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1日11点半,尼克松的专机抵达北京首都机场,周总理握着尼克松的手说,“你的手伸过世界最辽阔的海洋来和我们握手——25年没有交往了啊!”
尼克松说,中美两国领导人“越过了一个大洋……中美关系从此将揭开新的一页”。
在中南海的书房,毛泽东会见了尼克松、基辛格。此时毛泽东79岁,身体健康不如以前,有眼疾,活动也不如以前灵活,但脑子清醒,谈话令尼克松震服。
基辛格从毛泽东的著作谈起,说在大学教书时,指定学生阅读毛泽东全集。尼克松也称,读过主席的诗词和讲话,“知道主席是一位思想深刻的哲学家。”毛泽东谦虚地回赞。
在美国作家写的蒋介石传记中,记述了两人谈论蒋介石时的情况,毛泽东用“我们共同的老朋友”来称呼蒋介石,并说:“其实,我们跟他做朋友的历史,比你跟他做朋友的历史长得多。”
在蒋介石退守台湾20多年后,步入暮年的毛泽东称蒋介石为“老朋友”,大有“英雄惜英雄”之感。
谈话中,毛泽东还高度评价了蒋介石“坚持一个中国”的做法,并就此问题与尼克松展开谈判。在一周后达成的上海联合公报中,尼克松代表美国明确表示:“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美国对这一立场不提出异议。”
蒋介石的传记中提到,1950年,蒋介石观点明确地反驳了美国官员所谓的“台湾地位未定论”,公开演讲指出:“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在法律上是没有问题的。”
1955年2月,蒋介石在一次记者招待会上又强调,“两个中国”的说法,不仅是违反法律,而且是完全抹煞事实,“真是荒谬绝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