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练就一项技能,必须重复,必须长期重复。但是长期重复,意味枯燥,枯燥到绝大多数人会放弃的地步。
这其实是一个朴素的道理,但绝大多数人依然反着来,他们尽力逃避枯燥。逃避之后,还要不断去寻找所谓更好、更高级、更有效的方法,要捷径、窍门、秘密。
我也经常如此,比如在写作上,觉得每天日更写作,经常会无可避免写一些重复的内容,每当如此,便很沮丧,觉得自己没有新东西,炒冷饭,干脆放弃了。
再比如背单词很枯燥;
再比如投资,要研究一家公司的财报,看好多枯燥的资料,很没劲,很枯燥;
再比如看某一主题的大量论文,好枯燥呀;
甚至是锻炼,做俯卧撑、平板支撑,重复做多了,又难受,又枯燥。
能够在某一领域里有所建树和成就的人,一定是熬得住枯燥的,或者说至少有一段时间是必须熬得住枯燥,像李笑来练习写作,他说在过去那么多年里,每天必须写三千字,从未断过。
就写作来说,一个人每天都能够有三千字的不同思考可写吗?有时有,有时没有,但是即便写重复的内容,也是有很大价值的。
娜塔莉在《写作我心》中把每天的练习写作描述为堆肥,我们每天会遇到各类事情,收集各类经验、产生各种感受,通过写作练习这把筛子,漏出优质内容,沉淀于心中,随着日子渐长,会变成肥沃的土壤,诗和小说文章就会从中开会结果。
娜塔莉通常会把想说的东西试写多次。她说,翻开她从一九八三年八月至十二月的笔记本,你会看到我在一个月当中,好几次试图写我父亲生命垂危的事。我不断探索,堆砌那个素材。然后突如其来,不知怎的,到了十二月,当我动也不动地坐在明尼亚波利斯可颂快餐店的座椅上,关于这个主题的一首长诗径自从笔尖泉涌而出。
堆肥的核心就是持续不断练习写作,甚至对同一内容重复写,当这片土地开始肥沃时,好高质量的文章自然会开会结果。
同一件事情别怕重复写,当你写到一定程度时,它在你心中可能会产生某种质变,从而输出高质量的内容,就像娜塔莉写她父亲的诗。
changelog:
日更75/100篇,20240111,卡片2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