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香意外崴脚,在工棚休息。杨杨一下午跑了三趟,送药送水,给脚踝处擦酒精,直到看着香香喝了药才放心。
香香紧张得不知所措,等杨杨走了以后,才稍微平静下来。回想杨杨刚才抱着她的脚,一抹红晕又浮现在脸上,心想:“难道是这白面书生看上我了?”
香香一想到自己仅仅上了扫盲班,只会写自己的名字。而杨杨是高才生,知识分子,怎么可能呢?真是瞎想。
第二天,香香便继续投入筛沙、和水泥、推水泥车的劳动。虽然用劲时,受伤的脚有点疼,但也只能坚持。
正在抬头苦干,忽然听到有人说话:“你的脚崴伤,还需要多休息,不能这样用力的。”
抬头一看,是杨杨又出现在面前。香香紧张的不知道说什么好,她没有停下手里的活,低着头怯怯地说:“不行啊,不能旷工的。”
杨杨说:“你这样不行的,会落下病根。我去给我爹说,让你再休息几天。”说完转身就走了。
杨杨的父亲是村长,也负责管理工地。难怪村长的儿子上学回来能直接当医生。
不一会儿,杨杨飞快地跑来,高兴地说:“我爹同意让你再休息三天呢,赶紧放下车,去工棚里躺着吧。”香香心里暗暗惊喜,放下手里推的水泥车去工棚了。
杨杨背着药箱又来到工棚,给香香擦药。情窦初开的香香,已经看出杨杨对她有意。害羞地对杨杨说:“谢谢你!”杨杨高兴得说:“没关系呀!你本来就需要休息,得有人照顾。”
他们在工棚聊得很开心,还聊起村上许多有趣的人和事。
杨杨追求香香的事,很快在工地上传开,大伙儿都认为男大当婚女大当嫁,合情合理。只是香香大字不识几个,遇到村长的儿子,真是高攀。
在工地休息吃饭时,杨杨会主动来找香香聊天,还会带水果给她,香香也主动找杨杨聊天。一来二去,两人越来越亲密。驻扎工地五个月,他们公开谈起了恋爱。
这事传到老王的耳朵里,老王跳了起来,这婚事说啥也不行。
在村里,杨家和王家是势不两立,这么多年,杨杨爹当村长,在之前的各种“暴风雨”运动中,老王没少挨村长的整动。不管是文化大革命还是“四清运动”,老王这知识分子都是被批斗的典型。
那时候,每天晚上的批斗会,村长都指挥着一帮人听老王做思想汇报,然后逐个批评他,再集体批斗。想起来都可恨,只是乡里乡亲的,过了的往事不想重提。
现在自己的女儿要嫁要给杨家,老王兄弟四个一致认为,这婚事绝对不行。可是老王干着急,香香和杨杨每天在工地,管也管不住。
公路修好,各回各家时,香香已经坠入爱河,听不进亲戚的劝说。不管老王咋样说服,香香坚决要嫁给杨杨。
因为修路的结束也让杨杨没了工作,村长又让杨杨去村上的小学当了代课教师。这时候,杨家来提亲,老王纵是不答应,也明白国家正在提倡婚姻恋爱自由。
在八十年代初(1983年),这桩婚姻终是化解了六十年代的两家矛盾。杨家备好新房,用一辆自行车,敲锣打鼓地把香香娶进了家门。(未完待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