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吃“土”

吃“土”

作者: 开心panda | 来源:发表于2018-06-21 11:02 被阅读0次

    近两日正在阅读一本书,是发表于1978年第一期至第十二期《Mrs》杂志上的连载文章,经增删润色后结集而成食记。

    作者在写吃的时候,引的是禅宗故事,并加以诠释,在饮食中悟道,简单的一餐一食,充满着生活的禅意。

    今天先聊一聊“吃土”,作者水上勉先生在书中的一月,亦是杂志的第一期就谈到了“吃土”。(书本的名字直译过来也叫做《吃土的日子》)

    水上勉,日本小说家。生于福井县。因家境贫寒, 9岁时被送到相国寺当徒弟,这段艰难的生活后来让他写入《雁寺》与《一休》中。主要作品还有《雾和影》、《饥饿海峡》、《红花的故事》、《棺材》、《古河力作的生涯》等

    由于寺院的厨房里没有丰富的食材,作者需要利用有限的食材做出饭菜来,到了冬天大雪覆盖时,蔬菜品种很少,做菜更为困难。所以作者说,与其说是“做”,不如说是“榨”,因为必须看“土地”办事。所以“吃时令蔬菜”就是“吃土”!

    在作者看来,“吃土”不仅仅是依赖于土地,更是一种“精进”,从一无所有的厨房“榨”出菜肴来,就是精进!作者的“精进”里蕴含着耐心珍惜

    比如烤慈菇,作者喜欢将洗干净的慈菇放在铁丝网上架在炉上烤,整个烤,要有耐心。

    烤慈菇不要总是翻动,因为是文火的“烤”,不是猛火的“烧”,所以不能急。当然,外皮也不剥掉。烤到一定时候,外皮呈黄褐色,再逐渐变黑。到这个火候,翻动慈菇。这时,外皮变得焦黄,恰到好处,有的地方露出里面黄色的果肉,如同栗子。

    由于是刚从泥土里挖出来的慈菇,在文火慢烤的过程中,会散发出独特苦味的香气。这正是土地赋予给食物的。

    作者烤慈菇是不剥皮的,一是因为慈菇本身有苦味,但外皮发甜,二是因为慈菇的外皮极薄,将外皮与里层的果肉一起削掉,过于浪费。

    说到浪费,作者谈起了削芋头。在电视上的烹饪节目里,厨师会把芋头削成郁李那么小,把皮及连带着的芋头肉毫不可惜的扔掉。这种做法在作者看来是会让芋头难过,让整个冬天温暖着芋头、孕育着芳香的泥土感到难过。这种做法也会让食物失去它本身的甜味!

    积累功德,大海之一滴水这样微小的事情也要亲自过问。积累善根,高山之一粒尘土这样的事情也不可马虎,须知滴水成海,积土成山。

    作者就是这样在厨房里一直坚持修行。也正是因为这份珍惜,让作者的“精进料理”香气纯正鲜美,让作者具有品味当地时令蔬菜的聪颖。

    以前对“精进”一词总会有几分敬畏,而这种敬畏中更多的掺叉着距离感,似乎只有名人伟士,或者某一种刻意才能触碰到。而书中的“吃土”,却让我更加理解了“精进”。具体入微,把一个食材的各个部位都物尽其用,细细理出,做出美味的食物,这就是精进。生活、学习亦是如此!


    后记:书本的中文名叫做《今天吃什么呢?去地里看看》。在此谢谢我的007死党刘畅同学,谢谢你赠予的这本关于“吃土”的书!细细品来,甚是有味!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吃“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erqy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