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年春十一届三中全会劳作模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由原来的集体生产制转变成了责任生产制(个人承包制),起初集体生产制是人们每天都碌碌无为且收成不见起色,生活也未得到任何改变,该贫困的的依旧的是穿着破烂不堪的衣服吃着糠咽菜汤;劳作模式改变后虽说不上生活方式有多大的改变,至少人们干农活的时间得到合理的分配,也能抽出空余的时间干些其它事情,人们也会为了自己承包的土地努力勤奋的劳作,不再懒散钻空子。
生产制发生改变并非那么顺利也有人员阻拦,孙少安凭借自己的思想领导生产队实行该机制在全村推广运用,后来又进城拉砖用赚的钱用来建窑烧砖,他用自己的坚持和努力使生活上逐渐有了改善,孙少安之所以能有所改善也离不开家人的支持和妻子的帮助(现在的贤内助),妻子是一个吃苦耐劳的人,有些时候情愿苦着自己也要自己的丈夫吃饱,夫妻俩也会因为后期的分家闹矛盾,孙少安从小都在父母身边全家老小也都指望他来支撑,现在自己有了一个小家庭他也希望全家的生活有所改善而并非单单是自己过的好,可妻子全身心都在他身上,她希望俩人的家庭美好幸福,为了自己的丈夫她顾不得大局。夫妻俩心中所想不一,可他们的出发点却都是希望自己最在意的家人幸福……
哥哥孙少安的生活已有所改善,孙少平打算出去走走出去闯荡一番,和家人商量之后便离开家乡踏上黄原,到了黄原之后为了生计便开始打小工的苦旅,身体经受着伤痛的折磨,哥哥和家人分家之后他也就担起了所谓一家之主的重担,打工赚的钱都用来补贴家用。和其他打工仔不同的是孙少平会用打工之余坚持读书,通过读书提高自己的精神境界,一次偶然的机会遇到了自己的老朋友田晓霞,田晓霞对自己的影响算是比较大的,她和其她女孩不一样她有自己的想法,敢于说出和别人不同的见解,还给孙少平推荐了好多书籍。孙少平在打工时曾读书中诗人贾冰《牛虻》该书中我对其中一段话比较感触:无论如何读书使无比艰辛的生活有了一个安慰,书把他从沉重的生活中拉出来,使他的精神不致被劳动压得麻木不仁,通过不断地读书少平认识到只有一个人对世界了解的更广大,对人生看的更深刻,那么他才有可能对自己所处的艰难和困苦有更高意义的理解,甚至也会心平气静地对待欢乐和幸福。
第二部分还未完结,以上只是部分所感,对自己最有影响力的是孙少平不被生活的窘迫所屈服,即使面对贫困的生活也要出去闯闯,放开眼界,坚持读书。他对生活的态度值得学习,也使我认识到无论在任何环境任何年代,读书会改变一个人的心态,可以在某种情况下减轻生活中的压力平静自己的内心,也可以抵抗孤独伴随自己,让自己随心所欲用别人的体验带自己开启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