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上没有永远屹立不倒的王者,美国队早晚有一天会被人打败,最好是输给我们,还算丢脸。”
苏联篮球队的加兰任教练,刚上任就在发布会上说了这么一席话,让全世界都为之震惊,要知道,他挑战的是连续36年拿冠军的美国队,而他们队甚至连出国门的经费都没确定,当时没有人认为他们能用一年的时间打败美国队,夺得慕尼黑奥运会冠军。
最后,当然奇迹发生了,苏联队在最后的三秒中,以一分之差赢得了冠军。
这部电影是根据在1972年的真实故事改编,虽然传奇,也不失底蕴,本质上能让人学到悟到很多。
一、目标决定方向,方向决定结果
加兰任教练刚接手这个球队,就确定了远大的目标,那就是挑战全球最强的美国队,他说,这也是他跟前任教练最不同的地方。
作为球员,战场是他们的使命,走出苏联,去挑战更强的对手,就是在不断的挑战自己,运动员的生涯没有多少年,如果仅仅是看着眼前弹丸之地的成就,那视野便也限制了。
只有建立更高,更远的目标,才能跳出自己的思维圈,不断进取,不断挑战,成为更好的自己。
二、把球员当家人,舍小我保大我
加兰任教练给人最佩服的地方,是他有宏大的理想,但他却不会为了自己的理想,去牺牲队员,不顾队员的死活。而是把队员都当家人,有时候甚至超过了自己的家人。
镜头里,有个场景是妻子再三嘱咐加兰任,要保住工作,申请到出国给做轮椅的儿子治病的机会,因为这是最后一年机会了,也关系到能否让儿子站起来。
然而,加兰任教练,在带团队一开始,就提了很多要求,换团队成员,换训练方式,差点惹怒了领导。
继而,他又当众许下诺言,打败美国队,使得苏联曝光在镜头下,众人皆指。
在终于有了资金和机会为儿子治病的时候,球队成员倒地住院,他抗住所有的压力,私自拿出给儿子治病的钱,出资给队员治病。
他身上集教练,父亲,丈夫各种角色加在一起,最后他还是选择了更大的责任,保全了这个团队。
而最后,也是因为他的这种无私,对团队无所保留的信任,才让团队在最后的决胜时刻,拥有前所未有的凝聚力,每个成员自发拼尽全力,默契无间,为自己而战,也为团队而战,这种精神,才是真正的冠军精神。
而反观美国队,教练只为了赢,为了自己最后一次任教能留下辉煌的历史性时刻,不顾法则,也不顾队员的心理,只会不停的数落他们“一群喝醉了的中学生”。
或许靠着技术,手段,可以取得一时胜利,获得荣誉,但是这绝不是长胜的王者,真正不被打败的是那坚毅的意志和团队的向心力,是自发的生长力和拼搏劲。这是一场比赛的冠军,而抛开这来说,拥有了这些什么时候会输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