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你思考这样一个问题:你的价值是否被低估?
回答这个问题之前,先推荐一部纪录片,《经济机器是如何运行的》,豆瓣评分9.5分,用30分钟讲清楚经济运行的模型,影片最后给出了三个重要的原则:
1、不要让债务增长速度超过收入,因为债务最终会把你压垮。
2、不要让收入的增长速度超过生产率,因为这会使你失去竞争力。
3、尽一切努力提高生产率,它在长期里起着最关键的作用。
刚看到第二条原则的时候,我感到特别不能理解,收入的增长不是好事吗?为什么要抑制收入的增长呢?生产率又是什么?为什么说生产率在长期起到最关键的作用?
想了很久才幡然醒悟,原来一直依赖都陷入了思维误区:只关注收入,不关注生产率。
收入体现出市场对一个人的估值,生产率反应了一个人的真实价值。
当一个人的估值高于价值,做4小时的工作,拿8小时的工资,他应该沾沾自喜暗自庆幸,还是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呢?
当一个人的估值低于价值,做10小时的工作,拿8小时的工资,他应该愁眉苦脸抱怨不公,还是踌躇满志干劲十足呢?
事实上,一个人的估值和价值完全匹配的情况十分罕见,大部分的情况下,价值不是被高估,就是被低估。问题在于,真正值得关注的究竟是估值还是价值?是收入还是生产率?
相信大部分人更多地会关注自己的收入,但是只关注收入就会使自己陷入停止增值的陷阱。身边一定会有这样的人吧,抱怨工资低,抱怨老板不加薪。他们甚至会想出给自己“加薪”的聪明办法,比如在工作中偷懒,这样看起来获得了变相加薪的效果。事实上,这恰恰是最自毁前程的方式。
面对估值与价值不匹配的情况,采取什么态度,取决于究竟为谁而工作。
如果是为了别人工作,那么别人为你开出的工资就是你从工作中获得的全部。
如果是为了自己工作,那个如何在工作中提升自己的价值才是你关注的重点。
如果只关心估值,就等于把为自己定价的权利交给了别人。你给我多少工资,我就干多少活,多做哪怕一点点都是吃亏。这样看起来合乎情理,但从长期来看是让自己不断贬值的自杀式行为。
市场的估值是动态调整的,被高估可能是因为信息不充分,但是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市场掌握了更完善的信息,再次估值的时候就更趋近于真实的价值。这时候,真正有价值的人会取代那些被高估的人,收入水平远超真实价值的人可能连工作机会都丢了。
如果把注意力放在价值上,关注并且只关注自身的成长,才真正掌控了为自己定价的权利。为自己工作的人不会过分关注工资,而是关注自己提供了多少贡献。顶尖高手的价值往往都是被低估的,但是他们并不以为意,因为高手更关心的是自身的成长。高手甚至会因为被低估而高兴,因为这意味着他们的水平上了新的台阶,是时候去往更广阔的天地了。
高效能的企业是如何运作的?请两个人,付三个人的工资,完成四个人的工作。企业获得的更高的收益,员工获得了更大的成长空间,双赢互惠。
如果你的价值被高估了,别再沾沾自喜。
当收入的增长速度超过能力的增长速度,就要引起足够警惕,因为这是正在丧失竞争力的标志。
如果你的价值给低估了,请你感到骄傲。
当注意力始终放在提升自己的价值上,从长期来看就能够战胜大多数人。
不妨再试着回答这个问题:你的价值是否被低估?你想要为此做些什么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