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间的繁华终是浮云,书中的宁静方得永恒。不是我写的,呵呵。记不清是从哪里看到的这句话了。我还记得每次换工作填写履历表时,看到兴趣爱好那一栏,想想自己不善歌舞,又无运动天赋,只能略带羞涩地填上读书写作。之所以会略带羞涩,因为自己其实已经好久好久没有读过一本好书,写过一篇佳作了。今天从家里翻出一堆书,看到那些书名,不禁哑然失笑。其间有精妙绝伦的《古文观止》,也有通俗易懂的《心灵鸡汤》;有想装深沉的《历史文化常识书》,也有为提升房地产专业水平而买的《我最需要的金融常识书》;有《易中天中华史》、《隋唐五代》,也有永远记不住人名、地名和国名的《世界史纲》;有《J.K.罗琳给女人的成功书》,也有《好肤色吃出来》和《女人一生的美丽计划》;有《读点李叔同 学点南怀瑾》,也有《苏菲的世界》;有《心理操纵术》,也有《怎样做最优秀的员工》,有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宋词三百首》,也有拆分组合几近变态的《英文字根字典》……
由这些书名,我可以想象想当初我想做一个什么样的人。我既想博古通今学贯东西,我又想佛法皆通儒道相济;我既想当职场女强人,我又想做美丽俏佳人;我既想当文艺女青年,我又想做理智女汉子。结果这么多年过去了,那些书还在那里,犹如一群高尚的人,不言不语。而我,兀自前行,岁月已经刷新我的容颜,生活每天都在改变我的性格。只是一路上,缺了与高尚的人进行交流,我还是没有变成我所希望的人。
我想起小时候,我就是漫漫求知道路上的一条小书虫,每个学期都在奋力爬行,而且一定要比别人爬得更快,爬得更远。读小学一年级时,刚学了拼音,学会认几个字,便开始读姐姐二年级的语文课本,二年级时便开始读姐姐三年级的语文课本……正因为我读书比别人多,所以每次写作文,我的词汇量比别人大,别人不会写的字,我都会写,自此找到优越感。但是只比我大一岁的姐姐那一学期一本的语文课本,怎能满足我的求知欲望?于是每次去长我好几岁的堂哥堂姐或表哥表姐家走亲戚,我都会找他们的书看。所以小学时就开始看初中语文课本,其中他们的课外读本《黄河之水天上来》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因为那里面有人教版语文课本上所没有的先秦散文、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和近代杂文。一到放假,别人家的小孩都跑出去或上山偷桃摘李,或下河戏水捉鱼,或光着脚丫疯跑打闹,或挽着裤腿爬树翻墙,只有我,喜欢待在家里,手捧一本书看得津津有味。所以光学校里发的书,依旧无法填补我大把的死宅时光。幸亏还有老爸的书桌,里面真是包罗万象,既有什么老黄历、周公解梦、武术入门、书法字典、唐诗三百首、经典楹联、美术素描、篆书雕刻等,还有什么《果枝修剪学》、类似如何打农药的指导农业生产的实用书籍(对这些我是断然木有兴趣的)。从周公解梦里面,我学了点儿文言文翻译;从经典楹联中,我学了点儿押韵对仗(所以我的遣词造句中总会有这样的痕迹,写到上一个分句,一定要再写一个分句与之呼应或押韵);从武术入门中,当我看到踏雪无痕,我联想到物理学中的重力学……
到了高中,开始流行韩寒的《三重门》,因为太精彩了,一看就入迷,所以居然大着胆子在数学课上偷着看,因其语言极其犀利幽默,每次我都是忍俊不禁,笑得同桌都莫名其妙。还有《青年文摘》,《读者》等,那时班上只要谁买了一本,都会传阅一大片,所以传到自己手中,都是利用几个10分钟的课间看的。或许总是在数学课堂上偷着看书,为了提防老师突然从天而降,我养成了对周遭环境极其警觉的习惯。我记得毕业工作后,有次晚上一人睡在出租屋里,半夜突然被吓醒了,因为觉得自己没有锁门,一睁开眼睛,发现门果然半掩着,吓出一身冷汗。也或许总是利用10分钟课间休息时争分夺秒地看书,我阅读的速度比别人都要快,可谓一目十行,可惜无法做到过目不忘。到了大学,照理说时间更为自由了,但是为了争强好胜考传说中的英语四六级和计算机,图书馆的书浩如烟海,我居然没有读过几本。唯一读得多的就是毕淑敏的作品。如今想来,虽然大一就过了英语四级,大二就过了英语六级,但是又有神马意义呢?在我最宝贵的青春年华,有最奢侈的时间可以尽情享用最丰盛的精神大餐,和最高尚的人畅所欲言时,我居然没有珍惜这样的机会!
毕业后,就更不用说了。貌似每一份工作都很忙,而且一份比一份更忙!书虽然买了一本又一本,但每次都只是在书店里看了几页,提回家就束之高阁了。今天,我翻出这一堆书,居然有些无所适从,不知该先读哪本好。只好求救万能的朋友圈,女的都让我读李叔同和南怀瑾,男的让我读《女人的一生美丽计划》。 最终,我选择了听她们的话,重读李叔同和南怀瑾,听大师讲人生感悟,向大师学处世哲智慧。其实,这本书以前看过,里面的故事大都是老生常谈,里面的道理我也都懂,但我还是坚持看完了,因为我觉得,至少可以从中再汲取30%的营养,正如齐白石老先生说,不教一日闲过,为了这30%,付出100%也是值得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