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战略专家都有这样的共识——相对于学习知识,小学阶段更重要的两个品质是:呵护天性和护航成长。全世界最杰出的小学永远在做这两件事的平衡。
呵护天性,帮孩子找到自己的路;护航成长,目的是引导孩子相信真善美。
现在小学班里面动不动就几十个人,再加上一刀切的教育模式,很难呵护到孩子的天性,这些工作不得不由家长来承担,尤其是关键的小学阶段。
建立正能量、价值观相符的小团队是兼顾个性和成长比较有效的方式,这不是我个人的见解,是包括沈祖芸这样的教育专家的共识。
想必,大家也深有感触:孩子们到了3年纪以上,都不太喜欢和父母一起出去玩了,反倒喜欢和同龄人一起玩。反正我11岁的女儿现在是这样——周末想带她和我们去公园、郊游之类的,基本会遭到拒绝。但如果让她找闺蜜、好朋友,就很开心。
此外,再晚几年,孩子们会自己“组建”团队,如果她们团队中有一些负能量、习惯不好的成员,那危害就不可估量。所以,当务之急,小学阶段的家长必须主动出击——自主创建价值观相似的小团队,今早掌握主动权,让孩子们在较好的团队中相互影响、共同成长,形成健全的价值观,为未来的初中、高中做准备。
具体来说,小团队有以下优点:
1)认识规则
孩子们一起游戏、学习时,谁违反了规则,就会面临团队的压力,那么就会倒逼孩子思考和调整自己的行为。规则的概念在孩子脑子里根深蒂固之后,就会对规则有敬畏之心,这样的孩子长大后至少不会成为坏人。
2)学会让步和妥协
团队就是一个小社会,在这种环境中能够让孩子们意识到自己不是世界的中心。就像上次李璇的生日会,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喜好,当大家都在投入的玩一个游戏的时候,虽然有的孩子不一定喜欢,但为了照顾她人,基本能够妥协自己,成就团队。
3)利他与团队精神
在团队活动中,如何让更多人欢迎,也是孩子们需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长此以往,就能够多从他人角度思考,锻炼利他思维。
在一次次团队活动活动中,孩子们也清楚了哪些是原则和底线,一步步从以自我为中心走向以团队的共同目标为中心。
其他的诸如解放家长时间、减少家长焦虑、增加家长友谊这些都是顺带的福利。
此外,身边两个同事的孩子,在初中阶段都出现了抑郁症而不得不转战国外求学,除了50万/年左右的投入,更有时不时发作的担心。当今,这绝不是个案,尤其是女生,在青春期出现问题的几率比之前高了很多,不得不引起父母的注意。
这种基于孩子们天性、相似价值观、在家长护航下的社群共生养育模式,是我调研很久之后发现的最有价值的投资!没有之一。
为了孩子,家长们要尽快行动起来,基于孩子的意愿和筛选原则,主动创建小团队。团队创建好之后,可以轮岗组织聚会、画展、郊游等形势的活动,在一次次的组织活动中,一部分人影响另外一部分人,榜样的影响,或许是最好的教育方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