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舒适区边缘(拉伸区)刻意练习,从而把拉伸区变为舒适区,甚至突破困难区,把困难区也变成舒适区,产生新的拉伸区,新的困难区,再循环突破,从而使自己的能力圈不断外扩,进而收获成长。
本书受触动最深的点:改变量>行动量>思考量>学习量。对照这个公式,突然有一句话迅速从我的脑海中飘过“为什么有的人读了很多书,懂得了很多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或许这个公式就是答案吧,学习量只不过是最表层的东西,要想发生蜕变性成长,有学习量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要藉由学习量,对触动自己的点进行思考,再将思考转化为对应的行动,进而驱动改变。要想发生真正的成长蜕变,必须进行如上的链条延伸,否则就只是停留在最表层。只有将这个链条延伸到改变层,从而实现知识的内化,形成自己的东西,唯有将触动自己的知识点与自己的行为习惯进行匹配践行,从而迭代自己的微习惯,才是正确的学习方式,不要小看这些微习惯,正是这些微习惯托举着我们螺旋向上成长。
对照到自己身上,往往有很多时候,书中的方法或是观点,明明很赞成,但是只是停留在认可的阶段,点点头也就过了,并没有思考依据那些方法或观点能应用在哪些场景下,对应着哪些平时的行为和习惯,自己的哪些行为和习惯可以依照类似的方法进行调整,进而驱动自身改变,从而获得自我成长。
从另外一个方面讲,这个公式也和知行合一的的理论不谋而合,致知于行是真知也。
提升自己的元认知,抽离事件本身,以更多的角度,更高的维度来看待这个世界的一切事物,这大概就是人生辽阔的样子吧。从心理学的角度上讲,这或许也是最好的自洽方式,很多心理冲突是否也可以通过元认知来破解?值得进一步探寻。
身心合一是进入心流通道的重要元素,然而为什么我在一边音乐,一边工作的时候也能进入到沉浸式的心流通道,是否还有其他理论可以解释这种现象?还是说,我所理解的身心合一过于狭隘?值得进一步探寻。
事中极度专注,事后完全忘记,灵感往往是在这种情况下产生的,专注模式能让光聚焦到一个点,却照不到所有的角落,而发散模式正好可以照亮每个角落,因此通常能使人们恍然大悟。
产生厌倦时提高难度,产生焦虑时继续保持,以此往复,在拉伸区刻意练习,便可在心流通道呈线性成长,跨越困难,突破自我。
消除模糊,抓取清晰的事件。保持All in,及时反馈,在拉伸区刻意练习,这便是刻意练习的四个方面。
主动学习,以教为学,把学到的东西分享给其他人,是最好的学习方式,对照在公司里TRIZ的培训经历,那几次对别人的培训不断加深自己对于TRIZ理论精髓的深入理解,也正是因为理解不断透彻,才能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去解决实际问题,这大概就是2021能获得国家创新方法大赛的原因吧。感谢那段培训经历,虽然其中一次的培训让我因用嗓不当而失声了一周。如今回望,这个教学经历是我职业生涯中一笔宝贵的无形资产。持续践行以教为学,后续可以把基于TRIZ的专利挖掘教给同事们,若️有机会,进行公开授课。
深度学习,完成从阅读-思考-行动-改变的完整链条,用行动驱动改变,让改变驱动成长,让成长驱动自我认知升级。
书中说每次读到触动自己的点即可暂停,思考下这个点为什么会触动自己,在实际生活中哪些场景可以用这个点来解释。以此和自己原有的知识结构进行关联,最终内化形成自己的认知体系。个人觉得这个道理不仅用于读书,也可以用于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比如听到一句触动自己的话语,或是触动自己的某一个事件,或者某个触动自己的场景,或是是同一个事件的不同解读,都有可能成为驱动知识关联和认知升级的良好契机。然而这些触动往往容易被忽略,比如本人就会常常收到触动,却鲜有停下来思考的情况,也就浪费了那些触动点对我的思想撞击,进而也失掉了它所可能带来的成长。
然而过远的关联仅仅是弱连接,对于个人成长并无裨益。比如,一个食不果腹的乞丐却要强行关联“未来简史”,思考人类的终极走向,这就是毫无意义和价值的关联,不仅不会实现认知升级,反而造成了生命的无端浪费。
选择性关联与自己强连接的,与自我当下认知水平想匹配的关联,才是关联的正确打开方式。
平衡应用三个大脑,进行协同,在紧张和松弛之间张弛有度。
真正的学习高手都是善于主动休息的人,学习效果并不直接和学习时间成正比,掌握要领,在高效区学习才能事半功倍。
在时间起点做选择,最能贴近人性本能,所受干扰最小,如每天起床不是先看手机,而是先阅读或者其他有益活动,以此形成正向增强回路,避免大脑被低质量信息占据,从而影响我们的心智带宽。
获得认知升级必须经过大量练习,突破一定阈值才能获得真正的认知突破,明白了这一点,就不会丧失耐心,急于求成。也就明白了唯有遵循自然法则,在春天里播种,在秋天里收获。这是最基本的客观规律。
认知是一种能力,只有完成从知道到做到的转变,才算是完成了学习闭环。经过大量刻意练习,将学到的知识用来指导自己的行动,积极践行,付诸实践,才算是将认知转化成了技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