对妈妈说:“看, 我语文98,数学96!给钱吧!”妈妈也很高兴,马上掏出一张百元大钞递给了儿子。
就这样,在钱的刺激下,东东的学习成绩一直很不错。 可是让东东爸妈唯一担心的是, 东东的存钱罐里已经攒了很多百元钞票。平时没事的时候,他就把这些钱都倒出来数上几遍,而且每数一遍都要从里面抽出几张作为买零食、玩具的费用给花掉。另外,不管爸爸妈妈要求东东做什么事,他都以钱作为条件,并且不断要求“涨”奖金。如果爸爸妈妈不同意,他就产生懈怠的思想,做事被动、消极。
看着儿子对钱如此痴迷,东东的父母不知道该怎么办,他们甚至开始怀疑,之前一直用金钱来奖励孩子的方式是不是错误的。
教子误区一:
有些父母过于看重对孩子的金钱和物质奖励,忽略了精神奖励。 一旦孩子表现不错,父母就用金钱、物质奖励来“犒劳”孩子,错误地认为这样能使孩子更直接地感受到父母之爱,孩子年龄小,用这种奖励方式能让他更好地接受。
教子误区二:
对孩子进行适当的金钱与物质奖励,能够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是许多父母却把握不好这种奖励的导向性,总是单纯地为了奖励而奖励,错误地认为这样做可以更激发孩子的上进心。
教子误区三:
奖励孩子,应针对其年龄特点区别对待。但很多父母在这一点上都犯了错误,比如给尚且缺乏金钱支配力的低龄孩子单一的金钱奖励,给年龄大一些的孩子单一的精神奖励等,错误地认为无论哪种奖励方式,都可以达到教育孩子的目的。
教子误区四:
不能把对孩子的奖励与赠送的礼物区分开。有些父母总是把送孩子的礼物作为物质奖励,这种做法必然使孩子体会不到被亲人关怀的温暖,从而感受不到父母的爱。
不良影响
使孩子缺乏持久的进取动力
精神奖励是一种满足心理需要的奖励,这种奖励方式比起金钱、物质奖励更能让孩子增加自信,并且持久性也更长。但是父母如果忽略了对孩子这方面的教育,就必然会使孩子变得功利化,容易“财迷心窍”。长大后,孩子由于长期缺乏父母在精神上给予的鼓励,导致自身上进心不强,缺乏持久的动力。
使孩子只注重做事带给自己的私利
父母总是用金钱、物质奖励来表扬孩子做事的本身,而忽略了对他做事态度的表扬,这必然会让孩子认为自己努力的唯一结果就是为了奖励。 因此一旦缺乏这种外界的刺激,孩子就丧失了努力进取的劲头。长大后,孩子只注重做事给自己带来的私利,学不会怎样做人。
无法使奖励发挥应有的激励作用
对于年幼的孩子而言,片面的金钱奖励远比不上精神奖励所起的作用大;而对于那些已经能够自由支配金钱的大孩子来说,适当的物质奖励往要比单一的精神奖励好得多。 所以,父母不能根据孩子年前特点来采取不同的奖励方式,必然会使孩子感受不到奖励的作用,从而起不到应有的作用。
解决方案
方案一:不要对孩子应该做的事情给予金钱奖励
像帮助父母做家务、好好学习、帮助他人等,这些事情都是孩子应该做的,同时也是培养孩子劳动能力、学习能力以及道德素养的主要途径,因此就不要用金钱来奖励。否则,孩子会将这些属于自己分内的事情与金钱挂钩。一旦孩子缺乏物质奖励,就再也没有兴趣去做,这样必然对其健康成长非常不利。
方案二:不要将教育孩子的责任都推到金钱上
很多父母本身就是拜金主义者,认为“有钱能使鬼推磨”,教育孩子也一样,只要给他金钱奖励,孩子就有劲头往好的方向发展。殊不知,这种片面依赖金钱奖励来教育孩子的做法,会使孩子的“胃口”越来越大,一旦没了金钱做诱饵,孩子就丧失了进取动力。所以父母应转变教育观念,多看些教子书籍,提高自身的内涵和道德素养,用心去教孩子,这样才能使孩子受益终生。
方案三:应以精神奖励为主,金钱奖励为辅
精神奖励是一种能使孩 子从内心深处感受到喜悦的奖励。经常受到这种奖励的孩子,通常不会产生功利心,并且精神上也容易得到满足,与父母的关系也比较融洽。而金钱奖励,很容易将孩子的目标引导到物质享受上来。所以对孩子以精神奖励为主,金钱奖励为辅,能使其更加努力地取得更好的成绩。不过需要注意的是,精神奖励不能滥用,不能一看到孩 子做得不错就夸奖,这样容易使孩子形成骄傲自满的心理,阻碍其继续努力。父母应选择恰当的时机,在孩子最需要鼓励的时候给予肯定、赞扬,这样会让孩子更加动力十足。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