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的读书会,我来了一次大胆的尝试——我把主题定为:“历史”。
这个主题有人欣喜,但大部分人有些怯步,甚至有小伙伴和我说:“我初中最讨厌的就是历史课,这一期的读书会我没办法准备啊!”
我知道这是意料之中的事,因为作为确定这个主题的我也不喜欢历史课。
文理分科那阵,一想到文科学历史要背年月日、背人名、背年代,还要这样分析、那样理论,我就头疼,所以我没怎么纠结就选了理科,这就造成了现在别人一讲历史,我就懵。
随着读的书越来越多,我发现,要想了解一些深层次的思想,或是站在作者的角度去理解文人墨客的文字,历史是我们无法避开的课题。
9月份的时候,六哥来成都作洋葱阅读的分享会,晚上我们几个洋葱学员围着六哥坐在火锅前,汩汩沸腾的火锅冒着烟,六哥给我们讲了未来的大语文时代。
所谓的大语文,就是学生在学习语文时,不仅仅是学习语文本身,不再局限在遣词造句上,而是更多地结合多学科学习。
比如,一句“巴山夜雨涨秋池”,过去的语文是讲诗人李商隐的思念之情在巴山夜雨中愈发浓烈,形单影只倍感孤独。
可是,等等,为什么那个时候的李商隐是在巴山?巴山这里的秋天为什么夜雨如此细密?为什么人要在这寂静的夜里思念?为什么有分离?
这是不是就要结合李商隐的人生经历,结合地理,结合心理学,结合当时的历史背景?
我们开玩笑道,这个场景就是语文老师在讲台上面讲古诗,讲着讲着,就说“下面请地理老师来讲讲巴山的地貌和气候。”“请历史老师讲讲李商隐的生平和唐代当时的发展景象。”一节课外面要排一溜的老师,就为了更全面地呈现这首诗。
这就是大语文,因为文字的发生绝不仅仅是字面的意思,它融合了心理、历史、地理等等其他因素,只是单方面地去理解字的表面意思是远远不够的。
这也是我的梦享读书会想带大家做的事情——不把自己限在读书的舒适圈,片面地去看待事情,而是多尝试、多品味不同的书,打开自己的视角和思路,更加全面和多维地理解所看到的世界。
打个比方,一个人突然跑到我们面前说:“你有病吧!”
片面思考的人只会觉得,这个人很讨厌,也许会不分青红皂白,爆发一次争吵;
全面思考问题的人则会想,这个人可能心情不好,想找地方发泄,也有可能是自己真的没做好,哪里惹到他了,又或者说两方都没毛病,只是中间有些误会,接下来根据自己的请况,采取沟通或回避的方式处理。
思考全面的人会迅速透过问题分析其背后的成因,找到合适的解决方式,思考片面的人只会看到问题,纠结在问题本身。
因此,多的涉猎各类书籍,打破阅读的舒适圈可以增加我们读书的广度和宽度,会获得更高维的智慧。
所以,我也就作死地把这期读书会主题定为了“历史”——历史爱好者爱得要死,和我一样的小伙伴怕得要死。
为了降低难度,我推荐了好几本漫画类历史书,比较有名的就是二混子的《半小时漫画中国史》。
很早以前我就关注了二混子的公众号,公众号里吐槽的历史段子非常幽默,时常让我捧腹大笑。
我以为能把历史讲成段子的二混子会是一个历史迷,后来看了《半小时漫画中国史》的序言才知道,二混子之前和大部分人一样,被应试教育搞得非常厌恶历史。
可是这样一个历史废柴是怎么晋升为历史大咖的呢?
答案竟然是——游戏!
他说,他在打二战题材的电脑游戏时,发现他对于游戏里的人物、地名、时代背景毫无了解,于是他开始恶补二战历史,在好奇心的牵引下,他一点点理清脉络、自学成才。
好一个被游戏拯救的历史天才!
这向我们提供了一个思考——你真的不喜欢你以为不喜欢的事物吗?你的不喜欢是不是仅仅基于过往事件带给你的成见呢?
今年第4期的梦享读书会主题是“人间四月天”,主要分享与春天相关的诗词文字。
读书会之前,读书会小伙伴英子不断跟我说:“梦婕,我是真的从来不读诗的,但我又很想参加,怎么办?”
我跟她说,你先克服这个心理,去试试,好的坏的都可以交流。
读书会那天,我们坐在院子里,阳光明媚,春暖花开,英子的声音像春风吹进我的心里:“谢谢梦婕,让我去尝试读诗,我过去从来不读的,但这次尝试后,我感觉很不同,我之后也会尝试着去多读诗。”
所以,谁说不可以尝试呢?
不妨抛开过去的成见,用发现的眼光去品味,也许会和二混子一样,找到新的发现。
别让过去的认知限制了自己的视野。
梦婕碎碎念:
11月24日下午14:00,读书会第十期,如果你也在成都,不如和我们来一场历史的穿越吧!
扫描海报二维码填写预习作业报名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