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和菜头的文章《为什么好人总是会受到伤害》,觉得写得一般。说说我的一些想法。包含猜想,不算结论。
1、好人的“好”,分两种。一种来自先天,一种来自后天。
2、先天的好,来自人脑中的镜像神经元。镜像神经元就是人脑里面的“镜子”,可以让我们模仿别人的动作进行学习,也让我们对别人的感受感同身受。
我看到一个人被踢了一脚,我脑中的镜像神经元就受到刺激,让我也产生了一点“心理痛苦”。这就是所谓的同情心。
3、人类的镜像神经元比其他动物发达。所以人们把有些坏人形容为“禽兽不如”很有道理。
4、镜像神经元每个人都有,但敏感程度不一样。那些同情心强的人,比如德兰修女、白芳礼老人,应该是镜像神经元比较敏感的人。这样的人,你让他去伤害别人,或者看到别人伤害而不去帮助,他就会感到相对比较强的痛苦。
5、镜像神经元的发达与否,不完全来自遗传,还跟童年经历有关。(所以说是“先天”其实不太准,但为了表达方便,先这么用吧)
6、后天的好,来自社会的道德法则。这些道德法则有一部分是对人类本能的同情心的一种强调,比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还有一些其他的内容,比如统治者出于私利而灌输给百姓的,比如文化、宗教传统的遗留等等。
一部分人对这些法则的尊重超过另一部分人,这就是后天形成的“好”。
7、道德法则是不是真的就“好”?人们是有争议的。比如“己所欲,施于人”,有人(包括我)就觉得,你所欲未必是我所欲啊,干嘛要施于我?
8、道德法则有时候有很强的时代局限。比如男女授受不亲、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父母在不远游,现在看起来就挺可笑了。一千年以后的人看当今社会的道德标准,应该也有不少可笑之处。
所以,好人后天的“好”,有的时候并不靠谱。
9、好人为什么受伤害?一方面,镜像神经元让你不忍心去伤害别人,但有些镜像神经元不敏感的货却会来伤害你。这的确不公平。也许,你可以科学地骂他们一句脑残吧。
10、另一方面,关于道德下的“好”,在农业时代鸡犬相闻的熟人社会里, 不遵守道德的人会面临人们的压力,以及邻里不跟你交往、合作带来的生存风险。
从工业时代开始,大家进入了生人社会,谁也不认识谁,很多是一锤子买卖,作恶的成本就低了很多。这时候的对道德的坚持,就显得更高贵。
我认为让人略感宽慰的是,信息时代到了,人的信用(是否做过坏事、合作度如何)会越来越透明,做好人的成本在降低,作恶的成本在提高。比如现在你上网一搜,能人肉出不少人的黑历史。当然,现在还不够发达,还需要进化。
11、对道德法则的坚持,很多时候是一种高贵,大到林觉民的舍生取义,小到买票不插队;但也有时候是在坚持时代的偏见,是一种迂腐,比如海瑞逼死亲生女儿,只因为她接受了别人给的一块饼。
12、对了,还有个美丑的角度。对于出卖人格换利益时表现出来的嘴脸,我发现:1、有人觉得很丑,无法接受;2、有人觉得比较丑,但还能勉强接受;3、有人毫无感觉,不知丑为何物。
13、无论是来自镜像神经元还是道德法则的“好”,我觉得“好人”的态度只能是:我的选择,我认了。接受后果,心里不挣扎。
14、和菜头说坏人负责破坏和创造,我不太同意。我没看出人的创造力(往往同时是破坏力)跟人的好坏有什么关系。“坏人”堆儿里的创造大师有毕加索、乔布斯,但“好人”堆儿里还有贝多芬、维特根斯坦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