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红袖添香
在鱼化寨蜗居的日子

在鱼化寨蜗居的日子

作者: 八月之光 | 来源:发表于2020-09-19 12:50 被阅读0次
鱼化寨河东村

        2011年,我大学毕业后,和好朋友新刚合租在科技路西口的城中村:鱼化寨。一间不足十平米的小屋,具体的住址是鱼化寨八家巷18号。除去水电费每月的房租180块钱,我们俩平摊。那时候,新刚在咸阳的国企天宏硅业上班,他每天坐单位的通勤车上下班,有时也住在单位。我是2011年4月搬到鱼化寨的,2012年6月搬离了鱼化寨。我搬离鱼化寨后,新刚还在鱼化寨住了一段时间。

        鱼化寨是好几个村子的统称。出了鱼化寨的北口,过了人行天桥就是西安外事学院北校区。出了南口,路过新时代步行街,往东走是外事学院南校区。外事学院南北校区共同见证着鱼化寨的繁荣与发展。鱼化寨被誉为西安的“小香港”,每天清晨,上班的路上,匆忙而焦急的步伐,是我们当时内心最真实的写照。外事北校区308公交站前,冗长而拥挤的队伍,曾让我望而生畏。每天下班后,从外事学院北校区下车,就能看见那密密麻麻的麻将桌,听见噼里啪啦的麻将声,麻将馆的老板不断向路人招手喊着“三缺一,三缺一”。路边的广场上,是不知疲倦的广场舞大妈们,伴随着曾经风靡一时的凤凰传奇《荷塘月色》的歌声,翩翩起舞。到了夜间,鱼化寨大街小巷上霓虹璀璨,烟火弥漫,街上更是人头攒动,车水马轮。我们租住的那户人家门前,有一家两元店小超市,超市里传来“件件两元”的声音此起彼伏,昼夜从不间断。喧哗,热闹和繁荣似乎永远是鱼化寨的主题曲。

        由于鱼化寨便利的交通,且又位于高新近郊,房租便宜,生活成本低,于是我和我的同学们也就自然而然选择了这里。与其说是我们选择了鱼化寨,不如说是鱼化寨收容了我们。

        在鱼化寨蜗居的那段日子,房倩住在与我们相邻的街上,隔三差五地会去房倩那里转一圈。我的同学张鑫和张琨合租在我们东边另一条街上,吴婷住在距离我们不远的河东村。小强那时刚从浙江归来,一直在我们这里暂住。到了晚上,我们三个挤在一张床上,总有讨论不完的话题,从工作聊到生活,从爱情聊到未来,有迷茫,也有困惑,但从不感厌倦,有时晚上只睡两三个小时,第二天依旧迎着日出,去上班。每到周末,张琨和张鑫也会来我们这儿聚集,我们约在一起,要么去大雁塔看喷泉,要么去爬个山。面对初入社会时的迷茫与困惑,十平米的小屋成了我们同学之间抱团取暖,互诉衷肠,寻求光明的聚集地。而那个时候,我最爱听的是叶贝文的《走天涯》,记得我们每次去村北口那家“平价川菜”馆吃饭,餐馆的老板总是循环播着这曲《走天涯》:你的脚步流浪在天涯,我的思念随你到远方……。现在回想起来,不知当初的我,为何年纪轻轻,就喜欢上这首忧伤而又充满沧桑和怀旧情绪的歌。

        在鱼化寨蜗居的那段日子,这里是我们工作生活的根据地。小强经我们同学郭甲的介绍,去了电子二路的一家电气装配厂做一次布线工作,活很累,钱很少,据小强说,每次干完活,他的手掌要疼很久。张琨刚从蓝田的伊利乳业辞职归来,据说是因为在伊利上班期间,经常熬夜加班,他的手掌上起了炎症脓包,需要做手术,后来他就索性辞了伊利的工作,回到西安。经我介绍,来到了我当时所在的一家电气工程公司上班。房倩在高新一家公司从事文职工作。张鑫那时刚从佛山的美的辞职回到西安,不久他就进了一家做煤矿机电设备的公司做调试工作。他经常出差在外,很少在家。记得有一次,我和韩妮一起去朱雀门附近找张鑫,那天他刚出差回来,脚上穿着经过洗刷的白色运动鞋,鞋上依然残留着煤碳的痕迹,他的脸上和胳膊上同样也残留着洗不去的煤炭的痕迹。

        我们共同在鱼化寨蜗居的那段日子里,有不少的同学和好友,也曾光顾过我们简单而狭小的出租屋。无论是从外地归来到我们这里临时借宿,还是大老远来这里与我们相聚,我们都无比开心,我们没有厨房,我们就去外面的小餐馆,吃一碗干拌面或点两小菜,要几瓶啤酒。吃完饭,回来时再抱个大西瓜,在我们狭小的出租屋里,在炎炎夏日里,我们一边吃着西瓜,一边谈笑风生。在这些光顾的人群中,有我们的同班同学,有我们的校友,也有我的发小和其他朋友们。值得一提的是,我的好朋友新刚收获了他的初恋。他的初恋对象是租住在我们隔壁的一个扎着马尾辫的小姑娘。姑娘是学计算机的,旬邑人,那年刚大学毕业,在高新锦业路实习。后来,我们就把他的初恋调侃为“鱼化寨之恋”。

        在那里生活了将近一年的时光后,我的同学张鑫是第一个搬离鱼化寨的,他搬到了和平门和他表姐一起合租单元房。小强去了东郊的等驾坡,张琨和我是2012年6月搬离这里去了青龙寺附近的沙坡。新刚离开鱼化寨后就去了北京。再后来,房倩和吴婷也相继搬离了鱼化寨。从那以后,我也就很少专程去鱼化寨了。就算去过,也只是路过。

        然而对于我们每个曾经在鱼化寨住过的人来说,都似乎曾有过类似的梦:梦想着有一天找到一份好工作,遇见自己想要的爱情;梦想着有一天能搬进环境好的小区,有间特别大、采光又好的房间。我曾经在那里就做过类似的梦,那一年,我正好22岁。

        2019年的冬天,鱼化寨已经被政府全部拆除,曾经繁华一时的鱼化寨如今已被夷为平地,地铁三号线已修到了那里,前段时间我路过鱼化寨,拆除后的建筑垃圾还没有清理完,但曾经的鱼化寨已化为乌有……

相关文章

  • 在鱼化寨蜗居的日子

    2011年,我大学毕业后,和好朋友新刚合租在科技路西口的城中村:鱼化寨。一间不足十平米的小屋,具体的住址是...

  • 鱼化寨——忆当初

    鱼化寨拆了 比起众多的新闻来说 我更怀念的是当初在那里蜗居的日子 那时 每天早晨要走好长一段路 才能走到车站 每天...

  • 鱼化寨娃娃哨

    非物质文化技艺传承人-张双敏 鱼化寨娃娃哨,又称“鱼化寨泥叫叫”、“戏人”、 “鱼化寨泥塑”,是一种彩色的低温...

  • 鱼化寨

    鱼化寨分为北区南区,中间加个马路。以及房与房之间幽深的小巷。北区相比较来讲是比较繁华。而南区相对于比较安静。 如果...

  • 鱼化寨

    鱼化寨,与西安市高新开发区一路之隔,南邻长安产业园。人口3.8万(2013年),流的人口每日近20万(2013年)...

  • 鱼化寨 我的记忆……

    我的鱼化记忆 作者 杨帆 鱼化寨 一个近千年的寨子 唐时号称高阳村 明洪武年间 因梅姓将军屯军 更名鱼化寨…...

  • 鱼化记忆之一

    鱼化的年 作者 杨帆 鱼化寨 一个近千年的寨子 唐时号称高阳村 明洪武年间 因梅姓将军屯军 更名鱼化...

  • 鱼化记忆九

    作者 杨帆 皂河,绵延百里,流到我的家乡-鱼化寨,那个近五百多年的寨子。 在鱼东村南侧,皂河淌淌流过,...

  • 鱼化泥叫叫制作技艺

    杨帆 鱼化泥叫叫制作工序 一、泥的形成 1、采泥 采鱼化寨特有的黑垆土,正常田地下两米下黑色沉...

  • 树洞+蜗居在东莞的日子

    先上个图, 1--从家乡来到东莞已经有了一段时间,每天做着重复的实验,穿相同的大褂,戴相同的橡胶手套,重复...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在鱼化寨蜗居的日子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euey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