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聊斋志异》,被无数次改编成电视电影的剧本,也似乎只有它了。
纯真爽朗的婴宁,柔弱聪慧的青凤,侠义善良的红玉,忍辱负重的珊瑚,刚烈坚强的商三官......即使是村妇,也能讲出个一二三来。
看来,当年“聊斋”确实聊了很多老百姓的故事。
我们今天就来聊一聊聊斋先生蒲松龄。
01 被老天爷耽误的天才
蒲松龄是天才,一点也不夸张。
他一直跟着父亲读书,19岁中秀才,异常顺利。当时他写的一篇作文,主考官差点跪了,立即给了大大的满分,并拔为头筹。后来,接着三场考试,蒲松龄是“一键三连”,都是第一名。
这在当时成为热搜榜第一名,蒲家人不知道有多光彩。
按正常剧情,怎么着,也该是“春风得意马蹄疾”才行吧?可是,命运最喜欢和人开玩笑。
此后,蒲松龄的科举之路,简直是“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的不顺利。
随便举几个例子:
一次,他第一场的试卷又是满分卷,主考官大为赞赏,没想到,第二场他突发疾病,上不了考场,前功尽弃;
又有一次,蒲松龄费尽心思,求到了一封推荐信,心理一激动,文思泉涌,洋洋洒洒笔走龙蛇,一步小心,超出了格式规定,也就是字写太多了。按规定,这样的卷子叫“越幅”,结果,被取消了考试资格。
40多年里,他前前后后、马不停蹄的参加了十几次考试,每次都是满怀希望而去,载着悲伤而归。每当这个时候,蒲松龄就会咬牙切齿的骂娘,并发誓:以后绝对不来考试了。但是一到第三年,他就又屁颠屁颠来考试了。
这个就有点像前几天看到的一个新闻,有个男孩,共参加了12次高考,就为考清华,即使考到北京政法大学也不去。
不过我觉得,蒲松龄就是给个探花,也一定做啊。关键是,老天爷连一次机会都不给他。
眼看着都考到六十多岁了,他还要坚持。他老婆实在看不下去了,劝他说:“死老头子,你还是省省吧,老天爷就没给你做官的命,你就别瞎折腾了。如果能考上,现在早就做司马道阁了。以后,你就老婆孩子热炕头吧。”
听了老婆的话,蒲松龄才没有再去考试,应该也实在是考不动了。
想想蒲松龄一生,对进入“体制内”做官,有着常人理解不了的执着。如果知道了蒲松龄的经历,估计我们也就不会笑话范进了。
02 被滞留的游子
蒲松龄虽然没做官,但是一辈子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外面漂泊的。
出行最远的一次,是31岁,在昔日同窗、宝应知县孙蕙的衙署里帮办文案。本来两人是好基友。但是,进了官场后的孙蕙,和蒲松龄就不一样了。孙蕙变得尖酸刻薄冷漠无情。孙蕙有一个姬妾青霞,美丽温柔,多才善舞,擅长诗词,但是在嫉妒她的众多妻妾中,根本活不过两集,所以,没过多久,20岁的青霞就郁郁而终。
这让多情的蒲松龄觉得很不是滋味。于是,离开了孙蕙。
出行最长的是在本县一户毕姓人家坐馆,猜猜多久?30年。这都不让退休了。东家毕际是一个退休干部,为人厚道,谦和,和蒲松龄相处融洽。十多年后,毕际去世了,但是,毕夫人和毕家长子,苦苦挽留,蒲松龄就又“返聘”了。这一返聘不要紧,又待了20年。前前后后在毕家工作生活了30年。
不知道蒲松龄的妻儿会不会觉得这老爸实在有点不像话,放着自己的老婆孩子不管,去管教别人家的。
不过,蒲松龄留在毕际家其实是有很多好处的。
首先,毕家有钱。所以,给蒲松龄一套豪华单间,还可以随时去毕家的后花园活动,毕家的宅子建造的体面、棋牌,有私家花园,还有藏书阁,那对于蒲松龄来说,简直太好了,关键是,他还可以在这豪华单间里,忘却春夏秋冬和人间烦恼。这是蒲松龄创作的绝佳环境。
此外,蒲松龄在这里,还结交了挺多好朋友,他们都是官场人物,没能考入官场,结交点官场圈子的人,也不错。关键是,这些人还可以给他发朋友圈,宣传他的《聊斋志异》,自然他的知名度也是节节高升。
对他最有帮助的,当属王世禛。他为蒲松龄的书作序:姑妄言之姑听之,豆棚瓜架雨如丝。料应厌作人间语,爱听秋坟鬼唱诗。这就相当于,一个38线的小作者,写了一篇网文,请莫言这样大级别的人给点评一下,莫言居然没嫌弃,还说,后生可畏,来,我给你写个序。
所以,蒲松龄留在毕际家30年,也是能够理解的。
03 吃不到葡萄就说葡萄酸?
《聊斋志异》虽然主要讲的是狐仙鬼怪,但是突出的主题却是对科举弊政的声讨,对腐朽官场剥削制度的抨击。比如《席方平》《促织》《梦狼》等,都是这样。
似乎颇有一点吃不到葡萄就说葡萄酸的味道。
证据之一就是,他一边乐此不疲的参加科举制度,一边写文章大骂科举制度,也不知道这是不是和我们现在的高中生一样,一边忿忿不平狂骂高考制度,一边又玩命的“焚膏油以继晷”。
反正蒲松龄是没有在60岁之前说,去他娘,老子不考了。即使不考,还是在老婆的规劝之下,才心不甘情不愿的推出科考大军。
不过,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虽然他没有考进体制内,但是,他留下了光耀千古的《聊斋志异》。当年,那些和他一起考试的考生,99%都已经成为一粒尘埃,世人早已将他们遗忘,只有蒲松龄,穿越岁月的风尘,依然被后人膜拜。
所以,再回头看,或许一早,老天就已经给了他最伟大的事业,所以,他实在不能进入体制内。或许,他进入官场,会成为一个好官;但,几十年后,历史再也记不得他。而老天给他的任务,是永远让人们铭记,也永远让人们敬仰。
蒲先生,在天有灵,您应该是高兴和欣慰的。
毕竟,青史留名,光耀后世,您做到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