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爸爸的课程与家庭读书会
在谈“罗马”话题前,我先说个题外话。
周五中午,与803班孩子由中午打球聊到怎样让打球这件美好的事情真正美好起来的话题,谈话开放开明,欢悦流淌,说笑声不断。
最后,有孩子问:柳安多去打球,胡老师怎么处理?
我答曰:他什么时候去打球都可以,哪怕是语文课,我不会过问原因。
孩子们的嘴巴张成O形。
我向孩子们承认,对柳安多我很偏心,但更多的是放心。因为他是一个自律的孩子,值得大人放心。
就如平时周末。妈妈说,安多可以用手机,可以看小说,可以找朋友玩,他是一个自由的人。虽然用手机也会上瘾,但他懂分寸,会自律。“他对自己的要求还是可以的,做到什么程度,他会掌握,不会敷衍作业或其他事情。”“学习技巧层面的,我基本很少过问,相信他能找到适合他自己的方法。”安多妈妈在不多的话语中,多次用了“相信”这个词。因为获得了足够的信任,所以安多拥有了极大的自由,在给安多下这个论断时,我脑海里闪过康德的名言:“自由不是你想做什么就做什么,而是你不想做什么的时候可以不做什么。”
有思想,有目标,有行动,能自律,安多是这样的优秀,常让很多家长歆羡柳爸柳妈有一个优秀的儿子。是的,柳爸柳妈是幸福的,也是幸运的;不过,我更想说安多是幸运的,更是幸福的,他有一对充满教育智慧的爸爸妈妈,自小就给他培育了一块肥沃的心田,又给他播下了优秀的种子,浇水,施肥,松土,除草,顺势而为,相机引导,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造就了一个优秀的安多。
安多上课的眼神为什么总是炯炯有神?原来妈妈在儿子三四年级时就开导过:“把老师教的弄懂,学过来,你就是超人。”所以,他很喜欢上课,也很喜欢听老师讲。
妈妈告诉我:“爸爸是个忙人,常年在外,对安多管得少。但开车时,爸爸会播放得道、罗辑思维和其他一些课程。安多也受影响。”这是肯定的,安多丰富的知识、宽阔的视界、对世事深入的思考和较深刻的思想,与爸爸的这种濡染密不可分。人生是从家庭开始的。人的行为习惯、个性特点、认知风格、思想理想,大都是在父母的耳濡目染中慢慢形成的。爸爸虽然管得少,但他的影响依然没有缺席。
安多的优秀是优秀的家庭教育长期濡染、培育的成果。下面这个例子,也足以证明这一点。
11月5日,周末有一作业:《红星照耀中国》的读书汇报,要以小组为单位做PPT。安多和爸爸妈妈探讨一个问题:“全班同学都以贺龙故事为汇报内容,怎样讲述才会有新意?”安多会与家长探讨作业问题,管中窥豹,我们不难推测,在柳家此类交流是家常便饭,因为爸爸妈妈有兴趣探究儿子的问题,而且还能予以帮助。家庭氛围的民主、平和自不必多言。
更可贵的是妈妈的思考:“其实,我很感兴趣的是,他看了这本书(《红星照耀中国》)有什么感受?一个长在和平富足年代、周末还玩着游戏的少年,能读懂那个兵荒马乱年代里的艰苦卓绝吗?其实,我何尝不是呢?
“有些章节不是看得懂,必须读出来。于是,我可以读给老柳听——一个每年读小说绕地球好几圈的人。
于是,周末变成了家庭读书会。”
我简直不能想象,那一周,柳家的家庭读书会是怎样的美好。我又断定,那一个周末,安多不仅完成了周末作业,他还有更大的收获。我在妈妈的朋友圈读到了这样的文字:“西行漫记,感受当下温暖,更加珍惜安宁得到来之不易。”我相信,安多的情感和情怀,又一次接受了无声的浸润。
教育专家朱永新说:“孩子的语言,孩子的思维,孩子认识世界的方式,都是在父母的耳濡目染下学会的。”家庭教育是人生的摇篮,人生从家庭出发,最后还要回到家庭。教育也是如此,所有的教育最终都回到家庭教育。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孩子最长久的老师。
身为父母,责任重大。虽是无证上岗,但仍需认真履责,悉心建好孩子的人生“罗马”。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