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经典名作,传递的写作的意义

经典名作,传递的写作的意义

作者: 赵家老三晓杰 | 来源:发表于2021-05-14 12:57 被阅读0次

    最近入手了几本经典散文集,有鲁迅的、老舍的、朱自清的、季羡林的,里面并不是小说,而是一篇篇短小的文章,很适合在没有大块时间的时候翻开一篇读。

    看的时候,发现在学校时学的课文很多是出自这里面的,有朱自清的《背影》《春》《荷塘月色》,有鲁迅的《孔乙己》《阿Q正传》《药》。翻开文章一看,当时叽哩哇啦背诵课文的熟悉场景和背诵的内容历历在目,有《春》中的“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有《荷塘月色》中的“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

    然而,现在我们长大了,经历的事情多了,看的时候已不再仅仅是停留在感受句子的优美和意境上,还能够感知到一些更深层面的内容,比如当时社会的形态,人们的生活状态以及在时代背景下展现出的人性的样子。

    这些文章内容写得虽是作者一个人的事,却涵盖了大众命运的缩影,体现了大家共有的人性,这就是写作的意义吧

    就像季羡林先生的文章告白中写的:

    “理解人生,有喜亦有悲;

    理解生命,有晦暗亦有希望;

    理解生活,有无奈亦有惊喜;

    理解命运,有可咒亦有可爱。” 

    季羡林先生在写完自己的贫苦童年经历后,也会在文章中自问现在写这些事情还有什么意义呢?这些芝麻绿豆的小事是不折不扣的身边琐事,它有时候能激励他前进,能鼓舞他振作。他的母亲早逝,自己八年未与母亲相见,又没能见上最后一面,极度懊悔与痛苦,让我们知道了什么是“子欲养而亲不待”的感觉我们应该在父母还健在的时候对他们好一些,不让自己留遗憾。

    这也是作者通过文章传递给我们的人生意义,理解人生、生命、命运,好好生活,好好对待身边的人,遇到困难也不要放弃。

    在鲁迅先生的文章中能看到社会意义,就像文章中说的 “在当年那种社会里,人的心都是非常硬的,几乎人人都有一副铁石心肠,否则你就无法活下去”。从《狂人日记》中字里行间的 “吃人”描述中可以感觉出来,从《药》中描述的人血馒头治痨病也可以感受出来。鲁迅先生作为中国人的民族魂,用笔杆子使国人从麻木中觉醒,这是写作的最高境界,具有最深刻的意义

    朱自清和老舍先生的散文描写景色的内容遣词造句很美,在这里面可以感受到作者对日常生活的热爱,有寓情于景的感慨,也有单纯抒情的畅快,也有日常的家庭琐事,用文字细细地娓娓地道来,别有一番风味。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从日常生活中发现美好,用心地热切地生活。

    就像鲁迅先生说的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写作也是这样吧,也许本没有意义,读的人多了有了共鸣,也就有了意义。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经典名作,传递的写作的意义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egfj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