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前收到教师培训的通知,看到“孙明霞”这个名字时,我眼前一亮!记忆一下子把我拉回到六年前,那个微冷的冬天,明霞老师对教育的热爱和严谨的工作态度感染了我,我很快成为她的忠实粉丝,更荣幸地成为她众多徒弟中的一员。再次确认通知的真实性之后,我激动的心情难以言表,不止一次地猜测明霞老师又会带给我们什么样的干货,带来哪些新的理念和耐人寻味的故事。《基于核心素养的教学设计策略》,这个题目跟什么有关呢?是张文质老师提过的生命化教育,还是牟校长讲到的培养有责任有担当的好儿童?又或者是前几天李哲校长在联盟活动中说到的校本课程?好像都在这一范畴,但又与教学设计没有那么密切的联系……我就这样在兴奋与猜测中熬过了漫长的一周。
明霞老师面带微笑走上讲台,开始了讲座。她从我国改革开放40年的课改之路谈起,引出核心素养这一概念: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不管哪个年代,哪次改革,其核心都是培养学生。去年颁布的新课程标准,把各学科的核心素养具体罗列出来,使教师更明确了所任教学科的教学目标, 找到了学科教育的灵魂。关于教学策略与教育策略,明霞老师列举了孔子、陶行知、王阳明等人的名言,“仁者爱人”“因材施教”“生活及教育”“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温习了先人的观点之后,才把“教学设计”一词慢慢引入我们的视线。她大概知道我们并不十分清楚“教学设计策略”这个概念,所以绕了个弯来讲。我知道了,原来教学难点是可以这样突破的:从熟悉的事实过渡到抽象的概念。从接下来的讲座知道,明霞老师在课堂上也是这样做的,所以看起来那么抽象的生物学,在她的课堂上依然会引起学生极大的兴趣。
教学设计的形成,源于教师对资源的整合和利用。除了我们常用的文本资源,还包括生活资源、跨界资源、网络资源等等。我任教的是语文学科,文本资源使用最多,比如人物故事、阅读理解,生活资源我一直在尝试使用,比如生活识字、词语运用,我觉得语文和生活的联系还是很大的。至于学科整合和跨界资源,我好像在公开课上才可能用到,这暴露出我的常规课堂备课不够充分,也是我今后需要下功夫的地方。
在转变观念这一部分,明霞老师讲到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我理解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可以说是学习的能力。爱因斯坦说,如果一个人忘掉了他在学校里所学到的每一样东西,那么留下来的就是教育。我觉得抛开一纸试卷,如果学生能够应对生活中的大小问题,那样的教育无疑是成功的。明霞老师的每节课都创设了真实的情境,观察细胞,分析血液成分,研究真菌……每节课都让学生动手,学生的思维习惯和思维能力得到培养,创意作业更是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这些都给我们提供了现成可用的模板。
明霞老师以课程标准为纲,为我们阐述了学科核心素养的内容,用先人的经典语录帮助我们理清教与学的关系,用自己的课堂经验教会我们整合利用资源,创设真实情境,培养学生的思维。她的讲座让抽象的概念慢慢直观化,具体化,拉近了我们与课标的距离,让我们学到了备课的具体方法。
讲座已结束,但思考仍在继续。袁枚在《苔》一诗中写道:“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我只是众多教师中最普通的一个,但这并不能阻止我努力绽放。因为我想通过今天的努力,让明天的自己和昨天不同,期待遇见更美的自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