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学习得越久,越发现,许多文章,都是别人对系统知识的个人理解,甚至有些只是知识的二道贩子。
也因此,慢慢地,我们都被信息所淹没,而没有抓住核心知识。所以,我开始系统了解思想的源头,尤其是管理学、社会学和心理学,比如《管理与组织研究常用的60个理论》,《管理学中的伟大思想》,以及今天要说的《改变心理学的40项研究》。
这本书把心理学史上有着重要影响的 40项研究为切入点,系统介绍了每项研究的始末和影响,每篇的结构大致是:问题阐述,方法与实验,结果和讨论,后续研究,近期应用。基本算是简化版的论文结构,更难得的是,本书简化了整个论文内容,使其变得通俗易懂,有时候,就像讲故事一样。
![](https://img.haomeiwen.com/i4007438/2e81748a1b982561.jpeg)
首先,人类行为有着共通的特征和缺点,心理学就是研究人类的这些缺点,使人们认识到自身的不足,并尽可能地避开或改善这些问题而存在的。这也是我一直对心理学兴趣盎然的原因。
这本书里,每个心理学试验都很著名,作为老师,其中“罗森塔尔效应”给了我很大的震撼和启发。
因为之前只是模糊地有个感觉,并没有具体概念,现在发现,原来心理学上早就研究好了。
在“所想即所得” 章节中提到了罗什塔尔效应,是说1968年,美国的两位博士给一所中学的学生进行了智商测试,然后,告诉老师们——某些学生的智商非常高。
而事实上,这些所谓的“高智商”学生只是随机抽取的。但是,后来的结果却很惊人,这些散落在各个年级和班级的“高智商”学生,经过一段时间之后,他们的学习成绩居然全都进步巨大!
原因很简单,不知不觉之中,老师给了这些"高智商"学生更多的注意力,感情投入,学习机会和课堂反馈。
这就是著名的罗森塔尔效应:我们对孩子的期待,对他的成长至关重要,如果你对他赋予强烈的期待,这份期待就会奏效。
对此,我个人更是深有体会,也因此,思考了很多很多。
我仍旧深刻地记得,在我小学时,暑假没事做,就跟着堂哥一起在家看课外书,其他堂兄弟都跑出去玩了,我爷爷奶奶就觉得我将来肯定会有出息,他们甚至从未和我说过什么你很棒之类的话,可是,我知道他们是打心眼里这么认为的,因为我可以深切地感受到他们对我的态度、情绪,而这些潜移默化的影响,远远胜过语言。
结果呢?读书成了我一生的习惯,伴随的是上学时,我越来越好的成绩,工作时,我好学上进,耐心研究的品质。
你看,期待是如此地重要。可是,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就是很少有人不断地告诉我们——你很厉害,而且你也会越来越厉害的。父母们很少会真正地鼓励和认可孩子,相反,他们却常常批评孩子不卓越,夸奖别人家的好,想通过这样的方式逼迫孩子变得卓越。真是可惜。
对于孩子来说,最常接触的就是父母和老师。所以,父母和老师对孩子的期待,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孩子。
所以,教学时,如果我可以——无条件鼓励,赞美,夸奖学生,那会如何呢?
![](https://img.haomeiwen.com/i4007438/13ab981cdbfedcfd.jpeg)
今年,我成为了一年级新生的班主任,有一个孩子是奶奶带大的,行为习惯不是很好,而且基础知识也不太好,所以,也不太自信。
在教学过程中,我就一个劲地夸奖他,甚至直接跟他说——老师觉得,你非常具有数学天赋。同时,和家长沟通,让其多辅导他。
结果在两个月的时间内,他的考试成绩从B变成了A,不仅如此,他的其他科目也都变成了A,甚至课堂上,他也是积极参与,非常活跃。
所以,在班级管理过程中,如果我想要我的学生变得卓越,那我就多多发现他的好,哪怕是微不足道的小举动,然后,持续地鼓励,夸奖,并给予对方积极的期待。
因为我深信,只要我看见了他的好,持续去鼓励他,期待他会好,他就真的会越来越好。
最重要的是,我要让自己真正认为他们都很优秀,因为只有发自内心才会最有效。
这是罗森塔尔效应告诉我的,现在我将告诉我的学生—— 你真的真的非常棒。
写在后面的话——
在“人的本性是天生的吗?”的章节中还提到,并非环境影响着人的特性,恰恰相反,是人的特性影响着环境。文中举例说,情感丰富的孩子对父母的爱给予了更多反馈,而不是父母情感丰富影响了孩子。这也是为何要热情主动一些,要培养各种好品质的原因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