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佛洛依德为代表的精神分析理论认为:梦是在潜意识中表达的那些在清醒状态下无法实现的愿望。 有些愿望在意识状态下是不可接受的,且倘若他们在梦里被直白地表达出来,可能会干扰睡眠并引发焦虑。因此该理论认为梦的真正含义隐藏在梦的外在表现之下。佛洛依德把这种梦的含义称为“显意”,更深层的梦真正含义为“隐意”。
20世纪70年代末,哈佛医学院精神病学家和神经生理学家阿伦霍布斯和罗伯特麦卡利,提出关于梦的新理论。他们认为:梦不过是人们试图对大脑自发产生的随机神经电冲动的解释,没有什么意义。
1、当人熟睡是,位于脑干中的大脑某一部分还会周期性地活动,从而产生电冲动。大脑中的这一部分与人体运动以及人在清醒时从感官输入的信息有关。人睡着时,感觉和运动能力都停止了工作,但大脑中的这一部分却并未停歇下来,而是继续产生毫无意义的神经冲动。
2、做梦的原动力不是来自心理而是来自于生理。因为梦的出现时间和持续时间都是相当固定的,规律地按照预定时间进入REM睡眠,没有任何随机性。因此,研究者认为,做梦不可能是潜意识愿望的反应,倘若真是这样,那么梦境将可能在睡眠过程中的任何时刻由于人的突发奇想和内心需求而发生,而非在固定的时间发生。
3.所有哺乳动物的睡眠都要经历REM和NREM睡眠的循环。越容易被掠食者攻击的动物,其沉睡周期越短。老鼠每6分钟,就进行一次REM到NERM的循环。而大象的一次循环却需要2个半小时!因为在REM阶段,他们的警惕性很差。这证明有梦睡眠是纯粹的生理现象。
4.对猫的脑干部位神经活动进行测量发现,对应于REM睡眠阶段的细胞活动出现明显的高峰。如果人为地抑制动物大脑的这一部分,就会在几周内都没有REM睡眠,减少脑干活动就会使两个D阶段间的时间间隔延长。相反地,刺激脑干则会引起REM睡眠提前出现,并使REM阶段延长。
5、产生意识的大脑部分与脑桥的脑干完全分离,所以心理力量不可能产生梦境。
虽然他们承认梦可能有其心理学意义,但这种意义比精神分析理论所想象的更为基础。
D072|20220111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