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作为修道者一定能够深刻理解老子的典型思想就是以静制动,以柔克刚,宠辱不惊。
水的基本特征按苏轼的弟弟苏辙的解释有以下7个部分。第一,“避高趋下,未尝有所逆行,善地也”。避高向下,好地方,从来不违背这个原则,充分谦卑。第二,“空虚寂寞,深不可测,善渊也”。一个深潭,表面上平静如水,水波不兴,水下却深不可测。表示内心平静,深藏不露,具有极高的涵养。老子非常欣赏这种状态,苏辙也是极有灵犀。第三,“丽泽万物,施而不求报,善仁也”。无论寒来暑往,刮风下雨,天地都在哺育万物,哺育万物却从来不求回报,这是极大的仁德。我们在日常工作中会有很多的机会提携下属、帮扶上司,但千万不要有什么奢望,一有奢望,自己的格局就小了,就容易不满意、不舒服。真正的善仁是发心单纯,只是助你而已,别无他求。第四,“圆必旋,方必折,塞必止,决必流,善信也”。水可以充分证明圆润的东西可以旋转顺畅,方锐的东西容易折断,堵塞水可以停止它,一旦掘开堤坝却可以奔腾不止。这也说明了管理学中“经”与“权”的巧妙平衡,既要坚持原则,还要有一定的灵活性。圆润就可以顺畅一些,过于锐利就容易折断,这与老子的思想高度统一。第五,“洗涤污秽,平准高下,善治也”。只有水才可以那样包容污秽之物,所到之处,一场清雨,立刻神清气爽,山川靓丽;水也最公平,孰高孰低,像一把尺子,极端公平。这与亚当斯的公平理论有异曲同工之妙。亚当斯的公平理论认为,对自己所获报酬的知觉和比较的认知失调,会导致当事人的心理失衡,即不公平感和心理紧张。为减轻或消除这种紧张,当事人会采取某种行动以恢复心理平衡。如果报酬公平,当事人就会获得满足感,从而激励其行为。他认为员工的报酬公平十分重要,只有公平的报酬,才能使员工感到满意并起到激励作用。而报酬是否公平,员工们不是只看绝对值,而是会进行社会比较,和他人比较,或进行历史比较即和自己的过去比较。报酬过高或过低都会使员工在心理上紧张不安。当报酬过高时,实行计时工资制的员工会以提高产量、改进质量来消除自身的不公平感,实行计件工资制的员工则将产量降低而把质量搞得好一些。当报酬过低时,计时制员工便同时用降低产量和质量的办法来消除不公平感,计件制职工则以降低质量、增加产量的办法来维持收入。一旦高级管理者在管理过程中让员工产生了不公平感,那么他们就有可能产生以下后果,比如改变付出——报酬偏低的员工会以降低努力的形式来平衡偏低的报酬,那就是消极怠工;改变结果——改变自己的产出(如增加产量、降低质量);还有改变自我认知(如夸大自己的贡献);离开原有环境(调职);改变对他人的看法、另选比较对象。这几种情形都不利于对员工的有效激励,都值得我们审慎思考。第六,“随物赋形,而不留于一,善能也”。水的适应能力极强,这也是它的核心能力之一。需要什么样的能力就表现出什么样子,并没有一定的僵化不变的形状,灵活性极好。水的这种能力也是西方管理学中权变理论的具体体现,根据不同的情景来实施不同的理论范式以及方法论。没有亘古不变的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管理学理论。第七,“冬凝春冰,涸溢不失节,善时也”。水在冬天厚厚凝结,在春天又融化开来,降水该枯竭时枯竭,该溢发时溢发,从来都不会改变节气时令,总是在最佳时节展现特征。这也是水的特征之一,该雪藏时善于雪藏,该捕捉战机时捕捉战机。对战略时机把握精准,这也是大领导所具备的基本要求。苏辙也算是认识深刻啊!
“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柔弱胜刚强,这个道理大家都懂得,但是真正去执行的人很少,这是因为理解不透彻,修养不深厚。管理大师德鲁克曾经强调管理执行的重要性,他讲道:“管理的本质而不在于‘知’而在于‘行’;其验证不在于逻辑,而在于成效。”管理就要讲求实效,实效来源于有效执行力,所以说管理中“行”胜于“知”。当然,若是在“知”(管理理论)指导下的“行”(计划、组织、领导、控制),那么“行”会更有力量也更为高效。内心懂得与真的按照去做是两码事。懂得容易,但是真正去做难上加难。正因为难度大,所以并不是一般修养者所能达到的境界。所以说,并不是人人都能成为圣人,但是这是我们孜孜以求的梦想。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