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2020/5/18,《学习共同体---教师成长的心灵家园》读书笔

2020/5/18,《学习共同体---教师成长的心灵家园》读书笔

作者: 刘霞辉 | 来源:发表于2020-05-18 21:40 被阅读0次

    2020/5/18,《学习共同体---教师成长的心灵家园》读书笔记。

    第一章 寻找共同体

         段老师在初入教师这个行业,就开始思考:青年教师成长之路在何方?她从一开始关注“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因为叶澜教授提过“自我发展意识在教师专业发展活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而深深触动,转而关注她自己的成长。【这里我联想到的是我自己,我30岁转行做了人民教师,我如何才能在比别人慢了7、8个年头的更短时间里追上大部队?如何能一直保持我自己的教育初心?我也因大侠老师和“教育行走”结缘,开始关注民间的研修活动。我作为一名乡村教师,除了入职培训,教学两年来,我未曾得到过来自官方的任何培训。第一,说明乡村教师培训是非常薄弱的,乡村教师外出培训机会少之又少;第二,得到了培训机会的那些老师也并不是发自内心的想要参与,甚至会有抱怨。1,抱怨培训没什么用,耽误的学校工作又没人顶;2,为了学分、行政命令走过场的多;3,老套的模式:听讲座写学习心得,基本都是拿手机找度娘。在另一方面说明目前的官方培训存在诸多问题,激发不起教师们的学习劲头。按帕尔默说的,就是没有关注到教师的心灵。我们谈的教育往往都是撇开了“教师”的教育。很庆幸自己因为读研,因为教育行走,多了很多的参加“培训”的机会。我这里的【培训】更多的是民间的、自发的、草根组织的】。

          段老师接着也分析了当前的一些教师专业发展活动存在的问题:1,重视教师发展活动的外在要求,忽视激发教师的内在动力。尽管制定了诸多量化指标,但是真正的教师培训效果往往取决于教师内在的发展动力。所以段老师倡议,首先得激发和唤醒教师的自主发展意识。二,重视教师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训,忽视教师人文素养的提升。当前的教师培训活动,大多关注的是教师的“显性发展”,却较少关注到教师人文素养的提升,教师心灵层面的东西。这里段老师提到了肖川先生说的一段话,我特别喜欢。教师专业发展活动“所注重的不应该是一招一式,不应该是教学的技能、教学的模式,而主要应该是教育的思想、教育的信念、教育的境界、教育的追求,是不断地去唤醒、激活弘扬存在于每一个教师心中的‘教育智慧’‘教育点金术’。”就如帕尔默先生的《教学勇气》里所说的“优秀教学不能被降格为技术,优秀教学源自教师自身认同和自身完整”,也就是我们必须要追溯到源头,要关注到教师的内心。三,重视极少数骨干或名师的培训,忽视大多数普通教师的发展。并不是每个教师都能得到应有的培训,骨干教师和普通教师,城区教师与乡村教师,在受培训的机会是远远失衡的。

    于是,段老师开始探索“个人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的教师专业发展道路

    第二节教师成长的理论指引

          段老师是以“教师自主发展””、“教师心灵成长”“学习共同体”这三个理论作为她的专业成长之路的指引。

           教师自主发展理论:教师个人不仅是专业发展的对象,也是专业发展的主体。一切外在的发展都要通过教师这个个人才能起作用。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过程中,首先要做的就是要唤醒埋藏在教师身上的自我专业发展的意识和需要,让教师成为自己专业发展的主人。【昨天进行了师门的第一次线上研讨会,听到大侠老师对我的谆谆教诲。大侠老师很喜欢我的组织和策划能力,也常常赞赏我的行动能力(除了论文),但是理论基础、专业基础薄弱,希望我能继续组织《教学勇气》的读书会,把教师共读一直做下去,提升自我。不管是在现在的学校,还是以后转岗,都希望我把《教学勇气》融入到自己的职业中,给自己勇气,也给其他更多的老师以勇气,甚至做成自己生涯中的特色。我是何德何能能得到硕导的如此般的期盼。心有愧疚啊,但是不想继续辜负硕导的期望,于是昨天在我们学校的共读群里写了一封“给共读小伙伴们的信”,今天也一一私信共读的小伙伴们,期待我们这学期的“不见不散的周三晚”。对于一线老师来说,经典的文本解读是有一定难度的,更愿意读偏实践类的文章。可是经过这两年的研究生学习,我深知读教育经典的重要性,我看到母校湖师大对古典教育的重视作用,也切身感受到教育经典共读对自我提升的作用,更想把大侠老师的共读精神传承下去。我想让更多一线教师感受到教育经典的魅力,以及教育经典带来的生命润泽。更希望唤醒他们个人的自觉意识,关注到自我与本真。】

    依据教师自主发展理论,段老师建议从以下三个方面做好准备:1,确立人生追求与目标,制定自我生涯规划;2,养成终身学习和反思的习惯,不断扩展“知识资本”;3,成为行动研究者,在理论与实践的相互促进中实现自身的成长。

           教师心灵成长理论:源于帕尔默的《教学勇气》,人的心灵才是优秀教学的源头活水,教师成长的核心内容在于教师的心灵成长。

          学习共同体理论:该理论可以追溯到美国卡内基基金会资助下的“全美教师专业基准委员会”,该委员会在1989年制定了《教师专业化基准大纲》里规定了教师的专业标准,其中第五点:教师是学习共同体的成员。A,同其他专家合作提高学校的教育成果;B同家长合作推进教育工作;C,运用社区的资源与人才。【在当今,“学习共同体”并不是以个陌生的词,我们可以看到很多地方都会运用到这个词。对于“学习共同体”的进一步认识,我是来源于帕尔默的《教学勇气》-----认知于共同体中、教学与共同体中、学习于共同体中。包括我组织的我们学校青年教师读书会,在准备这个读书会的时候,我意识到原来我也正在组建一个学习共同体。因为伟大事物的魅力,因为一群志同道合的同事,我们走到了一起。】

    第四节 历史上“学习共同体”的启示

        孔子,有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二。其实孔子及其弟子就是一个“学习共同体”的典范。从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起,以沙龙为形式的共同体在学术界和大学里也一场活跃【读书沙龙在很多大学都是非常活跃与受欢迎的,比如说我们湖师大教科院,以刘铁芳老师为中心下发的读书会就有很多:大侠老师组建的“论语读书会”“什么是教育”等,樊杰老师组织的“民主主义与教育”等,这对于高校的学生来说真的是一场生命浸润的盛宴。】包括国外历史上也有许多著名的大家,曾经组建过很多“学习共同体”,比如说:富兰克林与“共读社”、爱因斯坦与“奥林匹亚科学院”、福楼拜家的星期天、数学家的秘密社团“布尔巴基”等等【目前我们学校的读书会,突然想取名为“不见不散的星期三”,尽管我不想成为什么名人,但是想到自己正在做一件有意义的事,内心无比的欣喜与满足。】

          那以上的这些“学习共同体”带给我们什么启示呢?1,志同道合,不论哪一类共同体,都是有一些具有共同理想和信念、共同追求和志趣的人组成。2,自发形式。没有外在的强迫与任务,都是靠成员们每个个体的自发自愿。3,做出成就。以上这几个共同体都是做出了巨大的成就。【我也曾这样描述过“教育行走”的美仁们,虽然我们目前没有做到第三点:显赫的成就(教育行走的很多老师也是通过研修,通过这个共同体给予的力量,得到了一定的成就),但是关注到自我,不断汲取营养,冲破樊笼去成长就是一种成就。】在这里段老师罗列了民间自发的一些“学习共同体”,包括:福建“1+1教师读书俱乐部”、四川的知行社(这两个也就是“教育行走”的前身)。三剑客工作室、浙派教育家发展共同体等等。这些都是“基于理想和激情的志趣相投,以及交往的平等地位和参与的自愿原则,大家关注精神充沛和充实,关注教育改革现状和趋势,关注彼此的处境和未来。”基于共建、共有、共享的理念自发组织起来的民间团体。

          在这里,段老师也分析了教师学习共同体产生的原因:1,课改带来的教师发展理念深入人心;2,网络为共同体提供了便捷的沟通平台;3,改变教育从改变教师自身开始,教育的改革不可能完全依赖于官方的政策机制,而更需要民间的力量。阅读带给人精神的改变。4,多元开放的文化的冲击作用。

          在本章的最后,段老师回顾了“厦门青年教师学习共同体”的产生、发展。从最开始在潘懋元先生家的“周末沙龙”(算是师门研讨会,以“修养为中心,讲求做人、做事、做学问的精神、态度和方法的熏陶和濡染”的沙龙精神对段老师生命的浸润。包括我自己组织我们学习青年老师共读,也是想把大侠老师组建师门研讨会的精神一直传承下去),到后面任勇老师的‘周论教’、林易老师的“读书会”,以及自己内心的迫切需求。不断的阅读与思考使段老师认识到:教师的自主发展意识是教师成长的“内力”,教师团队之间的合作、互助、共享是教师自主发展的重要外力,理想的教师专业发展应该是个体与团队在“合作互动”中构建“教师文化”的过程【今天白天给段老师留一段言,这本书为何让我激动的情形?因为在这里我坚定了我硕士毕业论文的方向,民间研修团体这种形式对官方教师培训的补充,或者说官方能不能在一定程度上去借鉴民间的这种形式?比如“厦门青年教师成长共同体”、比如“教育行走”,可以激发一线教师的热情,看到教育背后的主体之一-----教师个人及其内心,形成自主发展意识。】。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2020/5/18,《学习共同体---教师成长的心灵家园》读书笔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cxmo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