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李商隐最禅意的一首诗,最后2句,抚慰世人一千多年

李商隐最禅意的一首诗,最后2句,抚慰世人一千多年

作者: 晨风happy | 来源:发表于2022-12-24 21:57 被阅读0次

残阳西入崦,茅屋访孤僧。

落叶人何在,寒云路几层。

独敲初夜磬,闲倚一枝藤。

世界微尘里,吾宁爱与憎。

——李商隐《北青萝》

“世界微尘里,吾宁爱与憎。”最后的这句话令人不再拘泥于眼前纠葛,感见天地之辽阔,相信人生远途,总有无限可能。

孩提时代的李商隐,原本也是父母的心头肉,3岁跟随父亲到江南做官,天真无邪,聪慧过人,十分惹人怜爱。

谁料,还未及9岁,父亲便已意外故去,要把父亲的灵柩运回故乡,要照顾母亲和年幼的弟妹,还要为自己的前途担忧,一夜之间,沧海桑田,李商隐只能硬着头皮,扛下生活的重担。

他一边佣书舂米,一边刻苦苦读,积极应考,却接连失败,何止一次埋怨命运的不公,也只能默默吞咽着岁月的苦楚。

那一日,他步入山林,企图寻位禅师,以求些心灵的慰藉。

山路幽狭,落叶铺叠,漫山层云,寒气弥漫,从天亮走到天黑,才终于闻见磐声传来。

残阳西入崦,茅屋访孤僧。

落叶人何在,寒云路几层。

月光透过丛林皎洁洒下,万籁静谧之处,一僧轻倚一藤,手中轻敲,双眼微闭,寂然沉静,与世无争。

独敲初夜磬,闲倚一枝藤。

世界微尘里,吾宁爱与憎。

月光朗润,山林幽静,磐声阵阵,禅意净心,僧人一无所有而安闲自如,自己又何必因心中执念,错失了美好的当下呢?

程颢有句诗说,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

心静下来的时候,才能闻见花香,看见月光。与其让心中尘土飞扬,不若就用一刻的清空,关照当下,遇见新生。

静下来,才能从容自生。

王维有句诗:“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松间明月清,潺潺动流水,一派空明静好,更可窥见诗人那颗通透从容的心。

其实,王维诗中之静,也并非天赋异禀。

年少的王维,完全可以用鲜衣怒马来形容,终究是遭受了生活的磨砺,才于净洁之中,陶养出一派淡然与从容。

从武则天盛世,到李显、李旦两度为帝,从李隆基登基后的辉煌,又跌入安史之乱的残败。身为封建王朝的一员,在历史的巨浪里翻滚,壮志难酬的人,苦苦求索,像王维这种得到赏识的人,也依旧难逃一劫。

因一曲狮子舞,被贬到过两千里之外,困居于党派斗争之中,安史之乱,被迫做伪官......看透了人生的沉浮,所以人至中年,王维便生出了修道之心。

买下蓝田辋川的房子,将一切繁琐拆除,装修简约,素雅清新,常常深林独坐,常常对月静思,不知度过了多少清风明月的日子,才终于陶养出这样一颗波澜不惊的诗心。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有句话说,“人总要沉下心来,过一段宁静自省的日子,整理自己。”

静,本身就自带力量,让一切过往沉淀,涤净纤尘,才能找到真正的坚定。

周国平说,“人生最好的境界,是丰富的安静。”

充实的内心,才能抵御生活的波澜,静,才是治愈一切的良药。

是时候让生活多些从容与安定了!给窗边添一些绿植,来一场久违的静坐,感受风的呼吸,云的律动,花的香气。

静而生安,静而丰盈,于闹市修篱种菊,于繁华安住当下。

人间万般风景,唯有静看,才不辜负。

世事纷纷扰扰,但愿且行,且从容。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李商隐最禅意的一首诗,最后2句,抚慰世人一千多年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duwq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