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年多的乐高儿童教育从业者,一直在关注综合体的发展状况,与同行的朋友有过多次的探讨,更有幸的是去年12月与真格基金的王总有过一次深入的交流;加之近期全国各地都出台了针对校外培训班的整治方案,要求在2018年全部完成,对很多机构来说,危机与机遇并存;
下面就目前教育综合体的现状,问题点,以及大概的发展方向,有一些简单的看法,权当探讨一下;
地产与教育结合的教育综合体,从本质上来说是一种抱团相互取暖的模式。房企“去库存”的压力,以及当前商业地产遍地开花,却无人消费;而压在传统机构头头上的三座大山,是房租、人力成本、招生,都使得当前的机构举步维艰。前者为场地所困,后者为人流劳神,于是“基于学生,顺应市场” 教育+地产的综合体应运而“红”。
从2015年教育综合体概念提出,截至到2017年4月,全国营业与准备开业的“教育综合体”已突破300家,大多处在亏损或薄利边缘。
目前国内教育综合体主要有三大类型:
第一种商业地产商为主导,引进其他的培训机构。
第二种是由一家教育机构运营为主导,直接租赁一片区域,除自身培训机构需要的场地外,剩下的租赁给其他培训机构。
第三种就是以新东方百学汇为代表的类型。面对客户以一个整体形象出现,引入机构进驻,一方做统一管理,一方负责内容输出,客户进来后是一种“空间公用的”场景,弱化了“各自为营”的状态。苏州的波比城也是同样的模式
以上,不论何种形式,招生不足,管理遇阻,续费堪忧,而部分俨然就是“二房东”,仅以教育+房地产运营角度看,似乎很难成功运营;
这里要特别提一下业内标兵,合肥的“艺朝艺夕”,能够在短短几年内,在合肥布局几十家,然后拓展至南京、杭州、估值十亿,而且全部是自己投资,不对外开放加盟,可以说是已经形成可观的品牌效应,值得深入学习。另外还有深圳七巧国、烟台童学天下、山西育见未来也是不错的样本。而苏州市场上,歌斐教育,波比城,哥伦布邻街等,也在积极的做相关的尝试。
综合体的优势是显而易见的;
1.利于招生。因为场地大了,学生多了,容易做大赛,而活动招生,是引流最好的方式。
2.利于节支,形成规模效应,当校区分散的时候,接待区和前台的面积会占到校区总面积的10%至20%,而在综合体里,5%的前台与接待区就会足够高大上,场地会有不少节省;同样。接待与物业人员也可以大量节省。
3.利于增值 (可以增加商场的固定人流,增加人气)
4.利于品牌建设,传播;
但往往在实际的运营过程中,会遇到以下的问题:
1.综合体招生能力不足。
2.入驻机构的信任度与协同度低。
3.周一至周五的场地利用率低。
4.综合体与培训机构缺乏深度互信,合作只在表层。
5.综合体与地产方的竞大于合,资源撬动能力不足。
6.多数综合体没有匹配家长消费衣食住行文体游娱健康等高利润附加值产业。
7.只是简单的教育机构,教学产品的物理堆集。
8.一个学生报多门课,体验到的却是一加一小于二的咨询和教学服务,各类机构各说各话,自卖自夸,口径不一,没有标准可言,变成一个恶性竞争的批发市场、鱼龙混杂的大杂烩。
9.财税法务以及消防安全处理不规范,与监管机构之间相互博弈。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
10.离家比较远,路上暂用时间比较多。而且多数家长作为上班族没有平时没有时间接送;
针对以上种种问题,可以尝试如下的思路寻找解决办法:
1.从学生个人成长利益出发,对学员做个性化课程体系规划,加入私人定制,建全成长规划。
2.入校进行三点半课堂。既解决了教师周一与周五的空闲时间段,又为机构招生引流找到了一个新入口。
3.建立统一的财税咨询部门,统一的市场营销团队,统一的教师管理部门。
4.机构互信共赢,资金融通和人才统一管理,确保可持续发展。
5.监管机构规范、集中、安全。
6.数据化管理需求,积极拥抱互联网思维,打造线上线下同步课程体系;
7.扩大白天场地利用率,利用早教全日制、学前班等形式、提升场地利用率(但对场地要求高,依据【消防法】要求,楼层在三楼以下)
8.可以利用职业培训来提升场地利用率(如西安K12空间),进而提高坪效。
9.高附加值服务出国、游学、夏令营、家庭教育等。
10.利用政府优势,如通过创客空间,获取政策支持和人力方面优势(如乐智汇、优班)。或文化工程项目、儿童科学创客空间等方式,获取政府补助与进校拓客之优势。
11.提供接驳班车,定时,定点接送。
除了以上,还可以再做一些深度思考
1.入驻机构与项目中,合作与自营的比例问题?利润分配?
2.单独成楼,还是其他业态协同?
3.存量市场发力,还是布局新增需求。
综上,要做好综合体,首先要完成系统的思考,从家长和学生的根本需求着手,精心设计和打造整体制度流程与每个交易细节。改变“办培训”或“盘房租”的思维模式,并在融资、拿地、招商、引流、报名、教学、服务、管理过程中始终以大胸怀、大格局、大气魄要求自己。坚持利他共赢,维护多方的互信协作。如果做一家教育培训机构需要精明头脑,而做教育综合体必须兼备格局与情怀,始终不忘教育的本质。毕竟,教育综合体是为了满足用户需求,解决学生和家长的需求和痛点,始终应该永远放在第一位;解决方向应该是综合体与地产商如何合作共赢。租赁模式并不能完全调动起房产商的积极性,未来很可能是平台与地产商共享的模式,也可以尝试合资成立运营公司,合资成立管理公司。也只有进入了合营,才可以实现资源共享,更好地放大客户资源的效能,做到多业态、强关联、深度互通互信,荣辱与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