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重声明:本文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最近小区出事,大家都在议论纷纷,见面就聊,每个人也都有自己的感受,各执一词。
我不喜欢聊八卦,但是仍然有老人会在电梯里提及,我也就附和着简单回应。
平时几乎像陌生人的邻里之间,突然间因为一件事变得熟络,让人挺意外的。
反观自己,自从有了孩子,经常足不出户,每次外出都觉得是个麻烦事,所以尽量不出门。习惯了封闭的空间,就觉得外界的纷扰是可有可无的。
可是,物极必反,太过封闭的人其实是有外界需求的,只是因为不得已的原因,或者在逃避什么而选择了封闭。
我有个表叔,就是一个极度封闭的人,从小就把自己关起来,不与外人接触,除了家人,他几乎没什么朋友。
我很好奇这么一个人,他到底每天是靠什么度日的,妈妈说他爱看书,在家也像个哑巴一样,只与书打交道。这就不奇怪了,原来他有书籍的陪伴,不读书的人是不会理解他的精神世界的。
我很少见到他,但是经常会观察他的家庭。他有一儿一女,爱人是个特别开朗的人,大嗓门,笑声爽朗,和他有明显的反差。可是这么天壤之别的两个人偏偏组成了家庭,本身就充满了故事感,这更让我感到好奇了。
妈妈说他们的婚姻是父母包办的,没有恋爱期,直接就结婚了,就是所谓的婚后恋爱吧。
我在想,两个性格差异这么大的人是怎么相处的呢?爱人开朗的性格会不会受到他的影响,或者互相影响呢?也许吧,同一个屋檐下,肯定有影响。
每当亲戚间办什么大事的时候我才偶尔见到他,他总是不说话,安静地坐到一边,大家似乎也都了解他,所以都当他是透明人。
而她爱人的声音早就传遍四方,爽朗的笑声也弥漫开来。他经常是透明的,所以爱人似乎成为了他的代表,因为爱人更引人注意,看到他的爱人,大家才会想到他。
我观察到他的孩子,虽然孩子不像他那么封闭,但是应该受他影响更大。女儿有一部分妈妈的性格,可儿子像极了他。
可是两个孩子也受到了他阅读的熏陶,这无意中又成为了他的优点。我在想,如果他提笔写作,肯定会有所造诣。
要说父母的影响,我总是觉得自己不像我妈妈,特别是与人相处。妈妈总是很友善,不争名夺利,和谁都能聊。而我总感觉不想把时间浪费在与人相处上。
所以人们发出两种声音的时候,我也感到迷茫。一种声音是:独处是智慧,不用把时间浪费在无用的社交上;另一种声音则是与人为善,把自己打开,去拥有各种关系,帮助自己成长。
我想这两种声音都没有错,如果还处在矛盾中,说明我还不够成熟,可能我还不具备整合两种声音的能力。内心的冲突,是在提醒我,其实我同时有两种需求,而两种需求都渴望被看到。
我是开放的,也是封闭的,我拥有两者。在需要开放的时候我开放,在需要封闭的时候我封闭,两者兼顾。当我这么想,也这么做的时候,我的冲突才不与日俱增。而且适用于各种内在冲突。
当我跟小区的老人聊天的时候其实很受益,他们的平和让人很松弛,他们就是智者,他们的一言一语都是金句,是人生的阅历,是岁月沉淀的精华,甘之如饴,我也在贪婪地吸收。
“把自己打开”一定给过我美好的感受,否则不会有内心冲突。后来变得封闭,也许是内在发出了另外一种需求:你需要沉淀一下了,让自己“封闭”一下,去觉察更深层的东西。
我暗自窃喜,原来我的内在这么丰富,我也相信它会给我最好的指引。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