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日出差上海,路途中突然在网上看到这个消息
2019年4月17日21时58分,死者母亲王某(女,43岁,上海籍)称其儿子跳桥。民警到场后,在卢浦大桥下方世博大道中心绿化带内发现汤某(男,17岁,上海籍,系中华职业学校二年级学生),经120到场确认已死亡。据王某反映,汤某因在学校与同学发生矛盾遭其批评后,趁其驾车途经卢浦大桥,引桥处,靠边停车时跳下。
一
和同事讨论此事,大家一边倒认为现在孩子抗压力太弱了,随随便便就觉得可以用生命来解决问题,然后一阵感慨如何教育孩子巴拉巴拉。
似乎这样子的事情越来越多,每年都有孩子因不堪学业压力而跳楼,因与父母争执而轻生,而每一次这样子的事情在惹的大家十几分钟的讨论家庭教育后烟消云散,不着痕迹
我在网络上搜索相关字眼,看到一个个类似的悲剧,也查到一份报告,报告中文字很让人震惊,它说每五个初中生中就有一个孩子曾经考虑过轻生,占样本总数的20.4%,而为自杀做过计划的占6.5%。(来自北京大象儿童青少年卫生研究所)
或许生死是孩子在面对不知如何抉择的时候所能想到的唯一出路,而把他们逼到这个绝境的人又是谁?
二
让我想起一部电影,《狗十三》,讲述了一个女孩走向成人残酷世界的阵痛经历。挨打带来的生理疼痛,内心的冲突和不被理解、爱的缺乏、对残酷虚伪成人世界的不解构成了一个孩子走向成熟真正的痛苦之源。
最终的结果就是大部分孩子接受麻木成长为大人,长久承受着这份痛苦,并有可能成为将来痛苦的施加者。少数部分不堪其重,如上文跳桥的孩子,草草结束。
电影中每一个人都代表了一个社会角色,正在成长的学生一代,已经完成成长的父母一代,经历更多人生百态的爷爷奶奶一代,每个人从自我认知出发,都施加给这个孩子成长过程中不可忽略的力量。
我们之所以说痛苦,是因为孩子眼中光芒在暗淡。
可是我们能说这些力量是错的吗?不知道
我们都知道这些力量他们都裹挟的爱,我们说能爱是错的吗?不知道。
我们能说成长本身就是痛苦的吗?不知道
谁又该为这一切负责?
或许这种事情本身就不是一方有错一方无辜的问题,最好的方式就是每个信息接受者都能从自我反省,或许才能换一个好的结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