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看完一本书,当做学习过了,这是对学习这件事最大的误解。真正好的学习方式,是将自己看过的书,进行输出。
我总结了七种输出式阅读的方法,如下:
画书
根据VAK学习模式理论,人的行为模式和学习偏好分:视觉型、听觉型、触觉型。事实上,世界上视觉型学习者超过了一半以上。如果能把书的内容视觉化,对于这些视觉性学习者就很管用了。
我的好朋友一伊老师就是国内唯一开发了“画书课”的导师,通过视觉笔记的形式,把一本书变成一张精美的画。不同于思维导图,这种方式更直观、更有助记忆。
写书
这里“写书”,不是让你真的写一本书,而是通过书写笔记的形式,对看过的书作整理回顾。笔记可以是“bullet point要点式”,也可以是“摘抄式”,也可以是“个人感悟式”。
总之,当你把看过的内容重新梳理,就又加深了一遍印象,而且更加有条理。
讲书
有人打过这样的比方,学习有四个层次:听过、知道、理解和能讲。
听过,就像你见过一辆汽车,是知识在你脑子里淌过;知道,就像你会开车,你已经能记住这个知识,渗透进了你的脑子;理解,就像你会修车,这个知识和你脑子其他知识结成了一个网,你可以随时调用。
而最高境界就是能讲,就像你会造车一样,你能把知识讲给别人听,还能确保别人有收获,这就很难了。当然,学习效果也是最好的。
拆书
这种方法来自于拆书帮的RIA便签法,核心就是要学以致用。一本书不需要全部读完,把某个知识点深度解析,精读吃透。通过拆解和关联,真正把书里的知识转化为行动力。
我在《讲书与拆书的区别》一文中,有详细的介绍。
读书
这里的“读书”指的是“朗读”一本书。对于一些文字优美的散文、小说,更加适合朗读。
朗诵,可以使我们的耳膜收到较强的刺激,再加上视觉的高度集中,能刺激朗读者深入理解内容,在大脑中留下深刻的印象,同时还可以培养清晰的口头表达能力。
教书
教,是最好的学。与其他输出式方法不一样,教书是需要受众的。教的过程,也可以得到反馈,是对自己所学的检验。
教学的过程,需要你投入大量的时间,先把原本可能模糊的知识和经验搞明白,再进行系统化的消化和梳理,最后教给别人。经过了这个过程,你就已经形成了自己的学习风格了,能力会得到跨越式的提升。
辩书
读书最怕一知半解,照单全收。你需要一个“对手”,从不同的角度跟你“质询、反驳”。真理越辩越明,有了深度全面的讨论,才有深刻立体的理解。两年前,我和陶冶老师一起做过几期“撕书会”,针对一本书,互撕互怼,收获更大。
辩书的另一种玩法是针对一个主题,拿出不同的书进行“辩论”,就是主题阅读的一种“变种”输出法。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