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任法融道长《道德经》释义总论节选

任法融道长《道德经》释义总论节选

作者: 道心永恒 | 来源:发表于2018-09-21 19:41 被阅读110次

    一、引述

    老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自然主义哲学家。他的不朽著作《道德经》“亦称《老子》”,是一部博大精深、词意锤炼的哲理诗。这部被誉为“万经之王”的神奇之书,像宝塔之巅的明珠,璀灿夺目,照耀着我国的古老文明,对我国古代的哲学、科学、政治、宗教等各方面,发生了深远的影响。它无论对于中华民族的性格的铸成,还是对于政治的统一与稳定,都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道”既不是有形的“物质”,也不是思虑的“精神”,更不是理性的“规律”,而是造成这一切的无形无象、至虚至灵的宇宙本根。“物质”、“精神”、“规律”皆是“道”的派生物。 “道”是先天一炁,混元无极,是宇宙中的能量,是太空的气场

    《道德经》主要讲了“道”、“可道”、“德”、“下德”几部分。笔者认为:“道”和“德”乃是一无极图;“可道”与“下德”乃是太极图。八十一章的全部内容,可以由这两个图囊括无遗。只要理解了这两个图,就抓住了全书的根本,就可以此为钥匙,打开 《道德经》这一神秘宫殿的大门,理解全书。

    二、无极图

    《老子》曰:“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此“无”无形无象,无色无声,恍恍惚惚,杳杳冥冥,至虚至空,故称“无”。

    古人云:“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此“无极”即“无”即“道”,道家用无极图——“O”表示

    此“O”并非没有,而是无所不在,无所不备,无所不涵,无所不包,无所不能,无所不至,它的实际是“有”,是宇宙万有所从以出的唯一总门

    “无”即“O”,涵阴阳二气,是阴阳二气的合和与统一。阴阳二气,一正一负,互相吸引,相互补充,必抵消中和为“O”。“O”不是没有,而是物质的一种初始状态

    六章曰:“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十四章曰:“其上不皎,其下不昧,绳绳不可名,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恍惚。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

    二十一章曰:“‘道’之为物,唯恍唯惚。惚兮恍,其中有象,恍兮惚,其中有物;杳兮冥,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

    二十五章曰: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

    以上这些生动的论述,都是对“无”、“无极”即“道”的描绘。这说明“道”是纯粹、素朴的物质,但不是普通的常见之物,而是虚无之体,是先天一炁。说它“无”,却能化生万物,说它“有”,却视而不见,听而不闻,搏而不得。“道”就是这样一种无形而又真实存在的东西。

    “道”的这些体性,被后来的道家人物归纳为“虚无”、“自然”、“纯粹”、“素朴”、“恬淡”、“平易”、“清静”、“无为”、“柔弱”、“不争”十大特征。这些体性、特征从人身上体现出来,就是“上德”。“上德”是“道”的人格化、伦理化“道”体现于人谓之“德”

    《老子》曰:“上德不德,是以有德。”又曰:“孔德之容,唯道是从。”这就是说,最高尚的“德”是自然的、无形的,是内在的、含蓄的、不显露的、无意的,而不是人为的、故意的、彰示的、炫露的、外在的、形式上的。它的特性、功用与“道”相似。道是什么特征,“上德”就是什么特征,二者一脉相承。“道”的十大特征,“上德”全部具备。“上德”的特征,就是“道”的特征。

    “道”和“上德”的基本特征是“无”,用图表示,即是“O”。这一“O”无所不在,无所不含,无限圆满,至善至美,是至高无上的本体

    三、太极图

    《周易》云:“一阴一阳之谓道。”《老子》曰:“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此是说,“道”涵阴阳,是阴阳二气的中和、平衡与统一。“道”分而为阴阳,阴阳合而为“道”。阴阳冲和之气,生成万物。

    “道”是无极,阴阳则是太极; """",阴阳则是""""用无极图可以表示,阴阳用太极图可以表示。

    阴阳二气,互相吸引,相互凝聚,必然生出一层一层的自然万物。自然万物皆分阴阳。气、物、人皆分阴阳。阴阳并立,则为太极。因而,太极是相反的,对立的矛盾体

    太极之阴阳是对立的,矛盾的,同时是统一的、互补的。这种关系,是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

    任何事物都由正反两种因素组合而成。它们互相联系、互相依赖、互相渗透、互相补充、互为其根。有正必有反,二者对待存在,相反相成。

    事物的运动变化规律,是“物极必反,理穷必变”,任何事物达到极端,超过一定限度,就会走向反面。

    宇宙万物由阴阳二气合和而成,阴阳是一对矛盾体,因而,由阴阳二气组成的万物无不包含着阴阳。没有阴阳就没有万物,没有矛盾就没有世界。太极图是对阴阳之矛盾的总括。

    阴阳二气,生成的万物,有生有死,有强有弱,可变可化,千姿百态,千变万化,此谓“可道”因盛衰兴亡变动不居,不能永恒存在,又称“非常道”

    “道”是无形的、永恒的。由“道”生出的有形有象、可生可灭的万事万物,乃是“可道”、“非常道”,亦即太极。

    “道”体现于人为“上德”,“可道”体现于人则必为“下德”“上德”无心为“德”“下德”有意为“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有为而有以为

    四、无极图与太极图

    无极即“无”,太极即“有”。 《老子》曰:“有生于无”,“有无相生”

    这就是说,无极生太极,太极归无极。二者是纵向的派生关系。无极是本,太极是末;无极是母,太极是子。无极是源,太极是流;无极是总,太极是分等等。无极动而生太极,太极静而归无极。

    《老子》主张“复归于无极”,万物“复归其根”,人“复归于婴儿”,社会“复归于朴”,一切复归于本。“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绝圣弃智”、“绝学无忧”以及“致虚极,守静笃”、“抱一为天下式”等等,都是主张崇本息末以“道”为本

    这样,必能由一统万,以寡治众,“为无为而无不为”,“为无为而无不治”,永远立于主动、不败之地。 抱守此“道”,必可使人自身得到升华,发生质的,根本的变化,得道成真,成为全新的人。

    《老子》全书八十一章主要阐述了无极图和太极图及其相互关系,讲了天道和人道的关系,目的在于使人道取法于天道,由太极返回无极,使人回归先天纯粹的本性,使人的自然潜能得到全面的开发和利用,成为道德高尚的人。同时能使社会稳定、国邦振兴、天下太平、寿命延长。

    《老子》五千文,最终归到人。旨在从人的生理、心理、智能、道德诸方面,从根本上解决人的问题。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任法融道长《道德经》释义总论节选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epzn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