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27073338/cf75e6e3c5727767.jpg)
2022年的高考,在一片哀嚎声中落幕了,有关它的难与易,以及题目出得是否合理的争论,一时间,在网上铺天盖地,冲上了热搜。
往年高考第一天早上考试结束,考生的情绪一般不会有太大的波动,因为考的是语文。答对的,模模糊糊,错的,也模模糊糊,对与错界线不像理科那么明显,感觉的弹性很大,发挥的空间也很大,对与错给考生的情绪影响却不大。
而今年的语文作文和《红楼梦》沾上了边,和围棋的专业术语沾上了边,这对那些读红楼梦时心理上有点望而生畏,对黑与白的围棋世界从未有过兴趣的考生而言,写作文时难免心里多了一些忐忑和不安,审题时生怕误解了出题者的本意。
下午的数学考试一结束,很多考生心态崩了,还有的失声痛哭,认为今年的数学试题太难了,不仅学生这么说,很多老师也这么说。普遍的反应是,减负后的试题,侧重于创新,侧重于灵活,这让不少学生看到试题后,无从下笔,无法动手,试卷上留下了一片片刺眼的空白,很多模考的学霸也遭遇了滑铁卢,惨不忍睹。
于是,网上控诉命题老师的帖子和视频越来越多,不过教育部门在回应这个问题时,却肯定了这份试卷命题的意图和方向,称它有助于选拔数学人才,有利于指导和引导学校的教学方向。
很明显,双方的看法不尽相同,仁者见仁智者见智。题目容易了,高分云集,不利于选拔人才,太难了,分数是拉开了,但对很多考生的心理影响太大,如何拿捏平衡,实属不易。
当然,考试时,碰到一个题不会,再碰到一个还是不会,好几个大题都是如此,试卷上到处都是空白,会给考生的心理造成极大恐慌,这是必然的,容易受到情绪上的严重打击。
还有人说,高考是按位次录取的,数学大家考的都不好,分数线一定会下降,录取不会受到影响,不必过于担心。但话是这么说,而对于平常数学学得不错,想在这门课上拿高分的考生来说,可能优势就不那么明显了。
既然考完了,就不用纠结了,好好估估分,把后面的志愿报好,争取上个好学校。
网友评论