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亮和六便士》写的是一个英国证券交易所的经纪人查尔斯的故事,本来他已经拥有幸福的家庭,稳定的工作,高额的收入,懂事可爱的儿女。但是人到中年的他却迷恋上了绘画,刚开始他在工作之余偶尔画画,但是最后他竟然像被“魔鬼附了体”一样,竟然放弃了自己的工作。面对妻子、亲戚朋友的劝告,他不仅没有改变自己的想法,而是更加坚定了自己的梦想,毅然决然地离家出走,到巴黎去追随自己的梦想。
在异国他乡,他过着穷困潦倒的生活,饿得骨瘦如柴,忍受着精神上的折磨。经过一番离奇的遭遇后,他来到了与世隔绝的塔希提岛上。在这里,他终于找到灵魂的宁静和适合自己艺术气质的氛围,创作出一幅又一幅使后世震惊的杰作。
在生命的最后,他用全部的生命力量和创作激情,创作出了一幅惊人的杰作。他自己也非常清楚这是一幅无与伦比的作品,但他还是吩咐他的土著妻子,在他死后要一把火烧掉它。
美,是查尔斯心里的天使,引领他走向艺术的殿堂;美,更是折磨他的魔鬼,使他抛弃一切,工作、朋友、妻子、孩子、甚至他自己。
他一意孤行,在追求美的路上,孤独痛苦地一路狂奔,最终得到了他所追求的东西。
在别人,查尔斯是灾难,是痛苦的根源;而在他自己,求仁得仁,求美得美,苦不足惧,痛不足怕,死而无憾!
可以说,查尔斯有很多缺点,尤其自私,但我还是被他这种执着追求梦想的精神感动了。
人生漫长,有人看见尘埃,有人看见星辰。查尔斯就是那个终其一生在追逐星辰的人。
他反抗既定的命运,在人到中年即将庸碌一生的时候,用毅然决然的出走,给了自己一个生命的圆满。
因为,他完成了自己,也成全了自己。
而我们,绝大多数人,此生,很难成为自己。
因为,我们大多数人,只看见尘埃,并且满足于弯腰捡拾地上的六便士。
是我们心里没有月亮吗?不是。
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能够成为什么样的人,不是因为你想成为什么样的人,而是你周围的环境,希望你成为什么样的人。
垂垂老矣的父母,希望你成为孝子,承欢膝下;嗷嗷待哺的孩子,希望你成为慈亲,可以依靠;单位,希望你成为一个好员工,忠于职守;朋友,希望你通情达理,能够向你倾诉衷肠;亲戚,希望你飞黄腾达,能够帮衬自己……
你从来不是一座孤岛,因为你和无数人紧密相连。也正因为你和无数人紧密相连,所以,你无法成为最想成为的自己。
就像我,当接到父母的电话时,我会放下手中正读的书,以最快的速度出现在他们面前;当房间被孩子们弄得乱糟糟时,我会停下了敲击键盘的手,认真地去收拾干净;当孩子需要陪伴时,我愿意停下一切自我奋斗自我成长,分分秒秒守候在他生命里的每一个重要时刻……
为了我所爱的人,我在很大的程度上,远离我最想成为的那个自己;为了赚取更多的六便士,我让心中的月亮,减去了许多的清辉。
人的存在,实质上是一种关系的存在。在种种关系里,我成为现在的自己——虽然不是那个最想成为的自己,但是,是我不得不完成的另一个自己。
但,查尔斯不一样,他挥起自私的利剑,斩断了和周围人的一切温情,他把一切责任和责怪都甩在身后,一意孤行,勇往直前。他是完完全全的自己,不孝不悌,不仁不义。
这样的人生,是我们大多数人想要的吗?
我们每个人心里都曾有一轮皎洁的月亮,明明白白地照见我们最想成为的自己。渐渐地,我们因各种各样的规则、各种各样的教导、各种各样的权衡,藏起了心中的月亮,并告诉自己,脚下的六便士,更实在,更可靠。
我做不到查尔斯那样决绝,不会也不可能孤身一人,向着月亮飞升。
于是,我们往往就庸碌一生,或者说,苟且一生。
为了现实,疏远理想;为了家庭,放弃事业;为了他人,牺牲自己,——这样的苟且,是不是应该被原谅?
虽然说“生活不只有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但,有些人,仅仅活着,就耗尽了全部的力气,还哪里有力量行走到远方?
对大多数人来说,眼前的苟且,是不二选择。
今天,我去了父母家,打扫了房间;今天,我去了医院,看望了三叔;今天,我去了超市,买了一大堆生活必需品;今天,我陪小张去打了篮球;今天,我用心地做了三餐,只为让孩子们吃得开心……
此时,我终于有了自己的时间,于是,坐在电脑前,敲下这些文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