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睡前,又看到莲丫头更新公众号了。
她说她听改编了的昆曲,试着记下那些滑落的声音,试着在虚拟的梦境里收藏爱,收藏美,收藏前世今生的风。
丫头文字是清凌凌的,小小的日生在她的笔端都是水润润的,浅浅的忧伤里有着轻轻的迷茫惆怅,但更多的是对生命的敬畏感恩。
丫头是全力用心活着的一个人,过于认真用心的人,总是难免有些寂寥不合群。她们的内心比常人充实丰盈,却也较之常人更为敏感脆弱。那些丰盈也好,脆弱也罢,不与人言,只融入文字里,懂的人自然懂,不懂的人不必解释。
为什么要写文字?真的只是想写给自己看吗?在这个公众号成堆,文字泛滥的年代,写字的人似乎多于读者,有时看着好的公众号里发出来的好文章,底下的浏览量少的可怜,就不由想,这世间越来越多孤独的灵魂了。
其实,发觉自己也和她们一样,有时候不由自主地去想,去写。一种强迫症似的病态心里,总想一点一点以文字梳理记载自己走过的时光。在现实中,我不是一个爱回忆的人,很少回望从前的自己。于我而言,过好当下每一刻,善待自己,善待眼前人,才是触手可及的幸福吧。
当然,也常会荒废大把大把的时间去发呆,去重复听一首听过很多遍的老歌,去俯身细细看一棵草,一朵花。一个人独自散步,读书,并不觉得有丝毫孤独。
习惯了自己和自己对话,习惯写一些小字,轻柔的、认真的去写,以此记录自己在人间认真活着的点点滴滴。习惯自己给自己打气:每一天真的很好,你在、我在,阳光、草木都在!
当然也有不得已的时刻。很多事情明明不想去参与,却不知不觉被卷入了。一个活得过于通透的人某些时候又是含糊的。通透好比一面多棱镜,它能折射出事物的每一个层面,因而让你觉得任何一种取舍都有其光和阴影的一面。
我常常思索生命的意义是当那种独善其身,远离尘嚣,精致修行的小嫡仙,还是做那种入世济世,先做苍生,再济天下的大丈夫。这两种情怀我都是有的,于内心而言,我喜欢一个人慢慢地修行,慢慢地在自己的世界里漫享时光的静谧。可是当有他人需要,社会需要时,我身上那种从小看武侠小说蛰伏下来的侠义精神又不可抑制地蹦跶出来了。我想尽可能尽自己的公民责任,承担自己的社会责任。
活到不惑之年依然有点单蠢,脾气直来直去,说话竹筒倒豆子,不想也不屑去隐藏什么,这就注定了我是不合群不入世的,是担不起什么大担子的。但一颗赤子之心又是满腔热忱的,是常常单纯地想把很多人拧成一股绳,为社会为民众做一些什么。
生命以获取而续存,生命因给予而繁盛!
《悲惨世界》中主教对冉阿让的一句话让我非常难忘:“无论我们的生命多么微不足道,我们要倾尽一切与他人分享。”一个人再优秀、再好,如果不能给予他人什么,那他的优秀只是自己的事,是一种小境界的优秀,是一种有些淡漠自私的好,是不足为人所道的。基于这种认知,有时候明明知道一些选择会让自己负重,甚至陷入庸俗的圈子里,妨碍自己正常安适的生活,还是硬着头皮去迎对。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古人云:“内不欺己,外不欺人!”欺人我是做不到的,所以很多时候只能欺己罢了,欺己也未必是坏事情,在很多人都说要好好爱自己的年代,我的灵姐说:“一定要爱自己”的教育真是糟糕,世上一切不幸,都来自对自己的爱。”
真真是这样的,世间所有的贪痴都缘于过于爱自己,进而自私,偏激,狭隘。一个人总是过于以自己为中心,不顾及他人,把自己放大到一切事物之上,不能承担一点疼痛和委屈,就失去了善真,失去了慈悲。我是宁可自欺,也是尽量不去做那样的人的!当然我也不是圣人,因此我常常自己和内心深处那个尚存阴暗偏执的自己较劲,一次一次说服自己,扭转自己,擦亮自己。
并不想证明什么,得到什么。终其一生,每个人也不过是光阴里的指尖沙,只是不负彼时、彼心,只是认真在这尘世间走过……只是在清风里频频举杯,敬岁月水木清华之章,我自倾盏君随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